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集 石崇斗寶-《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即墨城外,鬼谷行宮。

    鄭隱對諸葛靚說道:徐元直仙長出海之前曾來此間,囑我今年今月今日,必將此天機盡毀,不令再現人間。賢弟今日至此,豈非天數已定,因緣巧合!

    皇甫謐與諸葛靚聞聽,贊嘆不已,始信世間果有神仙之事,心中再無疑惑。

    鄭隱引眾人來至殿外,借著天光拂去石匣上塵土,見其上寫道:書付本門二十五代掌門弟子諸葛靚,令擇有德者授之,掃滅五胡,復我炎黃,延續大祚。

    諸葛靚知道里面必是天書,一時心如鹿撞,狂跳不已。乃正冠撣衣,恭肅拜領,接于手中。拜罷立起身來,將那石匣輕輕打開,見里面有簡書二冊,其一曰《鬼谷子全書》,其二曰《太公兵法》,皆以古篆書之,一看便是先秦之物。

    鄭隱:此便是黃石公親授張子房先師天書,以此底定大漢四百年社稷。孔明先師亦憑此天書相助昭烈帝劉玄德三分天下,可謂治國之寶,兵法之珍。只是少了八陣圖譜,聞說是當年武侯傳于姜維,今不知所蹤,甚為可惜。善哉,善哉!賢弟切勿等閑視之。

    諸葛靚依言拜領,納于行囊之中。

    皇甫謐:賢弟,此書乃天下奇珍,且休輕忽。籍《鬼谷子全書》以治國,仗《太公兵法》以用兵,皆無往而不利。自即日起,賢弟便受伏龍先生徐元直所托,接掌鬼谷門了。

    諸葛靚:小弟隨先父幼讀史書,先秦諸子之著,凡述及鬼谷子仙師者,皆是只言片語,不得其要。如今弟既忝為鬼谷門二十五代掌門,師兄若知其詳,還望不吝賜教。

    皇甫謐便向鄭隱施禮:師兄,你是學做神仙的,便告訴諸葛賢弟罷。我一介郎中,卻不敢在圣人面前賣弄字畫經典。

    鄭隱:愚兄所知仙師之事,亦是從我師葛仙翁處聽來。

    鏡頭閃回,敘述鬼谷門由來。

    字幕:鬼谷子王詡,又名王禪,周代魏國鄴城周家村人。

    周家村有趙周兩家,趙家經商,周家務農,兩家相交甚厚。其后趙家破敗,周家濟之,趙公即將其女許配周公之子,以此報恩。

    周公夫妻去世,家境敗落,趙公卻悔婚毀約。

    周家公子氣惱交加,竟至病亡。趙女至周公子墳前悲號不止,攜墳前一株稻谷歸家,淘米而食,即得身孕,生下同胞雙男。

    趙女所生雙胞孿兄弟因系亡人之后,遂以諧音‘王’為姓,長子稱王詡,次名王敖。又因哭鬼得谷,復食谷得孕生子,王禪兄弟故此皆稱鬼谷之子。

    因是未嫁生子,趙女被趕出家門,寄居在破廟之中,兩個孩子也就無力撫養。道家祖師老子聞之,即差隨侍童兒化成一虎,將其兄弟二人叼走,把王敖置于曲陽黃石山黃石洞,王禪置于朝歌云夢山鬼谷洞,并委門下弟子隨侍,各修道法。

    兄弟二人大道修成,各自開宗立派。王禪為兄,自稱鬼谷門長,專辟縱橫一派,收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為徒,注重外交;王敖為弟,另創兵家門,收白起、李牧等人為徒。

    閃回結束。鄭隱說道:是以上代鬼谷派掌門史子眇仙長,與兵家掌門左慈仙長,仍以同門師兄弟相稱,蓋源出于此。

    諸葛靚失驚:怪道!若非賢兄說明,世人誰知鬼谷子竟是同胞兄弟二人?

    鄭隱:正是。王禪祖師在云夢山時,曾與宋人墨翟一起采藥修道。墨子終生不娶,云游天下,濟人利物,救危扶窮。王禪祖師亦不娶妻,通天徹地,無所不能。論其學問之淵博,舉凡有四:一曰數學,星象占察,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詞辯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沖舉。鬼谷子是天師道教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另有一個師妹,乃奇門遁甲創始人,擁有九天秘籍,自稱九天玄女,因隱居驪山,又稱作驪山老母。在天師道教之中,老子為博大真人,莊子為南華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

    諸葛靚:既然鄭師兄師從于小弟族叔葛玄仙長,則便是另一鬼谷子王敖老祖傳人,亦謂兵家弟子了。怎地適才皇甫道長有云,又說師兄是靈寶道派掌門仙師?

    皇甫謐:兵家門弟子不假,靈寶派掌門也是實情,這里面卻也有個緣故。當初兵家門掌門左慈仙師收令叔葛仙翁為關門弟子,本來有意將掌門之位一并傳之。因見其不好兵法,只務煉丹修仙一道,因此便將兵家門解散,將掌門令牌并于鬼谷門下,特許你族叔自創一派,號為靈寶道派。故此葛仙翁便以兵家門傳人身份,兼為靈寶道派創派始祖。開宗立派,非同小可,若無非凡修為,豈能為之哉!

    諸葛靚:不知我族叔怎樣開宗立派?愿聞其詳。

    皇甫謐笑而不語,鄭隱答道:我師葛仙翁雖與賢弟同宗,乃丹陽句容葛氏,但非山東諸城葛氏,實乃故漢下邳僮侯葛艾后裔。仙翁祖父名諱葛矩,曾任安平太守、黃門郎;生父葛焉字德儒,官至散騎常侍、大尚書。

    諸葛靚:原來我這位神仙叔父,卻是生在官宦世家,是個公子哥兒。卻怎地放著大官不做,又修成道術,做了神仙?

    鄭隱:恩師原本也曾入仕做官,因后來得遇左慈仙師,遂棄官隨仙師至山中學道,皆是修煉升遐之術。其后離開左仙師獨行,曾于海山采藥,孫吳嘉禾二年又在合皂山修道建庵,筑壇立爐,修煉九轉金丹。葛仙翁喜好遨游山川,編撰《靈寶經誥》,精研上清、靈寶等道家真經,并囑弟子世世箓傳,不得荒廢。因其自撰《靈寶經》,發前人之所未發,言前人之所未言,故成一代宗師,立下靈寶道派。曹魏正始五年,我師俗事已了,遂尸解成仙,得升天府紫闕。我師屢在江南顯跡,至今吳越之地多有其煉丹飛升之處。這煉丹飛升之術,自秦漢以來多為方士畢生追求,但得其正果者,唯張道陵、許旌陽及我師三人而已。

    諸葛靚:可惜,只恨小弟生不逢時,不能當面聆教。

    鄭隱:賢弟今有幸被伏龍先生選中,繼承鬼谷門掌門衣缽,夫復何憾哉?

    皇甫謐:鄭道長乃當世真仙,早在求道之前,便是一位飽學儒士。在會稽山中得見葛仙翁,受《正一法文》,便入靈寶道派。道長精于煉丹,曾入廬江馬跡山隱居,仁及鳥獸,其寶室中有藏書一千二百九十八卷,涵蓋經、記、符、圖、文、篆、律、儀、法、言,皆為人間所難得一見者。賢弟若要修仙,拜入靈寶門下自是最為合適,只恐伏龍仙師不肯。

    鄭隱:正是。賢弟既受鬼谷掌門之位,便肩負治國平亂及平定天下重任,豈能效我等閑散之人以避塵世?何況賢弟懷中這兩卷治世之學,若是學透,則勝過千萬飽學之士,便為當世姜太公、諸葛武侯,又何必羨慕他人?

    諸葛靚:我聞身為鬼谷門掌門,手中須有伏龍令牌,方能取信于本門弟子及江湖各大門派。但我出海得見伏龍先生之時,那六枚令牌卻于狂風中失落于深海,奈何?

    鄭隱:一飲一啄,莫非天定。當時鬼谷門以伏龍令號令江湖,專為重扶漢室而用。此時要務,卻在于平定即將興起之五胡大亂,挽救我華夏子孫免于滅族亡種之禍,自不能再以伏龍令為號,應號曰“五胡令”方妥。某此來即墨,除轉授《鬼谷子全書》與《太公兵法》,便是指引賢弟,前去邵陵郡東城子龍廟尋找五胡令牌。時不我待,賢弟休要耽擱,你我須就此分別,賢弟即請南下,尋找令牌。若是此令被胡人得去,則我炎黃蒼生萬劫不復!

    諸葛靚:播亂天下,欲亡我華夏者,是哪五胡?

    鄭隱:五胡者,乃匈奴、鮮卑、羯胡、氐胡、羌胡五族。賢弟速去,休再多問!

    說罷,即從座起,向二人施了一揖,飄然出林,轉眼不見。

    皇甫謐:仙師之語,不可怠慢。賢弟這便去罷,某此間事情已了,也要前去洛陽,尋個歸宿。咱們若是有緣,后會有期罷!

    諸葛靚稱是,于是喚齊二葛,與皇甫謐師徒離了古廟,相攜下山。眾人出得樹林,向來處望去,煞是作怪,那古廟飛檐及石牌門樓,竟然毫無蹤跡,只余松柏森森,荒草搖風。

    五人下山尋到坐騎,行至城陽古鎮。諸葛靚因鄭隱仙長臨去時囑咐得緊急,就于馬上拱手,與皇甫師徒告別,引二葛直向西南而去。

    主仆三人饑餐渴飲,行至邵陽城中,依照鄭隱仙師所說,直奔東城子龍廟。那子龍廟乃是武陵縣城最熱鬧去處,一問便知,頃刻而至。

    三人尚未到子龍廟,卻早見山門前熙熙攘攘,擁擠不動,人山人海,不知是何緣由。

    巳牌三刻,廟中鐘磬齊鳴。觀者齊往前擁,便如海水漲潮一般,爭先恐后。

    諸葛靚甚是驚奇,伸手扯住身前一個老者,打個問訊:請問老者,此廟中所供是何神祗?今天又逢何典,怎生如此熱鬧?

    老者被拽了個踉蹌,不由著惱,回頭見諸葛靚打扮不俗,這才息怒,還禮道:你這外鄉人,不看那山門上寫著“子龍廟”三字?這廟內所供神祗,自然是蜀漢五虎大將趙云老爺。那趙子龍世人誰個不知?因曾經鎮守荊南四郡,有恩于民,故立此廟。

    諸葛靚恍然大悟,施禮謝過。那老者要隨人群往里擁擠,又被葛英扯了回來。

    葛英:你等全城之人今日都聚來這里,卻為甚事?莫非是趙云爺爺顯靈了不成?

    老者慍怒,叫道:小哥,你休要扯我!老兒自一大早就趕來這里,只為趁那百文銅錢賞賜。若是被你誤了時辰,我這下半年的柴米錢,就算泡湯!

    諸葛靚聞聽如此,即命葛英松手,回身從馬背褥套中摸出二兩碎銀,放入老者掌中,笑道:老先生許大年紀,不要跟著年輕人挨擠,沒得閃了腰胯,那可不是玩的。某這里有二兩銀錢,皆都送了給你,想是抵得那百文銅錢?

    老者:抵得過,抵得過。除了柴米,還可買一頭牛犢。官人如此厚賜,不知有何差遣?

    諸葛靚:倒無甚事相煩,只有幾句閑話相問。我等問畢,任老先生自去,再無聒噪。

    老者驚道:豈有此理!就為著問幾句閑話,便如此厚賞?官人休得頑笑!

    諸葛靚:某家銀子出手,焉有收回之理。此處喧嘩,請老丈借一步說話。

    遂令二葛牽了馬匹在后跟隨,向著廟側一片疏林便行。那老者見是如此,知道這二兩銀子果然歸了自己,于是緊走數步,與三人在前面帶路,離開人群。

    四人進了樹林,二葛將三匹駿馬拴在樹上。諸葛靚尋了一塊干燥之處,請老者席地而座,便問:請問老丈貴姓高名?

    老者:草木朽材,有甚貴姓高名!我姓魏,排行為六,官人喚我魏六兒便了。

    諸葛靚:原來是魏六公公。

    魏六兒:不敢,不敢,官人休要折煞老兒。但要我叔祖在世,公公之稱怕也當得。

    諸葛靚:此話何解?

    魏六兒:官人,你道俺叔祖究系何人?乃是蜀漢大將,堂堂漢中太守魏公文長是也。

    諸葛靚:原來公公祖上竟是魏延將軍!某家失敬。你不在蜀中,卻如何在這里?

    魏六兒:我叔祖當年曾與黃忠同鎮長沙,故此遺下一支后人在這里,并未隨劉皇叔入川。但我叔祖在世之際,每年都有祿米金銀送來。彼時邵陵縣尚屬零陵郡管轄,我魏氏亦可謂零陵郡大戶人家。只可恨我叔祖被小人楊儀捏造罪名陷害,滅了三族,若不是當時此地已屬吳國,這一支族人也必定不免于難。自那以后,我家門庭冷落,家族衰敗,以至于此!

    葛英在旁聽得不耐煩,插嘴問道:老倌兒,休說那些陳年舊事。我只問你,今日廟前聚了這許多人,究為何故?廟中住持,又系何人?

    魏六兒:客官若問今日之事,乃是我邵陵郡守葛悌老爺,去歲中年得子,生了個公子喚作葛洪。今日正好是公子周歲生日,太守夫人虔誠信道,怕公子養不大,要寄名在廟里,拜廟祝為師,做其俗家弟子,故做此番拜師大典哩。太守貼出告示,今日午時前凡來觀禮百姓,均可賞領百錢——故此人多,都來隨喜領賞。若問那廟祝,更是當世活神,便是當今太守本家叔父葛仙翁的弟子,喚作鄭隱仙師。

    諸葛靚聽罷,心中雪亮,向魏六兒深施一禮,便要告辭進廟,去尋鄭隱。

    正在這時,忽見三人急急入林,領頭小廝沖魏六兒叫道:公公,到處尋你不到,卻在這里跟人閑話。這兩位先生,說有要事尋你哩。我猜公公必在廟前,果然尋著在此。

    小廝身后二人上前,與魏六兒見禮。

    諸葛靚抬頭看去,見二人一個面如冠玉,一個面如重棗,均在二十余歲年紀。雖然身穿麻布葛衣,但氣度非凡,觀其行止,均有武功在身,深藏不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观塘区| 聂拉木县| 沅江市| 苍溪县| 云安县| 礼泉县| 比如县| 贡嘎县| 通州区| 无极县| 砚山县| 石门县| 招远市| 溧水县| 武川县| 长海县| 当涂县| 河北区| 富民县| 二手房| 商丘市| 大同市| 卓尼县| 岳阳市| 鄂尔多斯市| 海南省| 桐柏县| 石家庄市| 永昌县| 夏津县| 深水埗区| 如东县| 桐梓县| 桐城市| 高清| 五大连池市| 沙田区| 尚义县| 吉安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