第二十三集 趙漢內亂-《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厭次城外,殘陽如血。
段文鴦被執,仰視城上,見叔父段匹磾與眾軍皆作壁上觀,并無一個敢出城交戰者。于是長嘆一聲,向城樓上高叫道:叔父,侄非不能戰,馬力竭矣!
城上兵民見此無不淚下,個個斗志消沉。
段匹磾淚流滿面,斗志全消,便令諸將:各位皆都拴束妥當,今夜定更時分偷開城門南走。天可憐見,若能逃歸建康,便可引晉兵復來,與我侄兒報仇。
話音未落,卻聽府外一片聲喧嘩,只見邵續弟邵洎引領部兵百余人闖入堂上。
段匹磾:賢弟帶兵入府,卻是何意?
邵續:何意?若非因你之故,我兄弟何至于此。來啊,與我綁了!
眾兵應聲上前,利刃加頸,將段匹磾等十余人盡皆綁縛,又欲去拿朝廷使者王英。
段匹磾正色斥責:逆賊!你不能遵從兄長遺志,逼我等又不能回歸朝廷,已是罪過。今又想抓獲天子使者,不懼他日見了尊兄,將啖你肉耶!
邵洎面有慚色,遂置王英不問,執縛段匹磾,與邵緝、邵竺等抬棺出城,投降石虎。
段匹磾見到石虎,拒不禮拜,昂然說道:某受晉朝恩澤,立志滅除爾等,今不幸為內賊所賣,落到此種地步,乃天意也。
石虎起身上前,向段匹磾拜道:你我乃結拜兄弟,何至于此!
拜罷親解其縛,舉火焚棺,甚是敬重有加。石虎于是占有富平、樂陵二城,將府庫搶劫一空,押送段匹磾等一眾俘虜還歸襄國。
石勒大喜,設宴慶賀,就席間向諸將宣布:任段匹磾為冠軍將軍、段文鴦為左中郎將,副將衛麟為右中郎將,皆佩金章紫綬。厭次縣塢壁流民還復舊業,任命官員加以安撫。
段匹磾謝恩,表面臣服,實懷反意。此后便在石趙境內,利用冠軍將軍之職可自由出入軍中,常身著晉服,持晉節,游說附近豪強及所部段氏鮮卑,欲復起兵,反抗羯胡。
有人見此,便向主公石勒告發。
石勒大怒,遂將段匹磾斬殺;并賜段文鴦毒酒,令其自盡??蓢@一員無敵上將,只因叔父怯懦不救,力盡被執,一旦成為臣虜,終落得一杯毒酒,了卻性命。
邵續在石勒營中,聞說富平城最終陷落,兄弟邵洎率全族歸附石勒,猶不肯降。
石勒還欲使人再勸,石虎諫道:那段匹磾與我同是胡族,尚且降而復反;況邵續其乃漢人,非我族類?大人何必非欲其歸降,實是養虎為患!
石勒聞說有理,于是只得忍痛命將邵續斬殺,其子侄及兄弟等亦一同遇害。
畫外音:后人為紀念邵續忠勇,將厭次縣治所富平城改稱邵城,其事跡亦得廣為傳頌。邵續死后尚遺一女,驍果有乃父風范,嫁與名將臨淮太守劉遐為妻。邵女非同凡響,據史載能提槍上馬,沖突敵陣。有次劉遐被石勒軍圍困,邵氏只帶數位騎兵殺入敵陣,救出丈夫。劉遐死后,其妹夫及部將企圖反叛,劉邵氏又事先燒毀叛軍武器,遂挫敗叛亂。
段匹磾與邵續既死,至此晉朝河北各藩鎮皆被石虎攻陷,淪于趙漢之手。
字幕:太興元年,漢昭武帝劉聰患病,征石勒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受遺詔輔政。
石勒重兵在握,且知朝廷內部諸臣皆忌憚于己,已萌發自立之念,推辭不受。劉聰又命石勒為大將軍、持節鉞,都督等如故,并增封十郡,石勒又不受。
昭武帝自知病重將死,下達遺詔:命國丈靳準為輔政大臣,助世子劉粲理國。
鏡頭閃回,敘述靳準。
字幕:靳準,匈奴族人,出身郎官,初任中護軍。
建興三年,劉聰娶靳準兩女靳月光、靳月華,并立靳月光為上皇后,靳月華為右皇后?;屎笈c嬪妃眾多,一時難以獨擅帝幸。靳月光多嫌宮帷寂寞,遂與禁衛偷情。
諫官陳遠達知之,便上奏昭武帝,且舉鐵證如山。
劉聰震怒,令靳月光自殺,但寵信其父靳準如故。大臣崔懿之曾說“靳準有如晉文宣帝司馬懿,梟聲獐形,必為國患”,反被靳準誣奏誅殺。
嘉平三年十一月,漢昭武帝冊立世子劉粲為相國、大單于,將國事全部委托,自以太上皇自居。于此以為內有親子理政,外有大將鎮撫,天下無事,開始貪圖享樂。
次年,更設上皇后、左皇后和右皇后,此外再大封妃嬪,所謂“三后并立”。其后更立中皇后,內宮官職名色愈出愈奇。
劉聰又寵信中常侍王沈、宣懷、俞容等人,群臣有事皆向王沈等人奏報,而不上達。
王沈只以自己喜惡議決朝政,貶抑賢良,任命奸佞。劉聰連殺特進綦毋達、太中大夫公師彧、尚書王琰等七名重臣,皆為王沈等宦官所厭惡者。
侍中卜干哭諫,被免為庶人。
此舉一出,滿朝公卿皆驚。
太宰劉易、御史大夫陳元達、金紫光祿大夫劉延,以及劉聰親子大將軍劉敷,皆上表勸諫:陛下需防漢末時十常侍之亂故事,休要寵信宦官。
劉聰皆不聽從,且納劉粲之薦,反將王沈等皆封列侯。
劉易見此怨憤而死,陳元達憤而自殺。自此朝廷綱紀全無,貪污盛行,妃嬪宮人賞賜豐盛,在外作戰者卻軍餉不足。
皇子劉敷見此,又多次勸諫,劉聰卻怒加責罵,令劉敷憂憤得病,不久逝世。
王沈、劉粲等人又與國丈靳準聯手,誣稱皇太弟劉乂叛變。劉聰令廢而殺之,復立劉粲為皇太子。劉粲趁機誅除異己官員,坑殺氐羌兩族不滿皇太弟被廢者一萬五千余人。
麟嘉三年,劉聰詔命:太宰劉景、大司馬劉驥、太師劉顗、太傅朱紀、太保呼延晏并錄尚書事;命范隆為守尚書令、儀同三司,靳準為大司空,皆決尚書奏事,以作輔政大臣。
閃回結束,靳準自此掌握朝政大權。
七月癸亥日,漢昭武帝劉聰駕崩,在位九年。
太子劉粲即位,謚號父劉聰為昭武皇帝,廟號烈宗。拜靳準為司空,錄尚書事。封靳月華為太后,復冊立靳準別女為皇后,侄女為貴嬪。
朝中及軍國大事,自此皆歸于尚書令范隆及大司空靳準。
劉粲即位當夜,即臨幸太后靳月華。靳準隱忍不發,先矯發劉粲詔命,封從弟靳明為車騎將軍,侄靳康為衛將軍,掌握全部京城禁軍。
掌握禁軍之后,便入宮密見皇太后、皇后兩個親生女兒,說道:今朝中大臣不滿為父掌權,私下密謀廢掉天子,欲立濟南王劉驥為帝。果若如此,則我全家無噍類矣。
兩女大驚失色,反復密奏劉粲,哭訴宗室即將造反,自己命在旦夕。
劉粲沉湎酒色,被二后所惑,便遣內侍帶領禁軍,將諸兄弟親王一日內殺個凈盡。濟南王劉驥、上洛王劉景、齊王劉勵、昌國公劉凱、吳王劉逞等,皆被冤殺。
當年九月,靳準見再無宗室阻礙,于是帶領親兵闖入后宮,殺死劉粲。
復將凡在京城所有劉氏皇族,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斬于東市。又掘劉淵和劉聰父子之墓戮尸,焚燒劉氏宗廟。
其后靳準自號大漢天王,重置百官,反欲投降江東元帝司馬睿,要奉東晉正朔。
于是尋出當年晉懷帝傳國玉璽,交由降漢晉臣胡嵩送往江東,表奏于晉元帝司馬睿:屠各小丑安敢稱王,亂大晉致使二帝播越。今愿去趙漢帝號,并送懷、愍二帝梓宮于江東。
胡嵩一頭霧水,不敢接璽,被靳準一劍殺了,復遣他人呈其奏表達于建鄴。
晉元帝司馬睿鑒奏大奇,更是不解,遂派太常韓胤去往平陽,竟果然將懷帝和愍帝靈柩接回,以天子之禮風光大葬,率百官致祭南郊,斂葬于建鄴帝陵。
時有早年投降趙漢之西涼名將北宮純,因見靳準悖亂,于是率部兵起事,據東宮構筑堡壘,號召漢人起義。不過令其不解且大失所望者,西晉舊臣及漢人響應者竟寥寥無幾,甚至無人前來。起事僅有數日,便被靳準率軍出擊,輕松剿滅,北宮純由此死難。
當時劉漢宗室,尚有相國中山王劉曜,率后果軍鎮守長安。中山王聞說靳準叛亂,悲怒不能自制,遂親自率領三軍出長安,欲赴平陽平叛。
大軍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赤石川),卻遇自平陽出逃之太保呼延晏與太傅朱紀。二人遂勸劉曜:殿下何不先稱尊號,再伐叛逆!以此號召趙漢舊臣,則必無往不勝。
劉曜聽從二人勸諫,遂于赤壁大營草即皇帝大位,改元光初。又赦封石勒為大將軍,約定兩軍齊出,進攻平陽。
靳準見劉曜勢大,惶恐無地,急修降書,派侍中卜泰前去劉曜營中講和。
劉曜即遣使者與卜泰同回平陽,向靳準回復:劉粲乃亂倫無道昏君,卿殺之有功無過。我討逆大軍到時,只要開城投降,便算你擁立之功。
靳準打發來使回去,心中不喜反慌。因他自己亦知,劉曜母兄亦皆為自己所殺,若奉命開城投降,只怕兇多吉少,故此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從弟靳明與靳康急欲立功贖罪,不斷催促投降,勒準只是猶豫,卻無人商量。
眼見劉曜大軍將至,靳明帶兵入宮,將兄長靳準殺了,宮中大太后與二皇后兩個侄女,自是一個不留,全為無頭之鬼。
于是城中眾官共推靳明為主,遣人送傳國璽于劉曜大營,請其入城登基。
此時石勒帶兵已至半途,急派張敬為主力先鋒,兼程急馳而至,攻打平陽。
靳明不敵,復遣使向劉曜求救。劉曜派將前往平陽,迎靳明及士女一萬五千余人歸于營中,喝令斬殺靳明全族男女,一個不留。
鏡頭轉換,按下劉曜,復說石勒。
石勒命張敬率五千兵作前鋒,自親率五萬大軍,來伐平陽。大軍進據襄陵北原,羌羯四萬部族聞風來降,聲威大震。
便在此時,平陽哨馬來報:靳明殺其兄長靳準,劉曜由此輕取玉璽,復又斬殺靳氏全族。
石勒聞報,遂與石虎攻進平陽城,焚毀宮室,盡掠城內,留兵戍守后返回襄國。卻派左長史王修獻捷劉曜,說是復奪平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江川县|
青田县|
应城市|
邯郸市|
垫江县|
张家界市|
孙吴县|
阳原县|
固原市|
北碚区|
桐乡市|
吴堡县|
新邵县|
高安市|
白山市|
哈密市|
东台市|
漾濞|
大埔县|
绍兴市|
福鼎市|
彰武县|
博罗县|
简阳市|
台中县|
吉林省|
佛坪县|
兴宁市|
凤山县|
临夏县|
古田县|
平原县|
揭东县|
海原县|
贵阳市|
安达市|
镇远县|
绵阳市|
海南省|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