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集 獻帝禪魏-《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成都漢宮,上庸部將慷慨陳辭,為主將劉封鳴冤。

    漢中王聞之大悔,看一眼孔明,再看一眼法正,拂袖而起,退入內宮。思想當年在樊城收劉封為義子之時情景,不覺大痛,淚不曾干。

    法正坐在堂側,見漢中王因劉封欺凌孟達之故而令其自殺,不由凜然自危,暗道:漢中王與孔明合演雙簧,忍痛斬子,是因孟達乃我莫逆之交,以儆東州之士耳。

    雖不知孔明在案上所寫為何,但僅憑數語便逼迫劉備殺子,手段之高,令人可怖。

    法正回府,心神不寧,又想起彭羕下場,愈加怖畏,竟憂懼而死,終年四十五歲。

    劉備聞此噩耗,愈加感傷,哭泣數日。詔謚法正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

    其后期月,又有哀書傳至成都,說五虎大將、后將軍黃忠病死于軍營之中。

    劉備感念其收漢中勞苦功高,為之流涕,詔令厚葬。

    鏡頭轉換,按下益州,復說許都。

    曹丕繼魏王位,半年內平定河西三郡,又取西蜀上庸三郡,武功赫赫,舉國諛詞如潮,文武群臣要求獻帝禪位之聲大舉。

    獻帝自岳父曹操死后,為之罷廢朝政,痛惜不止。

    華歆上奏:今天下群雄并滅,魏國其勢如火,遠蓋漢庭;江南孫權亦降,劉備偏安西南一隅,不尊朝廷。去歲漢壽亭侯關羽率軍北伐勤王,劉備不發一兵一卒相助,其欲另立朝廷、篡位稱帝之心已昭然若揭。漢室自桓、靈二帝以來,天下分崩離析,黎民涂炭已久,四海人口銳減十之七八,國祚傾頹,數十年矣。陛下何不效上古五帝,禪位魏王,求保宗社!

    獻帝嘆道:漢室凌遲,非干父祖之罪,實朕躬無能之過。即不能安定天下,何必徒占帝位,做人傀儡,惹后人恥笑?倒不如仿效古之圣賢,禪讓于魏王,反倒落個自由自在。

    華歆:陛下圣明,雖古之圣賢不及。

    獻帝苦笑,心中暗思:我本來對皇叔劉備寄予厚望,今其不臣之心已顯,那就任其自作自受、自生自滅可也。皇兄劉辯當年失蹤,至今去向成迷,三十年已過,也顧不得了。

    想至此處,便回轉內宮,與三位曹氏后妃商議禪讓。曹憲、曹華倒是贊成,惟有皇后曹節大怒不從,議了半天,無果而散。

    仲秋八月,各府縣官依照華歆指使,紛紛差人進京,迭報祥瑞:石邑縣鳳凰來儀,臨淄城麒麟出現,黃龍現于鄴郡,不一而足。

    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商議:此乃魏當代漢之兆,宜表奏漢帝,將天下禪讓于魏王。

    遂先上表于魏王曹丕:魏當代漢,見于圖緯,其事眾甚。

    群臣見他二人得了先機,因爭先恐后紛紛上表,皆勸魏王順天人之望,繼承大位。

    魏王曹丕覽表,心中大喜若狂,但聽賈詡之勸,故意按捺,始終不許。

    鄴城這邊一鬧,早為許都獻帝所知,于是不顧皇后反對,召集朝臣,決定禪位魏王。

    冬十月,乙卯日,漢帝劉協率群臣告祠高廟,頒布禪位詔書。乃使行御史大夫事張音,持節并奉璽綬詔冊,到鄴都禪位于魏,甘愿讓賢。

    魏王曹丕三次上書辭讓,天子三次不準。

    曹丕故作無奈,率眾臣親至高陵,致祭先父曹操,伏地大哭,涕泗橫流:請恕孩兒不忠不孝,天子之命實不可違,滿朝文武之意亦不可逆,只得奉天承運,受其禪讓。

    隨祭眾官見此,無不贊嘆頌揚。魏王祭罷先祖,乃遣使前往許都,請求天子璽綬。

    皇后曹節大怒,當使臣之面詬罵曹丕,堅執不與。

    獻帝見使臣出入大殿數次,狼狽不堪,遂以溫言相勸皇后:事已至此,無可更改,不可因此壞了兄妹情面,以后不好相見矣。

    曹后也罵得夠了,乃呼使者入殿,將那傳國玉璽擲于階下,涕泣咒罵道:曹子桓,我父功高蓋世,尚謹守臣下之分。你并無寸功于國,得此寶位,天不祚爾!

    左右聞之戰栗,莫能仰視。使者撿起玉璽,如獲重寶,馳還鄴城,呈獻魏王。

    曹丕得了玉璽,也不計較曹后罵些甚么,即設高壇于繁陽,于辛未吉日升壇,拜受璽綬,即皇帝大位。燎祭天地、岳瀆,改元黃初元年,大赦天下。

    十一月癸酉日,魏文帝曹丕奉漢獻帝為山陽公,使其自奉漢朝正朔,許用天子禮樂。又封其姐曹節為夫人,山陽公四子皆為列侯。漢室原諸侯王為崇德侯,原列侯為關中侯。

    山陽公劉協非常滿足,愿奉二女為新帝嬪妃,辭帝就國而去。雖然自己從皇帝降到公爵,矮了一級,卻又從曹丕姐夫變成丈人,也算從輩分上扳回一局。

    劉協到山陽郡就國,車輛從人逶迤數里,珠寶細軟無數。一路上頗有十數起盜賊與曹魏之臣欲相謀害,都被崔州平、孟公威及徐元直暗中打發,不留活口。

    徐庶又尋賊中與劉協身量面貌相似者,穿上王服,棄尸于當道,傳言山陽公已死。

    崔州平、孟公威一路暗中保護,劉協平安到達山陽,對于途中艱險,卻是絲毫不知。

    禪讓大典已畢,曹丕便即下詔:追尊祖父太王曹嵩為太皇帝,父親武王曹操曰武皇帝,廟號太祖。改相國為司徒,御史大夫為司空。

    魏文帝曹丕正位,群臣并頌魏德,抑損前朝之非。散騎常侍衛臻惟獨申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獻帝美德。文帝嘉許道:卿放心,天下珍寶,朕當與山陽公共享之。

    冬十二月,命改雒陽為洛陽,營建洛陽宮,以其為都城。原許都改稱許昌,取曹家“因許地而昌”之意。

    又出兩項新政:其一廢除中常侍和小黃門,改設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各四人;嚴禁宦人干政,為官最高只能充任諸署令;命人鐫刻于金簡,藏于石室之中,以戒子孫。其二采納陳群建議,確立九品中正制,將用人權收歸中央。

    通過九品中正制,魏國實權其后逐步被士族壟斷,開創士族政治先河。

    曹丕大權獨攬,設中書省,皆由士人充任,執掌國家機要。明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輔政,不得橫受茅土之爵。削奪藩王權利,以免諸侯國作亂。

    同時頒布《日食勿劾太尉詔》,革除無辜歸咎股肱大臣之弊端;又頒發《禁誹謗詔》及《百官不得干預郡縣詔》,杜絕相互誣告與朝臣頤指之世風。

    魏國初立,即征拜蘇則為侍中。蘇則蔑視同僚董昭為人奸佞,與其大為不合。

    有次朝會即罷,眾臣退于偏殿稍憩,董昭為示親近,頭枕蘇則之膝假寐。蘇則卻將其頭推下,說道:某蘇則之膝,非佞人之枕。

    董昭聞此,羞愧欲狂。

    當時謠言入都,說山陽公劉協被害。蘇則同臨淄侯曹植皆穿喪服,為漢獻帝服孝悲泣。曹丕只聞曹植如此,朝會時當眾說道:朕今為帝,有人為山陽公而哭,卻是為何?

    蘇則聞之,須發皆豎,便要正顏厲色辯論。

    侍中傅巽卻知天子是說曹植,急掐蘇則大腿悄言:非說公耳。

    文帝曹丕看出蘇則欲言又止,忽然想起一事,開口問道:卿前番破酒泉、張掖二郡,和西域互通使節。敦煌獻來大珠直徑愈寸,朕甚愛之,不知能否再從市上買到?

    蘇則怒氣猶存,聞此趁機答道:陛下若能使國內和睦融洽,王化流布于沙漠,寶珠則不求自來。若求而得之,則非為珍貴寶珠矣。

    曹丕聽了,嘿然無語。

    其后曹丕出外打獵,蘇則陪同。因檻圈設置不牢,被鹿撞破逃走。曹丕大怒,腳踩胡床拔出佩刀,命將典守督吏全都抓起來,要處以死罪。

    蘇則跪地叩拜,為典吏說情:臣聞古之圣王,不因禽獸而害人。今陛下推崇唐堯教化,卻因戲獵而殺多吏,臣以為不可,請以死相求!

    曹丕贊道:公真乃正直之臣也。

    終息其怒,命將督吏全部赦免。蘇則卻因剛直太過,而被曹丕忌憚。

    鏡頭轉換,按下洛陽,復說成都。

    細作報到成都:曹丕接受漢帝禪讓,自立為大魏皇帝,遷都洛陽。漢獻帝受封為山陽公,傳言于就任封國途中遇害,顯是曹丕暗中派人所為。

    漢中王聞知,痛哭終日,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上尊謚曰“孝愍皇帝”。玄德因此憂慮成疾,不能理事,政務皆托與孔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宁安市| 大庆市| 固镇县| 定结县| 绥芬河市| 台东县| 湖南省| 富裕县| 肇州县| 呼和浩特市| 封开县| 商洛市| 长治县| 九台市| 宁德市| 松滋市| 鹤岗市| 棋牌| 佛学| 九龙县| 贵定县| 曲水县| 长沙县| 延吉市| 嘉祥县| 萍乡市| 深州市| 刚察县| 岑巩县| 卫辉市| 邳州市| 巴东县| 闵行区| 墨竹工卡县| 南江县| 芜湖市| 汉阴县| 广平县| 岑巩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