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集 董卓進京-《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盧植:孟德來得正好,速命你軍,撲滅大火。

    曹操:遵命。

    盧植復又回頭,看見河南中部掾閔貢在側(cè),遂道:我分一半衛(wèi)兵與你,速去追襲張讓、段珪等賊,尋覓天子還朝。

    閔貢:得令。

    當即奉命,引兵追出城去。

    胡車兒、臧霸此時剛剛趕到宮闕,聽盧尚書說到不見了少帝劉辯,二人吃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互使一個眼色,趁亂裹入閔貢隊伍,一齊出城,前去尋找少帝。

    張讓、段珪劫擁著少帝劉辯及陳留王劉協(xié),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

    二更時分,只聽后面喊聲大舉,閔貢率領(lǐng)人馬趕至,揚聲大呼:劫駕逆賊休走!

    張讓大驚,急令隨身禁軍迎戰(zhàn),兩下里殺作一處,混成一團,不辨彼此。胡車兒和臧霸兩桿槍沖入陣伍之中,片刻間殺得人仰馬翻。

    胡車兒救主心切,如潑風一般殺入陣伍之中。將要沖到帝駕車仗之前,一眼看到張讓,不由怒火萬丈,催馬提槍前沖,無人能擋。

    張讓見事緊急,怕遭擒不免受辱,遂跳下車來,轉(zhuǎn)身投河而死。

    胡車兒殺散車旁護從,掀開車簾看時,見車內(nèi)只遺下帝服與王服兩套,扔在榻上,少帝與陳留王卻無蹤跡。不由叫一聲苦,不知高低。

    臧霸飛馬已至,問道:皇帝何在?

    胡車兒未及回答,閔貢策馬而至。因見車旁草叢中蹲著兩個車夫,抖作一團,遂以手中馬鞭敲打左首車夫頭頂,問道:皇帝和陳留王安在?

    那車夫抖得愈加厲害,隨手指道:被段珪帶人,劫持往東去了。

    閔貢聽了更不怠慢,急忙帶兵去趕。

    胡車兒和臧霸正要隨閔貢去追,卻被那車夫立起身來,一把拉住胡車兒轡頭,低聲道:師兄,哪里去?

    胡車兒聞言大喜,于星光下仔細看時,見那車夫不是少帝劉辯,卻是哪個?

    劉辯屈身將另一車夫拉起,對胡車兒說道:此乃朕弟陳留王劉協(xié)。方才你等與張讓、段珪對敵之時,我恐被賊人當作人質(zhì),便與車夫換了衣服,放他們逃生去了。你們二人來了,這就好了。哪里也不要去,只在車前護衛(wèi),等候援軍前來迎駕即可。

    說畢,與陳留王重歸車內(nèi),再次換上帝王衣冠,正襟危坐。

    臧霸:換衣脫困,陛下機智人所不及。卻為何又對閔貢謊稱,自己被段珪劫去?

    劉辯:段珪那奸賊罪惡盈天,豈能不逐而殲之?朕若顯露身份,閔貢一時難辨真?zhèn)危ㄒP問。稍作耽擱,段賊必然漏網(wǎng),再難緝索。

    臧霸恍然大悟,暗自敬服。

    閔貢一路向東追趕,不上十余里路程,果然趕上段珪,因問:天子何在?

    段珪:咱家不知。你若饒我性命,便帶你去尋。

    閔貢大怒,一刀將段珪殺了,懸頭于馬項之下,復循來路找尋。此時已過五更,天空初現(xiàn)晨曦,竟是亂了一夜。

    忽聽身后呼聲大起,只見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后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數(shù)百人馬,前來迎接車駕。

    閔貢訴說失了少帝和陳留王蹤跡,眾人正驚慌失措間,一騎快馬由西而至。臧霸在馬上大呼道:陛下與陳留王在此,令各位大人前往護駕!

    王允等人大喜,上前迎著車駕,君臣皆哭。

    正待啟程回京,忽聽北邊喊聲大作,一支鐵騎向南疾馳而來,約有三五千兵馬。為首者乃是并州刺史丁原,身后左右兩員大將夾護,正是行軍主薄呂布和參事張遼。

    丁原高叫:前面可是皇帝陛下?臣并州刺史丁原,前來勤王護駕!”

    司徒王允和太尉楊彪見了,心中大定,令丁原下馬見駕。丁原伏地拜倒,陳留王好言撫慰,命其先使人將段珪首級往京師號令,同時簇擁少帝還京。

    畫外音:經(jīng)此一役,十常侍之亂方告平定。先是有洛陽小兒在城內(nèi)傳唱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至此果應其讖。

    當下車駕返京,前行不到數(shù)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又有一枝人馬到來。王允等不知何處兵馬,不由相顧失色。

    袁紹奮勇驟馬而出,高聲喝問:來者何人?

    繡旗影里一將飛出,厲聲問道:天子何在?

    袁紹、曹操等聽其問得無禮,俱各驚怒。丁原卻已認出,來者正是西涼刺史董卓。

    呂布見狀不忿,哼了一聲,一催坐騎,便要上前放對。

    丁原急制止道:休得莽撞。來者乃是涼刺史董大人,你我權(quán)且忍耐則個。

    呂布聞?wù)f對面來者便是西涼刺史,甚感驚奇,遂按住轡頭,冷眼旁觀,看他怎地。

    眾人不知董卓來意,齊看劉辯臉色。少帝不知國舅何進檄召天下各鎮(zhèn)諸侯進京之事,此時陡然見到西涼人馬到來,一時沉吟不語,暗自思索對策。

    陳留王劉協(xié)此時年方九歲,因見周圍有許多軍馬護駕,不由膽氣頗壯,想要在皇兄面前顯示一番,遂勒馬向前,向董卓喝叱道:對面來者何人?敢在圣駕面前大呼小叫!

    董卓眼見陳留王區(qū)區(qū)稚齡少兒,但語氣頗為豪壯,不由一怔,順口答道:我乃西涼刺史董卓,奉大將軍檄命,特來保駕。

    劉協(xié)高聲斥道: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董卓不料眼前小兒竟有如此氣魄,料是親王貴胄,又見丁原與諸大臣圍護車駕,不由收了氣焰,慌忙下馬拜于道左,山呼萬歲。

    陳留王唬住董桌,心中大定,遂又以善言撫慰:西涼刺史千里勤王,是個功臣。

    董卓暗暗驚奇,就車前拜叩少帝,并奉酒食。

    少帝略加撫慰,詔命護駕還宮。董卓領(lǐng)旨上馬,令西涼兵前導,并州兵馬合后,簇擁車駕回歸洛陽。丁原縱馬前來拜見,董卓哼了一聲,洋洋不睬。

    丁原身后呂布和張遼均各大怒,但因當著天子之面,只得隱忍不發(fā)。

    少帝劉辯當日還宮,見了何太后,母子劫后余生如夢初醒,俱各抱頭痛哭。

    太后詔令撲滅余火,檢點宮中,卻不見了傳國玉璽,并許多庫中珍寶,俱化為灰燼。

    少帝憐念兄弟劉協(xié),怕母親因國舅之死而忌恨董后,又因忌恨董后轉(zhuǎn)而欲殺陳留王,故將劉協(xié)留在自己身側(cè),不使其離開半步,并秘令胡車兒和臧霸暗地保護。

    胡、臧二人領(lǐng)旨,應諾而去。

    少帝心知董卓、丁原等諸侯在京,久必釀成大亂,又請?zhí)笤t命擢升袁紹為都尉,曹操副之,統(tǒng)領(lǐng)八尉禁軍,以衛(wèi)內(nèi)宮。

    太后心恨少帝庇護陳留王,更恨袁紹和曹操殺害親弟何苗,遂堅執(zhí)不準少帝所請。如此以來,西園八尉便即群龍無首,各自為政,亂成一團。

    董卓雖屯兵城外,但每日帶其數(shù)千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京都百姓俱都惶惶不安。董卓為顯示自身威儀,且欲觀察百官反應,每于下朝之際帶領(lǐng)兵弁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后軍校尉鮑信見董卓日益跋扈,遂向袁紹及司徒王允進言,宜早日定計,除去董卓。

    袁紹及王允二人未得太后旨意,皆說不可輕動,宜多加安撫為上。鮑信一怒之下,自引本部軍兵出京,徑投泰山去了。

    次日早朝,何太后照例垂簾主政,詔命封賞平亂諸臣,拜董卓大司空、前將軍、鰲鄉(xiāng)侯,總領(lǐng)京城禁軍及本部西涼兵馬;并州刺史丁原加封執(zhí)金吾,卻無兵權(quán)。

    丁原大失所望,本欲自回并州,卻又戀戀不舍,于是駐兵城外,心下猶疑不定。

    呂布看出丁原心思,進帳諫道:那董卓雖然跋扈,手下不過三千兵馬。京中禁軍除后軍校尉鮑信出走,其余尚有近兩萬兵馬,都在曹操及袁紹、袁術(shù)兄弟手中。那曹操及二袁本與董卓不和,明公若與其聯(lián)手共除董賊,何愁大事不成!

    丁原沉吟道:我欲除董卓久矣。奈何我與袁家兄弟及曹操并無交情,如謀不成,反遭其害。不如遣張遼且回并州,令張楊盡發(fā)并州兵馬前來,與董卓并力死戰(zhàn)!

    即令張遼連夜趕回并州,調(diào)兵前來。張遼得令,飛馬出營而去。

    呂布見丁原不納自己計策,又走了膀臂張文遠,暗自回營氣惱。

    董卓雖然表面跋扈,但自思營中只有三千人馬,遠非西園八尉敵手,因此忐忑不安。

    謀士李儒獻計:大人何不行疑兵之計,以震懾百官群僚?

    董卓:何為疑兵之計?

    李儒:可令將部下人馬分為兩班,輪番于夜間悄悄出城,次日卻列隊自西門而入,擂鼓穿城而過,又自東門而出。如此十數(shù)次,則有數(shù)萬大軍之狀,豈誰不懼?

    董卓大喜,便令部下李傕、郭汜諸將,照計而行。

    如此十余日后,滿朝文武見西涼軍馬絡(luò)繹不絕入城,皆都大驚失色,也不知董卓到底還有多少人馬在城外。袁紹、曹操等西園七尉,也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李儒見朝廷諸將不敢稍動,即勸董卓以何太后所賜兵符,令張濟、樊稠持至西園尉,收攬七尉兵權(quán)。那西園七尉群龍無首,見了兵符即降,毫不費力。

    少帝此時未及過問禁軍之事,胡車兒和臧霸又只在內(nèi)宮應值,一心保護少帝和陳留王安危,對宮外諸般變故,自是一無所知。

    董卓得了西園之兵,隨后又將禁軍編入麾下,登時兵強馬壯,放眼京師中再無敵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台安县| 斗六市| 兴和县| 康马县| 宁津县| 定襄县| 吉首市| 木里| 淅川县| 澜沧| 诸暨市| 龙山县| 田阳县| 洛宁县| 孟连| 乐都县| 阿巴嘎旗| 台前县| 赣州市| 莆田市| 宜昌市| 班戈县| 陈巴尔虎旗| 威信县| 英吉沙县| 扎兰屯市| 库伦旗| 镇安县| 乌海市| 兴仁县| 遂平县| 大石桥市| 博客| 雷波县| 章丘市| 七台河市| 澳门| 柘城县| 兴宁市|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