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瑜亮傾心-《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江夏衙署,賓主會議。魯肅發問試探,劉備言不由衷。
魯肅信以為實,急起身說道:皇叔此言失策矣。我主孫將軍聰明仁惠,敬重優待賢能之士,江南之英雄豪杰無不樂于歸附。現已占有六郡之土,兵精糧多,足以成就一番事業。若依魯肅之計,亦為使君打算,最好前往江東,與孫權將軍共議抗曹。吳巨凡夫俗子,位處偏遠邊郡,且無自保之能,必被我主吞并。一旦吳巨歸為臣虜,使君彼時又往何處托身?
劉備聽罷,故作張口結舌,無語可答。
孔明見狀,于是插言道:皇叔苦衷,子敬有所不知。我主與劉景升本是兄弟,景升又與汝主孫權結有殺父舊仇,更添誅殺黃祖新恨,難以驟解。既我主劉豫州不計前嫌,欲與江東聯盟抗曹,未知你主孫仲謀尚可相容否?
魯肅聞言不悅:我主仲謀寬容大量,迥非常人,天下盡知。若是記恨前嫌,焉能使某過江吊喪?臥龍先生小看我主,且多慮了。
劉備:子敬既如此說,我可疑慮盡消,云開霧散也。
于是起身敬酒,賓主盡歡。魯肅又對孔明說道:孔明公,我乃諸葛子瑜朋友也。
諸葛亮大笑,即與魯肅定交,遂成莫逆。
劉備即納魯肅之計,移兵進駐鄂縣樊口,使孔明過江回禮,請見孫權商議聯手抗曹之計。孔明答應,隨魯肅乘舟渡江,前至柴桑。
孫權聞說諸葛瑾胞弟孔明到來,即命請至大殿,以兩國交往之禮相待。
魯肅領命,親引孔明冠戴齊整以入。到至大殿中門,對面正遇諸葛瑾。
孔明急忙施禮,兄弟二人執手而泣:不想與兄長南陽一別,光陰似箭,竟已十載!
諸葛瑾:賢弟既到江東,如何不來家中見我?
諸葛亮:弟既已奉事劉皇叔,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畢,不敢及私,望兄見諒。
諸葛瑾:賢弟說的是。且待見過吳侯,卻來家中敘話。
說罷與魯肅招呼施禮,自去殿上敘班應差。
魯肅將孔明引至堂上,孫權降階而迎,特賜孔明就坐,眾文武分兩行而立。張昭等人見孔明豐姿俊朗,但甚是年輕,便有些輕視,只看他如何講話。
孔明見孫權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心中已有計較。
孫權令魯肅將江東文武向孔明介紹,孔明一一見禮。輪到顧雍之時,相視一笑。
禮畢落座獻茶,孫權問道:多聞魯子敬談論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足下近在新野輔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不知曹操今日南下,兵將共有多少?
孔明答道:實不瞞將軍,曹操部下能征慣戰之將約有二三十員,馬步水軍三十余萬。
話音未落,張昭哂笑道:孔明先生何相欺也?避重就輕,惑我主公。
孔明:何以見得在下謊言相欺?
張昭:曹操滅呂布時,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舉國之兵不下一百五十萬。帳下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今舉眾以下江南,就算只帶國中一半軍馬出來,亦有大軍八十余萬,何言其如此之少,欺騙我等?
孔明見其說話無禮,肅然端坐,冷笑不答。
張昭由袖中抽出一封書簡,上前呈遞孫權:這是曹丞相手書,昨日下在老朽府上。今主公陛見臥龍先生,故此未及上呈。請主公觀之,便知孔明先生所言為虛。
內侍接過,奉與孫權。吳主就案上展書看道:孤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于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比之前番陳琳所書檄文,更為跋扈無禮,威脅之意躍然紙上。
張昭:曹操雖謂豺虎,畢竟身為丞相,豈能虛言?其百萬大軍非為虛也。將軍城不過六郡,兵不過五萬,即聯手劉備萬余疲敗之師,又何以當之?
眾官聽了,哄然稱是,降聲一片。魯肅一言不發,諸葛亮自在品茶,若無其事。
孫權見張昭如此,不由一聲長嘆,對孔明說聲少陪,起身如廁。
魯肅追到房檐下,拱手而立。
孫權已知魯肅心意,問道:卿有何說?
魯肅:恰才張子布與眾人所言,皆深誤將軍。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也。
孫權:卻是為何?
魯肅:如臣等降曹,為民則可還于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之牧守。將軍若棄父兄基業以降曹操,欲安所歸?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信,將軍宜早定大計。
孫權:張昭為我兄托孤重臣,其論卻大失孤望。子敬開說大計,正與孤所見相同,此天以子敬賜我也!但正如張昭所云,曹操新得袁紹及荊州之兵,恐其勢大,難以抵敵。
魯肅:曹操所說百萬之眾,詐語也。現有諸葛亮在此,其隨劉皇叔近與曹操數戰,即未全殲,亦未曾大潰,以此便知其詐。主公何不即請問之?便知曹軍究竟虛實。
孫權深以為然,即回殿上,止住張昭等人議論,專問孔明:曹操南下,意在平滅劉豫州也,未見有吞并江東之意。我與其戰與不戰,愿聞足下高論。
孔明見問,順勢相激:曹操芟除北方群雄,又新破荊州七郡,威震海內,自謂天下無敵。今傾巢以出南來,豈僅意在劉豫州,而不望江南乎?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孫權不悅:誠如君言,劉豫州何不歸降曹操?
孔明:昔田橫者,區區一齊國壯士,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又安能屈處亂國權臣之下!
孫權勃然變色,便欲發怒。忽想起適才魯肅廊下之語,卻又釋然,繼續問道:曹操平生所惡者,無非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豫州與孤。今數雄已滅,獨豫州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于人;然豫州新敗之后,尚能再戰乎?
孔明:將軍既欲與曹操爭衡,則請聽在下一言。劉豫州雖然新敗,關云長猶率精兵萬人,未嘗與戰,更未折損;公子劉琦率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皆荊州精銳水軍。曹操雖有數十萬之眾,其實不難敵之也。
孫權:何以言之?
孔明:曹操所率許都及河北之軍,遠來疲憊,近為追殺劉豫州,驅輕騎一日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此其一也。北方之人向來不習水戰,兼且水土不服,馬軍精銳在長江之中無施其技,此其二也。荊州士民歸附曹操,皆是迫于蔡瑁威勢,非其本心,此其三也。曹操有此三項短處,若將軍誠與劉豫州協力同心,破之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惟將軍裁之。
孫權聞之大悅: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遂命散帳,令魯肅送孔明至于館驛安歇。
張昭出殿,猶不甘心,東攔西截,欲留下文武群僚,再勸主公投降。眾官見主公已被孔明說服,于是不從,陸續拱手相辭,回府去了。
張昭頓足嘆息,于是獨自入見孫權,再下說辭: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攻克袁紹;況今擁百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將軍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江東必致傾危。
孫權聽了,便似冷水澆頭,低頭不語。張昭憤然辭出,孫權坐于內宮,猶豫不決。
魯肅送走孔明,放心不下,又回來殿外,觀看文武百官動靜。正在此時,忽見一騎飛至,在殿門之外下馬,向門官報說:水軍大都督歸來,專候主公賜見。
魯肅聞之,大喜過望,一面令內侍報予孫權,一面飛奔出宮,前去迎接好友周瑜。
到至宮外,見周瑜剛剛下馬。魯肅上前接著,不及敘禮,先將前項諸事細述一番。
周瑜:子敬休憂,我自有主張,可先拜見孫將軍。
魯肅心下略定,便引周瑜進殿。二人剛抬步上階,早見孫權張著雙手迎出殿來:我母臨終遺言,外事不決問周瑜。如今江東面臨生死興亡之際,公瑾速速為我一決!
周瑜急忙雙膝跪倒,即行參拜大禮。
孫權見此,心中熱浪翻滾,急伸手攙起,共入大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休宁县|
稷山县|
正镶白旗|
石柱|
靖安县|
台安县|
灵石县|
榕江县|
普安县|
林西县|
垫江县|
开化县|
兰西县|
南部县|
甘南县|
韶关市|
宜兰县|
富阳市|
蓬溪县|
遂平县|
黄陵县|
伊宁市|
嘉兴市|
凤城市|
汪清县|
永嘉县|
托克托县|
寻乌县|
烟台市|
卫辉市|
河南省|
洛宁县|
开原市|
五常市|
蓝山县|
武宣县|
丽水市|
两当县|
衡南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