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集 古城相會-《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黃河岸邊,中牟官渡。

    袁紹聞說文丑被殺,氣得幾乎昏暈,拍案叫道:此赤面賊究系何人?連殺我兩員心腹上將,某不親手殺之,怎解此恨!

    郭圖離座進言:天下赤面長須使大刀者,非關云長而何?劉備借故去了汝南,卻命關羽連殺我顏良、文丑,分明是借刀殺人,挑起主公與曹公相爭,他卻漁翁得利,又何疑焉。

    袁紹細思不錯,怒罵道:大耳賊焉敢如此!孤與曹孟德當年同為西園校尉,親如兄弟,都是這大耳兒,使其同窗公孫瓚與我為敵。殺我胞弟公路在先,后又挑唆孤與孟德相爭,借機使其二弟誅我上將。此仇不報,非為人也。

    既然深恨劉備,心中便有與曹操講和罷兵之意,遂令退軍武陽,連營數十里;一面傳令各軍按兵不動,一面派出數路探馬,前去刺探曹兵動向。

    曹操聞報袁紹退守武陽,知其無復渡河來戰之意,乃使夏侯惇領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師,先回許都。因領諸將上朝,向天子報捷,即在府中大宴眾官。

    酒席宴間,曹操說起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兩役,繪聲繪色,贊嘆不絕。文武將佐凡親眼所見此役者,無有不服關公,惟有夏侯惇帳下老將蔡陽未曾參戰,似信不信。

    曹操笑謂云長:將軍神勇,經此一役天下盡知大名,雖古之惡來、季布不如也。某有一問,請將軍照實答我。他日若為仇敵會于戰陣,公尚可放我今日在坐諸公一馬否?

    眾將聞言,頓時鴉雀無聲,一齊望向關公。

    關公沉吟片刻,起身施禮,鄭重答道:承蒙明公下問,關某不敢不答。若果然如此,張文遠與某向有大恩,兩軍相遇,關某當退避三舍;實不能避,再遇而戰。徐公明亦是關某朋友,關某可擒而釋之,不容相害。其余人等,各憑本事相爭而已,并無其他話說。

    一席話出口,于禁、張繡嘿然不語;張遼、徐晃面現尷尬,徐晃兼且不樂;曹仁、夏侯惇等含怒不發,許禇、樂進若非被荀攸、程昱扯住,早就拔劍而起,揮刀相向。

    蔡陽看了夏侯惇一眼,見主將不予回應,只得一陣冷笑,雙目斜睨關羽。

    曹操哈哈大笑:人言云長心底無私,今日觀之果然,真是快人快語,心口如一。

    又轉頭再問關公:倘若曹某一旦落入君侯之手,卻肯相釋否?

    關公想起當日許田圍獵之事,慨然道:若果有此日,關某盡忠為國,卻是不敢循私。

    曹操復又大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蔡陽忍耐不得,就要發作,卻被賈詡拉住。

    眾人正飲宴間,忽然滿寵進府來報:汝南有黃巾劉辟、龔都作亂,甚是猖獗。曹洪累戰不利,發來告急文書,乞主公遣兵救之。

    關云長說完剛才那一番話,也覺不妥。此時聞聽滿寵之言,遂挺身而起,向曹操請令:量此黃巾遺孽,何足道哉。關某愿請一千精兵,去破汝南賊寇。

    曹操自顏良、文丑被斬,未聞袁紹誅殺劉備消息,早就疑心劉備已離冀州,此時怎肯放關公前去?遂笑道:云長剛建大功,未曾重酬,豈可復勞征進?

    關羽:某是廝殺漢,閑得久了,必生疾病。愿明公俯允,讓關某再次報效朝廷。

    曹操見關公固請,因尋思道:劉備家眷現在許都,倒也不懼你走了。

    于是笑道:便依將軍。傳令點兵兩萬,使于禁、樂進為副將,來日不必再辭。

    關公大喜,謝辭回府,拜見兩位皇嫂,又與貂蟬相見,密議約在汝南相會,安排已定。

    次日卯時,關羽約齊于禁、樂進二將,放炮起兵,引三萬兵馬,殺奔汝南。

    大軍到至汝南,關羽下令:扎住營寨,各自謹守營門,來日攻城。

    于禁、樂進領命,各歸營帳,安排來日戰備。不想于禁當夜巡營之時,拿到兩個細作,不敢自專,命副將押入關公大帳,請主將處置。

    云長本來不以為意,欲命副將審訊,內中一個細作卻忽然說道:二將軍別來無恙乎?

    關羽吃了一驚,抬頭視之,見其非是別人,卻是孫乾。關公急叱退左右,問孫乾道:先生何來?自徐州潰散之后,向在何處?

    孫乾:某自逃難飄泊汝南,幸得劉辟收留,現與主公相會。三將軍翼德也已得見,占據古城,離此百里;桃園三兄弟,只差將軍一人。今聞將軍領軍來伐汝南,主公特令小軍引路,教某為細作,來報將軍。

    關公聽了,雙目淚下,問道:兄長即知我已降曹,引兵來攻,卻因何令先生來見我?他不怕我殺了先生,向曹操獻功么?

    孫乾笑道:是何言也!玄德公怎不相信自家兄弟?前日糜芳前來與主公相會,說起將軍得授朝廷封敕,因斬顏良、誅文丑之功,升爵漢壽亭侯。本來我等也曾嘆息二將軍降曹,不料主公大怒,掌擊糜芳面頰,謂“我二弟非變節之人,有再言關公降曹者,無論親疏,定當誅之”。主公又言,“只因有我二位夫人連累,使我二弟寄人籬下,委屈求全,此皆是劉備之過,來日相見定當陪罪,務求二弟原諒,方得安心”。將軍休得三心二意。

    關公聽罷,百感交集,淚如雨下:既然如此,那就辛苦先生,先去古城見我三弟翼德,令于五日后密至上蔡北門外小和村,與我師妹貂蟬相會,迎接二位皇嫂便了。

    孫乾:二位皇嫂不在許都,卻因何到了上蔡,又如何與貂蟬同行?

    關羽:先生不必多問,到時便知。本來是我親去迎接,因恐驚動于禁、樂進二將,今有三弟代勞,可謂妙極。你再去稟報我兄玄德,可使劉辟先棄汝南,亦去古城會合。我占領汝南之后,則與于禁、樂進班師回歸許都,設官管理此地。你等再復回軍,占據汝南便了。

    孫乾見關公莫測高深,也不及多問,只是一一允諾。及聞關羽還要復歸許都,不由問道:君侯且住。我等復占汝南,你卻引兵回許都,則又如何兄弟君臣相會?

    關羽:只要二位皇嫂安然離去,關某匹馬單刀,何時不能離開許都?大丈夫來去明白,某即受朝廷之職,則不告而去,謂之逃矣。某此次歸朝,必先安排二位皇嫂離都,然后當面拜別天子,再來與兄長及三弟相會。

    孫乾:喏,但憑君侯自行安排。

    關公囑畢,當即便以巡哨為名,將孫乾及其隨從送出曹營,目送二人直奔古城而去。

    歇兵三日之后,關公引兵出馬,與汝南守將龔都對壘。樂進請命沖陣,關公不應,親自提刀臨陣,對龔都喝道:爾等不服王化,何故背反朝廷?

    龔都回罵道:你自己就是背主之人,有何面目責我?

    關公大怒,一刀劈下,龔都頭盔落地,回馬便逃。于禁、樂進驅軍掩殺,龔都全軍潰敗,軍士四散去了。

    云長三人奪了汝南,安民已畢,班師回歸許都。

    鏡頭轉換,京城許都。曹操出郭迎接,賞勞軍士。

    云長回家,見府中僅有仆從侍女,二嫂與貂蟬卻都不見,已知就里,不由以手加額,暗地感佩:師妹貂蟬妙術驚人,不動聲色便將二嫂帶出許都,曹操及滿寵卻絲毫不知。

    思之半晌,剛在廳堂坐定,門外來報:張文遠將軍求見。

    關羽吩咐請入,親自迎至階下。張遼穿廊而入,舉手賀道:弟聞云長兄在陣上得知玄德公音信,真是萬千之喜,故此特來道賀。

    關公將張遼讓到廳中敘座,令人奉茶:雖知故主現在,但未得一見,何喜之有!

    張遼:兄與玄德公之交,比弟與兄何如?

    關羽:賢弟休怪,恕某直言。我與文遠兄雖是義氣相投,又有師門之誼,但亦止于朋友之交也;我與皇叔玄德,卻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者也,豈可共論?

    張遼聽關公提及師門之誼,隱然有指責自己背主之意,不由心虛膽寒。只得依照曹操之意,問道:未知兄是全忠以留在許都,匡扶漢室社稷,還是全義以投汝南,往從皇叔?

    關公嘆道:今之許都,諸臣只知有曹司空,豈知有漢家天子?某愿盡忠,又忠于何人?且昔日結拜之盟,安肯背之!某斬顏良以解白馬之圍,誅文丑以疏延津之困,已有報于曹公,話符前言而矣。我意已決,來日辭別天子而去,望文遠為我致意曹公。

    張遼聽了關公之言,半晌無語,只得告辭,如實回報。

    曹操聽罷無言,揮手令其退出,獨自一人煩惱。

    張遼剛走,程昱入見:何不趁此召關羽入府,擒而殺之?

    曹操不舍,左右彷徨無計。

    次日平明,關公上朝,見曹操及其心腹不在,遂向獻帝遞了辭書,說明離開許都,前去尋找兄長劉備,共舉義旗,興扶漢室之意。

    獻帝明知其意,也知不可強留,只得勉勵數語,賜酒三杯,令張繡送至殿外。

    關公辭了天子,遂至司空府衙,欲當面拜辭。曹操命懸回避牌于門首,不令相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凯里市| 阿拉善左旗| 鸡东县| 泽普县| 迁西县| 茶陵县| 汉沽区| 铜鼓县| 庆城县| 霍林郭勒市| 澄城县| 大连市| 平邑县| 合山市| 曲麻莱县| 聊城市| 双鸭山市| 开封市| 铁力市| 汽车| 绥中县| 鞍山市| 桃园县| 乾安县| 锡林浩特市| 平阳县| 钟祥市| 齐河县| 高雄市| 甘肃省| 三台县| 淮南市| 乌鲁木齐县| 昌吉市| 芦山县| 仙游县| 绥中县| 岳阳县| 柘荣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