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集 遺恨街亭-《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南安城下,蜀軍沿河堆柴,揚言燒城。
城上魏兵見柴堆遠在護城河外,離城墻十數丈遠,皆都大笑不懼。
然而南安被圍之事,卻早有細作報入安定。太守崔諒聞說蜀兵圍了南安,惟恐夏侯駙馬有失,天子見罪,便點四千五百兵去救南安,只留五百人隨一班文官把守城池。
崔諒提兵向南安大路進發,遙遙望見南安城火光沖天,愈懷恐懼,急催兵兼程前進。
眼看離南安尚有五十余里,不見城中有敗兵出來,看來城尚未破,崔諒心中略定。忽聞前后喊聲大震,哨馬報來:前面有蜀國大將關興截住去路,背后張苞殺來!
安定之兵盡知關、張、趙、馬諸將大名,聞風四下逃竄。崔諒大驚,領手下百余人往小路得脫,方到安定城壕,抬頭見城上已換了蜀國旗號。
城頭一員蜀將正是魏延,往城下叫道:某乃漢中太守,領涼州刺史,大將魏延是也!奉我家丞相之命,已取了此城!崔太守若不降時,老小數百余口,俱作某刀下之鬼矣。
回頭下令:將崔太守妻子老母,一并押上城來。
崔諒見此心慌,于是棄槍下馬,免冠稱降。魏延暗道:孔明果然明見如神!
即放崔諒進城,準納其降,同至南安城外大營,來見丞相。
孔明以上賓之禮相待,問道:南安太守楊陵,與足下交厚否?
崔諒:楊陵乃楊阜族弟,與某交契甚厚。某勸說楊陵擒夏侯楙以降,可否?
孔明笑道:公真乃智謀之士也。
崔諒當即修書,孔明令魏延射入城去。城上守軍拾得箭書,交付太守楊陵。楊陵暗思:我兄楊阜在魏國居三公之位,某豈肯降蜀,坑害我兄?
即持書來見駙馬夏侯楙:南定太守崔諒降蜀,今又來說我。
夏侯楙便問:如此怎辦?
楊陵說道:不如將計就計。某即回書,稱愿獻城投降,請孔明自來受降。等其來時,便伏軍于甕城之中,就而殺之,豈非一戰而定?
夏侯楙本來是個飯桶,焉知計策好歹?即令施行。楊陵便寫回書,先讓夏侯楙看了,令部將射下城去。蜀軍得書,進帳獻于丞相。孔明拆視笑道:如此詭計,安能騙我?
夜至三更,孔明使崔諒帶五百精騎,隨己至于南安城外,點起火把,向城上晃了三晃。楊陵早就候在城門樓上,見了約定暗號,遂令開城門,立在門邊迎接孔明。
孔明令人推車向前,車上坐著木偶雕像,自己則騎馬隱在門旗之后。
楊陵車上坐著一人,相服錦袍,知是孔明,遂引弓而射,正中木偶。
陡聞一聲大喝:奸賊安敢如此!
車旁飛出一騎,卻是大將關興,縱馬躍過吊橋,手起刀落,已斬楊陵于馬下。
張苞見關興已經得手,便令隨從于城外放起號火。后面蜀兵大至,齊擁入城。
夏侯楙率兵伏于甕城,正在等候楊陵信號,不料見關興飛馬而至,其后蜀兵如潮,不如驚得呆了,措手不及,只得帶隨身親兵五十騎,開南門并力殺出。
剛出城不到一箭之地,被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乃是王平,交馬只一合,生擒夏侯楙于馬上,隨從五十騎盡皆殺死。
孔明遂入南安城中,招諭軍民,秋毫無犯。眾將獻功,王平將夏侯楙押上堂來。孔明見其嚇得面無人色,說道:如此無用之人,魏主怎生令其為大將?與我推出斬了罷。
夏侯楙聞此,不顧貴胄體面,高呼饒命,尿濕中衣。孔明:且休斬首,囚于別帳。
在城中歇兵一夜,孔明次日升帳,留吳懿守南安,劉琰守安定,命魏延去取天水。
復說天水太守馬遵,聞知夏侯楙困在南安城中,乃聚部下文武,商議營救之策。
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人均道:夏侯駙馬乃金枝玉葉,倘有疏虞,難逃坐視之罪。太守何不盡起本部兵以救之?
一人自外而入道:太守不可往救夏侯駙馬,若去,則必中諸葛亮伏兵之計!
字幕: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父姜冏曾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之亂沒于王事。姜維自幼博覽群書,奉母至孝,時為中郎將,參天水郡軍事。
姜維:諸葛亮已得南安,夏侯楙非死即已遭擒,救之無益于事。不如緊守天水,并命人至長安告急,以待援兵。某聞大將張郃已出長安,旬日將至,故請大人保守此城為要。
馬遵:城中些許兵馬,如何守得住?夏侯駙馬遭擒,某便已獲罪朝廷,不如投降。
姜維:尚未一戰,焉能輕易投降?便是要降,也要勝他一陣,令孔明重視我等。某有一計,可敗諸葛亮,使其知我本事。
馬遵大喜:請道其詳。
姜維:諸葛亮前來攻城,必伏兵于郡后;賺我出城與戰,他卻乘虛襲我城池。某愿請精兵三千,伏于要路。太守率兵出城與戰,其若佯敗,不可遠追,止行三十里便回;但看火起為號,前后夾攻,可獲大勝。如諸葛亮自來,必為某所擒。
馬遵遂用其計,付精兵與姜維去訖。次日,蜀將張翼兵至,在城外討戰。太守馬遵親與副將梁虔引兵出戰,留郡丞梁緒、尹賞守城。
張翼搦戰,梁虔奮勇相敵。戰有三十回合,張翼虛晃一招,撥馬而走。馬遵見梁虔勝了,將手中長矛一舉,揮軍追擊,卻依姜維之計,只追出三十里便回。
魏延躲在叢林之中,見天水軍馬追趕張翼去了,便率伏兵大起,繞至天水城下。恰待攻城,忽然喊聲大震,四面火光沖天。
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言道:蜀將少來!見天水姜伯約乎?
魏延大驚,暗忖: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上前邀戰,十余合不分勝負,姜維精神愈長。正激戰時,馬遵、梁虔引軍殺回,前后夾攻。魏延首尾不能相顧,只好沖開血路,引兵敗走。
正遇丞相引軍前來,魏延報說:某中姜維埋伏,因其槍法精熟,故此敗回。
孔明驚問:姜維系何人也,識吾玄機?
南安降將稟道: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也;事母至孝,文武雙全,實乃當世英杰。
孔明問道:其母何在?
降將:現在冀縣居住。因其縣小,并無兵馬把守。
孔明即令張翼:你率二百兵,至冀縣搬請姜維老母至營,需善言呵護,不可驚嚇。
姜維獲勝,回見太守馬遵:明日孔明必引大軍前來,并力攻打。某引一軍伏于城東,截住彼兵;太守與梁虔、尹賞各引一軍城外埋伏。梁緒率百姓在城上守御,可保必勝。
馬遵均依其說,分撥已定。次日孔明果率大軍至天水,傳令三軍鼓噪直上。梁緒率軍死守,直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沖天,喊聲震地,正東一支軍馬飛馳前來,姜維挺槍而至。
孔明令關興敵住,二人戰夠二十回合,姜維槍法不亂。又聽鼓聲如雷,馬遵、梁虔、尹賞三支軍包抄過來,蜀兵大亂。
姜維勝了一陣,便引本部軍往冀城而去;令人還報馬遵,說去守城救母。
張苞將孔明救出,魏延斷后,敗回大寨。稍頃關興亦敗回,向孔明贊道:那姜維真好槍法,仿佛我叔父趙子龍本事。
孔明嘆道:此人真將才也!
遂即重新部署人馬:來日再戰,關興、張苞三面圍困天水,只留東門與守敵自走。魏延引一軍往取冀城,王平引一軍奪取上邽。
又令去南安監中,提出夏侯楙送至帳下。夏侯楙入帳既拜,哀求饒命不止。
孔明:夏侯駙馬,令妹為我國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妻,其女今為國母皇后。故此某不殺你,但需你為我做一要事,未知駙馬愿否?
夏侯楙:丞相若有差遣,無不從命。
孔明:天水參軍姜維,如今往守冀城,并使人持書來說,但得夏侯駙馬命在,情愿歸降。駙馬若欲活命,便替我去招降姜維如何?
夏侯楙:情愿招其來降丞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宿迁市|
浙江省|
象山县|
繁昌县|
湾仔区|
沙河市|
寻甸|
宜川县|
阳山县|
康平县|
淅川县|
深水埗区|
霍山县|
晴隆县|
尼勒克县|
邹平县|
县级市|
清涧县|
静宁县|
偏关县|
靖江市|
黄山市|
西峡县|
吉水县|
资溪县|
彰武县|
绥芬河市|
慈利县|
华容县|
周口市|
侯马市|
阿拉善左旗|
阳东县|
河南省|
保靖县|
庆安县|
红桥区|
五指山市|
徐汇区|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