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一集 割據巴蜀-《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戈壁荒漠,橫尸遍野。

    大散關一戰,延岑部下諸將因為皆無戰心,一戰而敗。延岑萬般無奈,只得放下尊嚴,懸印自縛,來到敵營,再向漢中王劉嘉投降。

    劉嘉雖然心中惱恨,但為壯大自己力量,也只得再次收編延岑,恕其前罪。于是劉嘉、李寶、延岑再次握手言好,合兵一處,軍威大振。

    哨馬來報:赤眉軍將領廖湛,率十八萬大軍進犯陳倉谷口!

    劉嘉:時已至此,只得背水一戰,以求生路。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李寶、延岑:愿聽大王將令!

    于是三人率部死戰,共抗來敵。延岑正面迎戰,一刀斬殺廖湛;劉嘉與李寶分攻左右,十八萬赤眉軍頓時化作煙塵,全軍盡沒。

    劉嘉獲勝,于是親自駐守大散關,命李寶、延岑進駐右扶風,屯扎杜陵。

    字幕:建武二年九月,草長馬肥,秋高氣爽。

    赤眉軍左大司馬逄安率領十余萬人,來攻延岑,在杜陵發生激戰。延岑不曾防備,又兼寡不敵眾,故而大敗,數萬士兵戰死,只得收拾散卒退走。

    李寶突圍不成,被迫投降逄安,但密派人持書離營,告訴延岑回軍再戰,己做內應。

    延岑接到密書,回軍再戰。逄安帶領本部人馬出擊,命李寶守營。

    當天激戰一日,不分勝負。逄安戰疲回營,見營中盡樹白旗,已被李寶所奪。部下將士見此大亂,奪路四散而走。延岑趁勢在后追擊,逄安大敗,僅與數千人退回長安。

    延岑兩次擊敗赤眉軍,由此軍威大震,關中各割據勢力紛紛依附。延岑欲將關中據為已有,于是再次背叛劉嘉,率領本部人馬入據藍田,自立門戶。

    為控制關中三輔,延岑又率漢中流民軍主力占據藍田,由是大肆招兵封官,將張邯、公孫守、呂鮪、角閎、駱延、汝章等都招至麾下,任命各地官員。

    諸將:臣等謝恩,愿受主公支派,萬死不辭。

    延岑:既是如此,諸將聽我將令。王歆占據下邽,芳丹占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角閎據汧縣,駱延據盩厔,任良據鄠縣,汝章據槐里,各部互為犄角之勢。

    諸將:喏,末將遵命!

    畫外音:至此,除弘農郡外,整個關中三輔地區都被延岑所控制。張邯、公孫守、呂鮪、角閎、駱延、任良、汝章諸降將皆都自稱將軍,時常相互攻擊,荼毒一方。

    延岑自藍田一戰擊敗鄧禹,由此信心大增,便欲與光武帝爭奪天下。為打通東進道路,遂聯合張邯、任良等,與屯駐上林苑漢征西大將軍馮異對陣交鋒。

    雙方一場大戰,延岑被漢軍擊破,原歸附諸將又紛紛轉降馮異。延岑派兵攻取析縣,以保退路,馮異根本不予其喘息機會,繼派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于匡,乘勝進攻。延岑再次大敗,部將蘇臣等八千余人投降馮異。

    延岑后路已斷,只得東出武關,退入南陽郡內。因得到穰縣人杜弘接應,連陷數縣,又召集流民軍殘部,勢力復振。

    消息傳到洛陽,光武帝劉秀聞報大怒:南陽乃我龍興之地,豈能容其猖獗?

    諸將:陛下,我等請令南下討賊。

    劉秀:大將耿弇何在!

    耿弇:臣在。

    劉秀:命你率軍五萬,到南陽郡圍剿賊軍,務必擒拿延岑來見。

    耿弇:為臣遵命!

    于是祭旗誓師,率軍南征。建武三年六月,耿弇軍至南陽郡穰縣,與延岑兩陣對圓。耿弇親率精銳騎兵沖入對方陣內,當即將敵陣沖得七零八落,斬首三千多人,獲得大勝。

    延岑一戰而敗,部下五千余眾倒戈降漢,杜弘也降。延岑見勢不好,只帶數名親信沖出重圍,一路向南狂奔,竄入荊州南郡,歸順黎丘楚黎王秦豐。

    秦豐準納其降,非但不因其屢敗予以鄙視,反而以親女配之。

    延岑:蒙岳父如此厚待,小婿敢不竭盡全力,拼死報效!

    秦豐:勝敗乃軍家常事,賢婿不必氣餒,待我與你報仇,復奪舊地便是。今命你率領本部軍馬,駐扎鄧縣東陽聚,協助東陽守將張成,防御漢軍南下。你可愿意?

    延岑:小婿愿往。

    秦豐:大將蔡宏何在?

    蔡宏:末將在。

    秦豐:命你率領一軍守衛鄧縣,與張成、延岑互為犄角之勢,御敵漢軍,不得有誤。

    蔡宏:末將遵命!

    張成、延岑、蔡宏領命,各至衛所,剛剛安排已畢,只見北面塵頭大起,漢軍已至。

    哨馬入報:今有漢將岑彭、傅俊、臧宮、劉宏,率領漢軍已至,兵臨城下。

    延岑:傳令諸將,堅守營壘,不許出戰,違令者斬!

    命令既下,三軍凜遵,嬰城固守,不敢懈怠。漢軍到至城下,雙方對峙數月,互有勝負。只因鄧縣城高池深,漢軍屢攻不下。

    光武帝在洛陽聞報,復遣大將朱祐、祭遵,領兵南下支援。

    字幕:朱祐,字仲先,南陽郡宛縣人;祭遵,字弟孫,潁川潁陽人。皆為東漢中興名將,位列云臺二十八將之一。

    朱祐與祭遵引軍南下,一路奮勇作戰,勢如破竹,相繼攻克鄧縣、東陽。

    延岑、張成率軍突圍,朱祐、祭遵率軍追剿,在鄧縣城外再次展開大戰。

    數合之后,張成陣亡,部下潰不成軍。延岑再次南逃,直奔黎丘。

    朱祐于是連下陰縣、酂縣、筑陽三城,漢軍由此蕩平南陽郡。

    捷報傳至洛陽,劉秀大喜,遂下詔旨:命征南大將軍岑彭為主將,積弩將軍傅俊、騎都尉臧宮、劉宏三人為副將,率大軍三萬繼續南征,必要平定荊楚之地。

    岑彭奉旨,揮兵南下,用調虎離山之計偷渡沔水,攻占阿頭山,撕開秦豐防御體系;又令士兵在山谷中伐木開道,直取黎丘。

    鏡頭轉換,朱祐、祭遵所率部攻至宜城。

    哨馬飛報宜城守將趙京:將軍,大事不妙,漢軍已兵臨城下。

    趙京:前有鄧縣相隔,漢軍因何飛渡至此?

    哨馬:將軍不知,鄧縣被圍數月,終至失守,張成戰死,延岑率領殘部南逃。漢軍繼而奪取陰縣、酂縣、筑陽三城,因此直至宜城來也。

    趙京:南陽全境失陷,我小小宜城如何拒敵?不如投降,以保滿城軍民。

    說話之間,漢軍已至,包圍四門。趙京二話不說,于是舉城出降,納印繳械。

    朱祐:趙將軍深明大義,某定上奏天子,開釋將軍之罪,并賞獻城大功。

    趙京:多謝將軍厚義,某愿為漢軍先導,南下圍攻黎丘,以報漢帝。

    朱祐:既是如此,有勞將軍。

    鏡頭轉換,岑彭大軍一路南下,來圍黎丘。

    夷陵田戎率軍來援秦豐,激戰數月,最終不敵岑彭,率軍敗回夷陵。

    秦豐聞報大驚失色,立即下令蔡宏率領主力,回援黎丘。

    蔡宏領命,收集各地敗散人馬,并楚地各路守軍,南下馳援。到至黎丘城外,只見漢軍依托東山為營,密密麻麻,圍城數層。于是派人趁夜潛入城內,通知主帥援軍已至。

    秦豐聞報甚喜,打發來使出城還報蔡宏,定下內外夾擊,乘夜偷襲之計。

    當夜鼓打三更,秦軍內外齊發,攻向漢營。不料岑彭早就知道有人偷偷進城,因此料敵機先,設下埋伏,做好防備。

    經過一場夜戰,漢軍伏斬蔡宏,城外秦軍先潰。秦豐不知援軍已改,一頭扎入埋伏圈內,亦被岑彭所敗。秦豐拼死突圍,只得率領殘部逃入黎丘城內,堅守不出。

    畫外音:此時黎丘雖然成為孤城,但其北臨襄江,城高池深,防守堅固,而且城中糧草充足。秦豐拼死抵抗,岑彭又攻數月,城不能破。建武四年十一月,光武帝劉秀下令岑彭率軍南下西進,前往夷陵征討田戎,改由朱祐率軍圍困黎丘。

    朱祐領命,揮軍擊破蔡陽,擒殺守將張康,打掉秦豐最后外援。

    十二月二十日,劉秀親臨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為使,持璽書到城下招降。

    此時黎丘城內守軍只剩下數千,糧食亦將吃盡。秦豐拒絕招降,將李由斥罵攆出。

    劉秀憤怒異常,遂命朱祐:盡快破城,對秦豐就地處決,滅其三族!

    朱祐督軍連續猛攻,直到建武五年六月,黎丘困守兩年,終于矢盡糧絕。

    秦豐支撐不住,只好肉袒出城投降。劉秀下令斬首,荊州一路遂平。

    鏡頭閃回,復說延岑。

    黎丘被圍之時,延岑南逃之路被阻,知道秦豐大勢已去,便從鄧縣北上,沿丹江直奔西北,再經南陽郡順陽縣,企圖取道武關,再次竄入關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永登县| 佛教| 古丈县| 德阳市| 永胜县| 青神县| 萨嘎县| 阳江市| 通化市| 环江| 会泽县| 荔浦县| 松滋市| 正蓝旗| 黑水县| 龙海市| 江陵县| 大厂| 秭归县| 时尚| 宁波市| 宕昌县| 宁海县| 越西县| 沈阳市| 陆丰市| 轮台县| 太仓市| 班戈县| 买车| 呼和浩特市| 原平市| 虞城县| 资阳市| 屯门区| 克东县| 曲阜市| 五指山市| 犍为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