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集 行刺蜀相-《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魏國朝廷,曹馬爭權。
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歸己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不聽。
正始七年正月,吳兵又入侵柤中,居民萬余戶為避吳兵,北渡沔水。
曹芳設朝,問計于司馬懿與曹爽兩位托孤重臣。司馬懿上奏:臣認為沔南距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則會引來吳兵,因此應使其暫留北方,與魏人雜居,委以官吏管理。
曹爽不從:今即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敵國百姓滯留沔北,非長遠之計也。
司馬懿:使居于穩處則安,置于險處則危,人與物皆是如此。勢之相關,不能不慎。若吳賊以二萬人拒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軍對抗,再以一萬人猛攻柤中,如何援救?
曹爽雖然無理可駁,依舊不從,驅令吳民歸還沔水以南。
其后果如司馬懿所說,吳兵趁機擊破柤中,魏國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曹爽因失顧命大臣本分,恃氣妄為,使曹魏國力大衰,不少朝中之士頗感不安,皆望太傅獨掌朝政,為魏國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孫禮致書太傅司馬懿,抱怨曹爽妄為害國。
司馬懿回書:公且止言論,靜以待之;至忍不可忍之時,則其敗亡之日至矣。
正始八年四月,先帝曹睿夫人張氏薨。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飏、丁謐之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動輒以太后名義詔命天下,專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司馬懿見此,再次推病不出,攜二子皆辭退各任之職,閑居于洛陽及宛城之間。
因懷疑山陽公未死,又孔明以私璽及皇后鳳冠霞帔相托,這一日,司馬懿父子三人攜四員心腹家將,推說出外游玩散心,又來至山陽郡,至藥王廟中。
廟祝聞聽太傅司馬懿至,急令水火道人報至新任山陽公劉康,乃是劉協長孫。
劉康聞報,便進內殿報知祖母曹節,并問對應之策。
曹節其時四十歲剛過,正當壯年,身體康健,精神飽滿,因精擅醫道及保健之術,看上去倒似三十歲模樣,跟劉康年紀相若一般。聞說司馬懿父子來至家廟,已知其情,即令孫媳抱出一對雙生之子,均已三歲,一名劉瑾,一名劉琰。
曹節對劉康夫婦道:曹家世為漢臣,我父魏王更是殫精竭慮掃蕩天下,保你祖父做了二十余年安穩皇帝。恨我兄曹丕奪了劉家江山,天道循環,免不得最終還于劉氏。今之朝廷之中,能復你家漢室者,必是司馬懿父子。其與你伯祖史侯密定復漢之策,我已知之。
劉康:祖母既如此說,孫兒當如何答之?
曹節:此二子是為孿生,除你夫妻,無人能夠分辨。可留劉瑾以承家業,將來不論承山陽公之爵,還是淪為庶民,只要能安度此生,延我劉氏之嗣即可。唯有劉琰,某使人相過,說具龍鳳之姿,帝王之表。康兒,你便依伯祖孔明遺言,帶琰兒前去家廟,送予司馬懿,便急回府。其余之事,司馬仲達盡知,不必多言,更不可使他人知道。慎之,慎之。
劉康領命,便令侍者抱了劉琰,前去家廟。山陽夫人依依難舍,哭向內庭去了。
劉康即到家廟,依祖母之囑,也不多言,只將劉琰生辰八字寫下,贈予司馬懿而已。
司馬懿拜領,謂次子司馬昭道:你兄無子,朝中盡知;汝妻前年生子,未及上報朝廷。回去之后,可將劉琰作為長子,名為司馬炎,報于朝廷內務官冊可也。
司馬昭跪領父親重訓,并當劉康之面立誓,絕不辜負史侯孔明重托。
司馬懿拜辭山陽公,父子三人回轉洛陽。劉康灑了幾行傷心之淚,于是自回山陽公府,向祖母曹節回報大事已畢。
曹節嘆道:你伯祖孔明嘗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社稷傳承,真有定數乎?
畫外音:山陽公夫婦私下提及曹丕無情,因而常常想起曹操。曹節亦常提醒夫君劉協,應思岳父曹操好處,勿念其惡。劉協深以為然,念及自己曾要除掉曹操,但曹操至死不行篡逆之事,且以三女嫁之,為防其子曹丕誅殺自己,實為用心良苦。為臣者能至如此,亦實為百年難得一見。曹節為紀念父親,便令子女稱外公為“魏公”,或“魏爺”。因山陽公夫婦深受山陽百姓擁戴,故山陽人大都效仿,均稱呼外公為魏公、魏爺,至今依然如此。
鏡頭轉換,京師洛陽。
曹爽大權在握,每日與何晏等飲酒作樂。何晏聞說平原管輅明于數術,遣人請至府中,請與論《易》。何晏因夢見數十青蠅集于鼻端,因請管輅卜算吉兇。
管輅:元、愷輔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謙恭多福。君侯位尊勢重,懷德者鮮,畏威者眾,殆非求福之道。鼻者山也;山高不危,長守貴也。青蠅臭惡而集,位峻者顛,可不懼乎?
何晏未及回言,鄧飏怒道:此老生常談耳,有何奇異!
管輅:老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談。
拂袖而去,到家說與其舅:今得罪何、鄧二賊。
舅父大驚:何、鄧皆為有仇必報小人,何敢冒犯?若彼挾恨報復,我家被滅族矣。
管輅:鄧飏行步,筋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此為鬼躁之相。何晏視候,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此為鬼幽之相。早晚必有殺身之禍,何足畏也!
其舅不信,大罵而去。此后不久曹爽事敗,何、鄧二人伏誅,方信外甥奇術非凡。
司馬懿即晉升太傅,曹芳詔封蔣濟遷升太尉。
蔣濟見曹爽黨羽常改法度,顛倒朝綱,上疏諫道:今吳、蜀未滅,將士征戰在外,男女皆怨,百姓貧苦。國家法度,唯有濟世之才編改綱法流于后世,豈是平庸之輩可改?不僅無益于國家,且損害百姓。臣啟陛下,望朝中文武各盡其職,則國可太平。
曹爽以為是迂腐之論,縱容何晏等亂政如故。
蔣濟于是與司馬懿暗謀,準備推翻曹爽。
曹爽忌憚司馬懿,雖大權在手,亦感時刻不安。適逢天子除李勝為荊州刺史,于是即令李勝往辭仲達,探其虛實。
門吏報入府中,司馬懿道:此乃曹爽不放心我,使李勝來探虛實也。
乃去冠散發,上床擁被而坐,又令二婢扶持在身后,請李勝入府。
李勝至床前拜道:因朝事煩雜,一向不見太傅。今天子命為荊州刺吏,特來拜辭。
司馬懿佯作耳背,胡亂答道:并州地近朔方,民心剽悍,你到那里,需好為之備。
李勝揚聲答道:是除荊州刺史,非并州也。
司馬懿笑道:你從并州來。那就留在京都罷,不要再去了,那里可不是玩的。
李勝叫道:是漢上荊州,不是并州!
司馬懿大笑:何不早說?你是從荊州來也!
李勝哭笑不得,即問從人乞紙筆寫道:學生奉旨,到荊州任刺史。
司馬懿看了半天,笑道:我非但耳聾,又兼眼花。荊州地近東吳,此去保重。
侍婢進湯,司馬懿雙手顫抖不能端碗,將口就之,湯流滿襟。勉強喝了兩口,便倒在床上,聲嘶氣喘,激咳連連。
李勝拜辭,回見曹爽,細言其事,曹爽大喜,遂不以司馬懿為憂。
司馬懿見李勝去了,從榻上一躍而起,對二子說道:李勝回報,曹爽必不顧忌我矣。你等需暗自聯絡舊部,及朝中老臣,時刻做好籌備,只待他出城畋獵之時,即可圖之。
鏡頭轉換,按下魏國,再說東吳,奸人呂壹登場。
字幕:呂壹,吳郡人。孫權用為心腹,任中書典校郎,監察中央及地方州郡文書事。
呂壹出身平民,為人險狠,因恃寵弄權,離間君臣,擅作威福,手段殘忍。常以文書往來中尋章斷句,誣陷大臣。曾彈劾丞相顧雍和左將軍朱據謀反,將二人下獄。
黃門侍郎謝厷來問:陛下令某前來相問,顧公謀反之事,到底如何?
呂壹答道:證據對其不利,結果不樂其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蒙自县|
迁安市|
扎兰屯市|
和平区|
金沙县|
蛟河市|
三原县|
福鼎市|
金塔县|
慈利县|
黑龙江省|
元阳县|
陇川县|
兴和县|
东阳市|
临邑县|
永济市|
舒兰市|
洮南市|
丰城市|
施甸县|
潞西市|
登封市|
南乐县|
建始县|
兴山县|
牡丹江市|
五原县|
九寨沟县|
纳雍县|
五原县|
保定市|
房产|
泸水县|
九江市|
肃宁县|
深圳市|
滦南县|
株洲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