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蒙恬拜師-《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鏡頭閃回。戰國接近尾聲,最后一個猛人出場。
此人名叫李牧,與白起、廉頗、王翦并肩齊名。
李牧,趙國嬴姓皇族,柏仁人氏,長期駐守代郡,防備匈奴。如此數年,雖無赫赫戰功,但趙國人馬物資,并無損失。
匈奴人卻認為李牧膽小,不像一個將軍。就連趙國守邊官兵,也認為主將膽小怯戰。
趙王遣使責備,李牧依然如故,亦不作解釋。趙王發怒,由是將其召回,派別將領兵。
此后一年有余,匈奴每來侵犯,趙將就出兵交戰。卻又屢次失利,將士損亡很極多,邊境之民亦無法耕田放牧。
幸好趙王并不糊涂,沒用別人在耳邊呼喚,就自己醒來了。趙王意識到自己是聽信了別人諂言,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只好主動認錯,再請李牧出任邊關大將。
李牧閉門不出,堅持托病固辭。趙王一再派出使節,強命李牧出任邊將。
李牧:大王定要用我,臣依然還似前番閉關不出,王若應允,臣才敢奉命。
趙王:全依卿之所為。只要匈奴打不進來,便是大功。
于是連連答應其請求,并親奉王符,許以便宜行事之權。
李牧來到邊境,一切按照舊章而為。
匈奴此后數年又都一無所獲,但始終認為李牧膽怯。
邊境官兵每天得到賞賜,但覺無可用武之地,皆都請戰。
李牧見軍心可用,知道可以出戰了。就精選戰車一千三百輛,戰馬一萬三千匹,敢于沖鋒陷陣勇士五萬人,善射士兵十萬人,加以訓練,準備決戰。
訓練陣法已畢,遂命邊民引大批牲畜到處放牧,滿山遍野皆是牛羊。此后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命將士佯敗,故意遺棄數千邊民。
單于得之大喜,就親率大批人馬入侵。
李牧以誘兵之計,哄騙匈奴單于親率大軍前來,便即布下奇兵,張網以待。
好大一個陷阱,是被李牧用多年的膽小怯懦作為偽裝,精心布置而成。
匈奴單于與李牧對壘十年,從來不曾經過大戰;匈奴眾騎又都以為趙將膽怯,故此只管放心殺來,并不設備。
真正的惡狼將要捕獲獵物之前,不會先露出尖利的牙齒。李牧先以老弱之軍接戰,稍觸即退,將匈奴大軍引入伏擊圈內;然后精騎突起,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
兩軍相交,趙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鐵騎如雷,利箭似蟥,勢不可當。
從午至夜,半日激戰,大敗匈奴,殺其人馬十余萬眾。趙軍大勝,兵威更壯。
李牧由是趁機進兵,千里奔襲,就勢平滅襜襤,打敗東胡,收降林胡。單于最終棄其部眾,只率十數騎逃跑,遠遁沙漠。此后十多年間,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只此一戰,換來邊境十余年和平安定。李牧用兵,自與師兄白起不同。
李牧由此一戰成名,六國皆懼。
趙孝成王由是將李牧調回朝中,委以相國重任,使其出使秦國,定立盟約。
秦國不敢與李牧為敵,由是與其修好,并歸還趙國質子。
數年之后,趙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繼位。
襄王聽信朝中奸臣讒言,命樂乘代替廉頗大將軍之職,總領全國軍馬。
廉頗乃是戰國末期名將之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當初對藺相如有意見,就當面故意找茬;后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立刻負荊請罪。光風霽月,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如此性格,到老彌甚。
如今見趙王又派人來奪自己兵權,便即想起當年趙括奪走兵權,導致長平慘敗,損失四十余萬人馬的往事。于是一怒之下,非但不交軍權,反而領軍攻擊樂乘。
大家都是鬼谷門弟子,樂乘雖奉趙王之命,也不敢與這位老師兄當面對陣。于是佯作大敗,逃回邯鄲。廉頗自也知道公然抗命的結果,于是帶領本部人馬,投奔魏國而去。
當時田單、趙奢、藺相如等一班名相大將,皆都早已去世,李牧便成為朝中重臣。
秦王嬴政四年,魏國信陵君病逝。趙悼襄王又中秦國離間之計,派李牧進攻燕國,攻下燕國武遂、方城,次年再派將軍龐煖進攻燕國,殺死燕將劇辛。
趙、燕由此結下死仇,秦王自然是躲在樹林之中,掩口吃吃偷笑。
秦王政十二年,趙悼襄王逝世,趙王遷即位。秦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機會。于是趁機伐趙,派大將桓齮為帥,率大軍攻取趙國平陽、武城,并殺趙將扈輒于武遂。
十四年,桓齮率軍東出上黨,越過太行山口,自北路深入趙國后方。先攻占赤麗、宜安,然后直向邯鄲進軍。
趙王遷急從代郡雁門調回李牧,命為大將軍,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師。
閃回結束。秦趙大戰,再次拉開帷幕。
本次大戰,是在李牧與桓齮之間展開。一個是以膽小怯懦聲聞于業界,一個是以善戰無敵揚名于天下。似乎未曾交鋒,勝負已定。
李牧聞說國都邯鄲危急,此番行動非但不慢,而是迅若狂風。乃率邊防軍主力南還,與邯鄲所發趙軍會合,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
趙軍主將扈輒已死,李牧自副將手中接過大將軍印,即刻升帳聚將,與部將計議:
秦軍遠來,利于速戰;我守國土,利于持久。桓齮新任大將,連續獲勝,自是目中無人;兵卒驕橫,士氣亦正在高漲。我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不如筑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則必能一舉而勝,雪我平陽戰敗前恥。
代郡隨來諸將自然皆知主帥用兵之能,于是一齊聲諾,就此嚴壁固壘,拒不出戰。而邯鄲部隊諸將卻是面面相覷,暗道:果然是小膽將軍,名不虛傳!
秦帥桓齮見趙軍固壘不戰,亦命擂鼓聚將,與眾將說道:昔日廉頗以堅壘拒我大將王龁,今李牧亦用此計。我軍遠出,軍糧未足,不利持久,必須速戰!來日本帥親率主力,佯攻肥下,誘使趙軍往援;爾諸將則分別埋伏彼軍去路兩側,俟其脫離營壘,將其一舉殲滅。
眾將:喏!我等遵命。
安排已畢,來日照計施行。
李牧早已洞悉敵情,不為所動,嚴禁出兵。
大將趙蔥著急,建議出兵救援肥下,言辭激烈。
李牧笑道:桓齮亦是善用兵者。但此乃孫臏當年引誘龐涓之計,豈能瞞我?敵攻我救,是致于他人,乃為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營中留守兵力必然薄弱;又我多日采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于戒備。我不趁其虛而搗之,反隨其調動我軍耶?
趙蔥聽罷,豁然開朗,施禮拜服。
李牧遂連夜點將出兵,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其輜重。
戰役將畢,李牧故意命將數百敵兵放出,使其逃至肥下報信;又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正面阻敵,復將主力配置于兩翼,以逸待勞。
桓齮正在攻打肥下,聞報老營有失,果然星夜來救,輕騎疾馳而至。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相交,李牧立即指揮兩翼實施鉗攻。
經過激烈戰斗,大破秦軍,殺其過半。桓齮率引殘軍,逃回上黨。
李牧因此戰功,被趙王封為武安君。將星升起,光芒萬丈。
光芒西移,照亮西域天空。
當此秦趙大戰之前,佛教初入中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令西域沙門僧釋利房等人,攜帶佛祖真身舍利,到達中國周原美陽城。
眾僧露宿于野,夜幕之中,突見一個長者緩步而來,周身透亮,光照萬方。
眾僧視之,見來者竟是已逝世尊釋迦牟尼,由是五體投地,向其頂禮膜拜。
眾人拜罷,釋迦牟尼忽然消逝,卻見釋利房面前凸起一座圣冢。
由是眾人商定,將佛舍利埋入圣冢,然后再進咸陽,面見秦王。嬴政聞言不信,將其僧眾以胡教妖人名義打入地牢。許久之后,眾胡僧方得獲釋。
此是佛教東來最初記載。萬里徒步旅游,在東土不得其門而入,鎩羽而歸。
桓齮兵敗,因懼秦王降罪,由是不敢還國。
遂還復本名樊於期,引殘部叛逃至燕國,來投燕王。燕王早聞樊於期乃當世名將,由是大喜,便拜其為上將軍,留于本國重用。
數萬大軍在外慘敗,又忽然人間蒸發,秦王自然不能不聞不問。經過月余偵緝調查,斥侯報至秦都咸陽:燕國收留我國敗殘兵馬,并拜領軍主將樊於期為其國上將!
秦王聞之大奇,乃問群臣道:此樊於期何人?怎地如此耳熟?
話猶未了,階下一人排班而出,乃是廷尉李斯,上前奏道:大王不知,此樊於期便是我前朝舊將,今日引兵攻趙主帥,敗于李牧手下之桓齮也。
秦王大驚:賢卿怎知是他?
李斯奏道:因大王命微臣主管舉國文武百官秘檔,臣故知之。且也是昨日才知。
秦王:賢卿請道其詳。
李斯:其間大有隱情,不可使他人知者。
秦王心知必是秘情重事,乃命群臣及侍從皆都下殿侍候,只留李斯,命其詳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海门市|
洛扎县|
剑阁县|
含山县|
霍林郭勒市|
和林格尔县|
资溪县|
泾阳县|
晋中市|
新田县|
葫芦岛市|
邛崃市|
肃南|
慈溪市|
凤台县|
紫金县|
沐川县|
吉首市|
精河县|
休宁县|
阜新市|
利辛县|
抚松县|
南陵县|
柳林县|
十堰市|
厦门市|
呼图壁县|
五家渠市|
东阿县|
绍兴市|
奈曼旗|
万盛区|
鱼台县|
宁阳县|
图木舒克市|
桂林市|
林甸县|
阿克苏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