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三集 孔明隱居-《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陶謙聞?wù)f是帝室之胄,又見其氣宇不凡,再說起當年大破黃巾之事,不由倍加欽敬。于是屏退左右,請入內(nèi)室再擺小宴,并令二子出來相見,以叔父之禮事之。

    曹操正在軍中,聞聽帳外大亂,急欲問時,于禁進帳稟報:平原令劉備率領(lǐng)五千兵馬,前來闖營援救徐州。末將一時攔擋不及,被他殺透連營,進入城中去了。

    曹操大怒道:劉備織席販履出身,小小平原縣令,也敢來與我作對!諸將預(yù)備,今日飽食戰(zhàn)飯,來日竭力攻城。

    正商議間,忽有曹仁遣流星哨馬到來,飛報入帳:啟稟主公,天大禍事!

    曹操驚問:有何禍事?

    哨馬報說:陳宮背叛,與呂布襲破兗州,進據(jù)濮陽,眾官紛紛投降。兗州失其大半,止有鄄城、東阿、范縣,被荀彧、程昱死守得全。曹將軍急請主公,回軍往救。

    曹操聞報,大驚失色:兗州有失,使我無家可歸,且腹背受敵,如此危矣!

    眾人無不大驚,面面相覷。謀士郭嘉自座間站起,向前獻策道:荀文若在,三城必然得保不失。主公所慮,恐退兵之時為陶謙所襲,某謂此事不妨。

    曹操:奉孝據(jù)何而言此?

    郭嘉:此事易知。孔融、田楷等此來只為陶謙解困,非欲與主公為敵。那劉備曾在盧植尚書帳下,與主公同破黃巾賊軍,有故舊之交。主公不如賣個人情與他,退軍去復(fù)奪兗州。

    曹操深以為然,即寫書與劉備,說是看在與玄德公當初同滅黃巾、共伐董卓情面上,暫且饒過陶謙及徐州全城百姓,隨即拔寨退兵。

    劉備得書,遞與陶謙,又遍示諸官。于是闔城大喜,皆視劉備為救命菩薩。

    鏡頭閃回,按下劉備,復(fù)說呂布。

    呂布自遭李、郭之亂,率領(lǐng)并州余部逃出武關(guān),先往淮南,來投袁術(shù)。

    袁術(shù)卻怪呂布先助董卓為惡,又助王允殺了董卓,為人最是反覆不定,拒而不納。

    呂布無奈,于是引兵前往冀州,改投河北袁紹。河北時有常山賊首張燕,率領(lǐng)黑山軍造反,部下有萬余精兵、數(shù)千騎軍。河北將領(lǐng)懼之,每戰(zhàn)不勝。

    袁紹聞?wù)f呂布率眾來投,便思借刀殺人,令呂布引領(lǐng)本部人馬,前去討伐張燕。

    呂布欣然領(lǐng)命,于是引眾而往,與張燕黑山軍對陣于青州之北。兩軍對壘,呂布騎赤兔馬,挺方天畫戟,與部將成廉、魏續(xù)等數(shù)十騎,反復(fù)沖擊張燕軍陣,每次都斬將而歸。

    連續(xù)作戰(zhàn)十多天,黑山軍潰散,終致大敗。

    呂布仗恃戰(zhàn)功,向袁紹要求增加部屬軍隊,袁紹不應(yīng),并欲殺之。呂布見狀不安,遂請率本部軍馬返回洛陽,替袁公抵御西涼兵馬。

    袁紹表面應(yīng)允,遂拜呂布領(lǐng)司隸校尉,羈留在營;并令將作連夜鑄印,待次日掛印出征。一面卻暗派大將文丑,率領(lǐng)百名甲士,趁呂布羈留大營,于夜間除之。

    呂布早就看出袁紹殺機,又見以鑄印為由將自己羈留大營,更疑其用心不良,遂派從人在營帳中彈箏,吸引監(jiān)視甲士,自己則從后門悄悄逃出,回到己營,連夜拔寨而去。

    文丑半夜闖入營帳,亂刀將彈箏者砍死在床,引兵而去,卻不知中了李代桃僵之計。

    次日袁紹接到密報,知道呂布已連夜拔營離去,遂喚來文丑,怒斥一番,復(fù)命其率領(lǐng)甲士追殺,卻已來之不及。

    呂布慌慌如漏網(wǎng)之魚,帶領(lǐng)部將離了冀州,便欲逃往河內(nèi),與老友張楊聯(lián)合。忽這一日,途中經(jīng)過陳留,早見太守張邈率弟張超、摯友陳宮,已經(jīng)出廓立候。

    張邈:呂布為人反復(fù),為天下英雄不齒,賢兄命我出城遠接,卻是為何?

    陳宮:今天下分裂,英雄豪杰并起,各懷異志。使君擁有十萬之眾,身處四戰(zhàn)之地,本可按劍雄視天下。今反聽命于曹操,不亦卑哉?今曹操率本州大軍東征,其地空虛;呂布善于作戰(zhàn),英勇無敵,正無立錐之地。某故請使君迎為臂助,進據(jù)兗州,以觀天下形勢。呂布雖好反復(fù),但若引為爪牙,則進可成就千秋霸業(yè),退可縱橫一世也。

    正說話間,呂布引眾趕到。張邈遂與陳宮上前相見,迎入府衙,殷勤款待。呂布大為感動,席間與張邈把臂言歡,發(fā)誓結(jié)好。

    陳宮欲借呂布之力平滅曹操,與故友邊讓報仇,故在席間大贊呂布英雄無敵,并請其兵入兗州,以觀其動靜志向。

    呂布自思空有天下無敵武功,自逃出長安后四處投人不著,無立錐之地存身歇馬;此時陡然從天上掉下一個州郡來,心中如何不喜?于是二話不說,當即應(yīng)諾。

    張邈見呂布同意,遂依陳宮之計,助其軍馬兩萬,并使陳宮為軍師,引呂布乘虛占據(jù)濮陽,相繼攻下兗州所屬郡縣。

    曹仁屢戰(zhàn)呂布,皆不能勝,特此遣使向曹操告急,請急回軍,復(fù)奪兗州諸郡。

    閃回結(jié)束。曹操得了曹仁急報,因此賣個順水人情給劉備,火速從徐州撤兵。

    曹軍日夜兼程趕回兗州,與呂布大戰(zhàn)于濮陽。兩軍對陣,呂布出城列陣,準備迎戰(zhàn)。曹操便令三軍,于陣前大罵“三姓家奴”,盡數(shù)其連誅丁原、董卓惡逆。

    呂布怒發(fā)萬丈,親自躍馬挺戟出陣,率騎兵一舉沖散青州之兵。

    曹軍諸將難抵呂布寶馬鐵戟之猛,一時陣勢大亂,各自四散奔潰。曹操策馬突圍,卻被一桿著火旗桿倒下,燒傷左掌,狼狽逃回本隊,退出三十余里,方才扎住陣腳。

    曹操由此大恨,發(fā)誓必要奪回兗州,殺死呂布。

    此后雙方多次交戰(zhàn),相持百余日,難分勝負。至夏秋之季,時值兗州大旱,又有蝗蟲為害,糧食奇缺,人民易子而食。

    呂布遂將部隊移到山陽駐扎,與曹操暫且休戰(zhàn)。

    鏡頭轉(zhuǎn)換,按下曹呂大戰(zhàn)濮陽,回頭再說徐州。

    陶謙因見劉備一封書信便勸退曹操大軍,不由大喜過望,即請孔融、田楷、關(guān)云長、趙子龍等進城大會,排設(shè)盛宴,水陸畢陳。

    飲宴之間,陶謙盛謝諸位相救之德,并延請劉備上座,拱手對眾人道:諸位聽我一言。老夫年邁,二子不才,皆無安邦定國之能。曹孟德此番雖然退兵而去,爭奈徐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我死之后,其必復(fù)來,且袁術(shù)、劉表等亦皆懷覬覦之心,諒必亦來爭奪。彼時我二子定不堪國家重任,且枉召殺身滅城之禍。玄德公乃是帝室之胄,德廣才高,可領(lǐng)徐州。老夫情愿將印綬相讓,并表奏朝廷,乞閑養(yǎng)病,請在座諸公為我明證。

    座中諸公聽了先是一驚,繼而大喜,盡皆贊嘆:陶使君高風(fēng)亮節(jié),人所不及。

    劉備聽了這一番話,直急得面紅耳赤,起身雙手亂搖:承蒙孔文舉薦舉相求,令劉備來救徐州,是為國家大義,非為私心。今若無端據(jù)而有之,天下人將以劉備為何人哉?此乃陷某于大不義,萬萬不可。且無朝廷明詔,乃屬篡奪之罪,劉備實不敢當。

    陶謙又讓,孔融則微笑不語。

    糜竺從座中起身,向前執(zhí)酒勸道:事急從權(quán),玄德公不必如此。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逆賊李傕、郭汜霸攬朝綱,劉氏宗親罷黜誅殺凈盡。天子詔旨難出國門,豈待敕封公為徐州之牧?大丈夫建功立業(yè),如此良機平生難覓。徐州居天下之中,國殷民富,戶口百萬,精兵十萬之眾,正是龍興之所,但因是四戰(zhàn)之地,故非得其主,而不能守之。劉使君領(lǐng)此數(shù)郡,非惟陶公誠心相讓,亦是天意,不可堅辭。今若使君固執(zhí)不從,倘被那些心懷不臣之輩,諸如呂布、袁術(shù)、曹操等人奪去,則徒令黎民涂炭,悔之莫極矣。

    陳登、孔融聽了糜竺此語,俱各稱善,亦都幫著陶謙勸讓:天予不受,反受其咎。

    無奈劉玄德只管將頭來搖,堅執(zhí)不肯接受。

    陶謙見劉備如此固執(zhí),無奈相求道:曹操雖去,必然還來。玄德公必不肯從,則此間近邑小沛,足可屯軍。就請玄德公暫駐此邑以保徐州,休回平原縣城,何如?

    眾人亦勸:陶公之言是也。玄德不如舍此平原令微官,屯留小沛,以衛(wèi)徐州。

    劉備聞此,這才欣然從之。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暗囑關(guān)張二人勤練師門武藝,以待師命。關(guān)張叉手允諾,三人依依不舍。

    孔融、田楷亦各相別,引軍自回。

    劉備與關(guān)、張三人,則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糜竺隨陶謙送走孔融、田楷、劉備等人,回城后便與陶謙相別,各自還歸己府。

    剛?cè)霃d堂坐定,未及更衣洗沐,只旋踵之間,門人入廳來報:府外有故友來訪。

    糜竺:何處故人?

    門人:說是瑯琊諸葛玄,大車小輛,引眾而來,還有內(nèi)眷相隨。

    糜竺聞?wù)f又驚又喜,遂急回內(nèi)室,換下官服,身著便裝親自迎出。到至府門,見來者果是故友諸葛玄,身后跟著十數(shù)人之多,卻不認識。

    諸葛玄見糜竺親自迎出,急上前施禮:多年不見,賢弟風(fēng)采猶勝往昔,可喜可賀。

    糜竺還禮不迭,上前執(zhí)手叫道:諸葛兄何來?真是久違,想煞愚弟。

    急命大開中門迎客,又請夫人出來,率仆婦將女眷讓進后宅,熱情款待。

    酒過三巡,糜竺又問:聞?wù)f賢兄就任廣陵太守,如何來到徐州?

    諸葛玄:不是廣陵太守,乃是豫章太守也。只因家兄不幸過世,故還家料理喪事,今攜兄長家眷離了泰山,復(fù)還豫章任所,路過徐州。不料卻趕上曹操領(lǐng)兵圍城,被困館驛多日,無可奈何。因忽思及賢弟在此居住,故尋至此,圖謀一會。

    因?qū)⑹纷禹稹⒑噧骸㈥鞍裕叭惰⒘痢⒕灰幌蛎芋媒榻B。少帝及唐妃身世,自然隱瞞不提。

    糜竺聞?wù)f諸葛珪病故,為之嘆息良久,因欲挽留諸葛玄在徐州輔佐陶謙,遂將已留平原劉備及關(guān)張三兄弟駐兵小沛,相助守衛(wèi)徐州之事說了。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諸葛亮聽了糜竺介紹,便借此話題,詳問劉備三兄弟備細。

    糜竺見諸葛亮氣宇不同凡響,儼然有王者氣概,異乎于諸葛瑾和諸葛均,不由暗暗稱奇。當下將劉備三兄弟來歷,備細說了一遍。

    諸葛亮記在心中,隨口贊道:可惜了三位英雄,只因朝廷不明,淪為下僚。

    當夜罷宴,各自歸房休息。諸葛玄心痛兄長之死,兼又一路風(fēng)塵,見了老友一場暴飲,悲喜交加,次日竟然一病不起。由此一行十余人困于糜府,不能起程。

    糜竺命家人盡力服侍,延請名醫(yī)為諸葛玄治病;一面派人前往江東豫章郡,打聽諸葛玄府衙及家眷情狀。

    十余天后,家人快馬返回,報與糜竺:因豫章太守之位久空,卻被朝廷派朱皓取代,已經(jīng)上任月余。諸葛老爺家眷由此也被趕出府衙,回歸舊宅居住,只盼諸葛老爺速歸。

    糜竺聽了,便有些發(fā)呆。諸葛玄當時仰臥內(nèi)室榻上,聞聽此信,急出一身熱汗,勉強掙扎起床,不顧糜竺如何挽留相勸,只是要走。

    糜竺無可奈何,只得準備川資厚贈,并帶足藥餌,以備路上使用。由是率領(lǐng)闔家老少,將諸葛玄送出府門,眼望其帶病率眾而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利津县| 黔东| 大同市| 临沂市| 仁化县| 雷州市| 灵寿县| 无锡市| 海门市| 铅山县| 宁城县| 印江| 唐河县| 舞钢市| 黎城县| 黔南| 上虞市| 永济市| 兴义市| 遂平县| 视频| 高淳县| 韶关市| 西和县| 安阳市| 绥江县| 三门县| 广宁县| 吕梁市| 驻马店市| 平罗县| 溆浦县| 新晃| 长海县| 安丘市| 奉节县| 临颍县| 城固县| 黔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