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七集 巴丘之殤-《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吳郡南徐,孫權官邸。

    華歆聞說出使許都,欣然領命,便請赍表而行。

    孫權至此反悔,卻又有些不舍。

    華歆看透孫權心思,笑道:將軍因能遵奉皇帝,方得車騎將軍之封。但因赤壁之戰,卻與曹公結怨,其實便是背叛朝廷。某此去許都,于公深有兩便,將軍何必猶豫不決?

    孫權:不知何謂兩便?愿聞其詳。

    華歆:其一加深天子之寵,其二以釋曹公之怨。有此兩便,豈不是好?而今江東人才濟濟,文武皆備;將軍留我一個無用之物,何如遣去許都,以為江東喉舌?

    孫權聞而大喜:既是如此,一切拜托先生。望在曹公面前,為某多多美言。

    豫章士子聽說華歆欲進許都,乃聚賓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來賀喜,并集資數百金相贈,以為程儀。

    華歆來者不拒,暗中卻在贈金上一一作了標記,寫上某某所贈。

    來日臨行之前,眾親友在江邊擺酒,與華歆餞行。

    華歆將贈金全部擺于案上,對眾友說道:某本無拒絕諸位饋贈之心,故昨日所贈皆受。但思此次孤車遠行,路上盜賊蜂起,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望諸位為某設計周全。若無良策,則請收回高誼,便如同救某性命一般。

    眾人見此,知其拒禮之心甚決,只好收回各自所贈,復贊嘆華歆高尚品德。

    華歆與眾友宴罷相別,徑赴許都來見曹操。

    曹操大喜召見:某思見先生久矣。前屢次相請不至,今受孫權之命來使,卻是為何?

    華歆:名為吳使,實為應丞相之召,前來效命朝廷。某居吳地,若不奉命而私自前來,必為孫權所害。

    曹操:則孫權命公來使,究為何事?

    華歆:孫權令某來見天子,是為表奏劉備領荊州牧,以漢上九郡大半歸之。

    曹操大驚:如此鼎足之勢已成,某終不能平定天下!那劉備今得荊州,困龍入海,是我大敵也。況復又與孫權結親同盟,互相表奏!

    華歆:天子今在明公掌握,是否準奏,倒不需為難。

    程昱忽插言道:他有表奏,丞相豈不更以天子之名敕封,離間其盟?

    曹操:此言何意?

    程昱:東吳所倚仗者,無非是大都督周瑜以及老將程普。丞相前番表奏周瑜為南郡刺史、領江陵太守,今可更封程普為江夏太守,并派使者赍持印信到江東賜發,命周瑜、程普克期到任。則其二人必與劉備為仇,動用兵馬爭其封地。我乘其火并而圖之,不亦善乎?

    曹操大喜贊道:仲德之言,正合孤意。

    遂鑄印信,遣使送去南徐;又封華歆為議郎,兼司空從事、大理少卿,留在許都。

    天子使命到了東吳,周瑜、程普各自拜受職印,并遣部將護送天使還都。

    周瑜既領南郡,遂上書吳侯,乞令魯肅去討還荊州。

    孫權以周瑜書信讓魯肅觀看,魯肅笑道:此雖是曹操離間之計,但某也正想往荊州走上一遭,觀看劉皇叔和孔明下步動靜。

    說罷即調快船三只,率二十名水手,直奔荊州而來。

    劉備與孔明在荊州廣聚糧草,調練軍馬,忽聞魯肅渡江來到,遂迎入府衙,落座獻茶。此番未待魯肅開口,孔明先問:子敬遠來,可是為了討還荊州?

    魯肅驚問:先生何以知之?

    孔明笑道:孫仲謀表奏我主為荊州牧,曹操將計就計,卻又封周瑜為南郡刺史,程普為江夏太守。此欲令我兩家自相吞并,他好于中取事也。此中奧妙,不但子敬曉得,公瑾也自深知。子敬此來非為討荊州,是來探問我主今后行止罷?

    魯肅大笑:人道孔明多智類妖,果然不虛。那倒省我多此一問,即請明言。

    劉備答道:前經赤壁一戰,我兩家雖勝,但若與曹操抗衡,尚有不能。需進取西川,聯巴蜀與吳越之地,據長江以拒曹操,尚保萬安。

    魯肅驚問:如此說來,皇叔有進取西川之意耶?

    劉備:某在借荊州之時,便有兵進西川之意,但仔細想來,卻于情理上有些不妥。

    魯肅:未知有何不妥?

    劉備:那劉焉向任冀州刺史,與我同宗。今若取其子劉璋城池,恐被外人唾罵;若要不取,還了荊州,何處安身?事出兩難,還望子敬與公瑾為我謀之。

    魯肅聽他說得在理,便安慰道:皇叔即為我江東貴客,便是我半個主人,豈敢相逼?不如某回去與周都督商議,皇叔與孔明緊守荊襄,抵住曹操北來之兵,我江東發兵替你去取西川。若是得了西川,便贈予皇叔作為陪嫁,皇叔卻交還荊州與我江東。此計若何?

    言猶未了,孔明早已鼓掌稱善,劉備也轉憂為喜,起身施禮相謝。乃盛排筵宴,厚加款待,賓主盡歡。酒宴已畢,禮送魯肅下船,直到江邊拱手而別。

    鏡頭轉換。魯肅未回南徐歸報孫權,先到柴桑面見周瑜。

    魯肅入帳,具言借給皇叔荊州使拒曹操,并允替其攻取益州,以為陪嫁之事。

    周瑜笑道:都說子敬乃是實誠君子,不想也這般狠辣,用此一石二鳥之計。

    魯肅驚問:都督何如此說我?

    周瑜:休謂我不知,你這是以曹操拖住玄德,不使其與我爭西川罷?待我取了西川,引得勝之兵順江而下,則取荊州易如反掌,還拿甚么益州與其交換荊州,以作嫁資?子敬,休道你這老實人上了孔明之當,我謂是劉備與孔明,上了你魯子敬大當也。

    魯肅原是一副忠厚老實面孔,又輕易不使詐計,未料此時被周瑜一語便即道破,不由驚奇萬分,張大嘴巴合不攏來。

    周瑜:既是如此,你我可謂英雄所見略同,默契至甚。子敬也不必回南徐去見吳侯,再勞尊步辛苦一番,去荊州對劉備說知。孫劉兩家既結為親,便是一家,我這便起兵去替他取西川。路過荊州之時,卻問他索要錢糧,以供軍需。

    魯肅大喜,便再往荊州,入見玄德、孔明:公瑾聞皇叔顧念同宗之情,甚是稱贊皇叔盛德,遂與諸將商議,起兵替皇叔收川。但軍馬經過荊州,卻望接應錢糧,以供軍需。

    孔明聽了,連忙點頭:難得吳侯好心,周都督厚情。雄師到日,即當遠接犒勞。

    魯肅辭回,再到柴桑,回報周瑜。

    周瑜大喜,上書吳主孫權,言明借道荊州出兵西川,得勝回軍時,便以假途滅虢之計奪回荊州,并將取川計劃說明。

    孫權看罷周瑜來書,即刻回書批準施行,令周瑜與魯肅兩個月內呈報作戰方案,三個月選練兵馬分撥將領,待來春發兵溯江西進。

    周瑜得令,便與魯肅夜以繼日籌備從征軍事。卻不覺舊傷復發,病體漸漸沉重。

    轉眼年盡春來,孫權在南徐為周瑜治酒壯行,再次親付佩劍,許其先斬后奏之權。

    周瑜遂仗一股豪氣,勉力支撐病體,趕回駐地柴桑,次日發兵西進。

    大軍行了數日,周瑜便覺身體沉重,舊傷處痛不可當。魯肅見都督如此,與眾將商議,便令暫時扎營巴丘,一邊遣人就近四處遍訪名醫,來與都督治傷。

    名醫未得,魯肅見都督面色不佳,急令軍醫入帳調治。軍醫卻均不知病源,束手無策。

    甘寧向魯肅進言:何不請神醫華陀到來?則不論是何重病,那是手到病除。

    魯肅:我聞赤壁戰前,華佗因得罪曹操,已被下獄而死,興霸何作此夢囈之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大足县| 无为县| 岳阳市| 衡阳县| 吴桥县| 云南省| 大安市| 重庆市| 峡江县| 固安县| 永春县| 浪卡子县| 平阴县| 鹤峰县| 通州区| 明溪县| 壤塘县| 新和县| 三穗县| 手游| 辽宁省| 肃南| 博乐市| 会昌县| 会泽县| 鄯善县| 吴江市| 新民市| 南平市| 定远县| 饶河县| 曲阜市| 宜君县| 文昌市| 万盛区| 晋宁县| 星子县| 漳州市| 法库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