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六集 單車四國-《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顏回聞言,瞪目不答。子路自以為智,見戲弄顏回如此,不由哈哈大笑。上岸之后,子路還至營帳,將此事當作笑話,說與眾師兄弟聽,借以取樂。

    孔子在帳內(nèi)聽到事情始末,因而出帳,向眾弟子說道: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子貢能言善辯,也自謂不敢與顏回相比。見老師如此評論,立刻答道:夫子之言是也。弟子何敢與顏回師兄相比?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孔子聞此點頭,贊嘆道: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顏回喟然嘆道:弟子焉敢與夫子并論?

    子貢:師兄既如此說,則視夫子為何?

    顏回: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孔子離衛(wèi)去陳,途經(jīng)匡地遭困。當時顏回留在族弟顏濁鄒家中,衛(wèi)靈公聽從蘧伯玉勸諫,便請顏回離城追趕,懇請孔子回轉衛(wèi)都帝丘。

    顏回到至匡野,孔子見而大喜,十分動情,竟至落淚。

    孔子:吾以為汝陷于城中,早已死矣!

    顏回: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餓于陳、蔡,絕食七日,子貢費盡周折,購米一石,孔子命顏回為炊。顏回煮粥之時,見有墻上灰塵掉進飯中,于是將泥塊取出,不舍丟棄,便即放入口中食之。

    子貢正在井邊打水,正好回頭望見,不由大怒,便跑去向孔子告狀。

    孔子說道:我信顏回乃是仁人,非止一日。你雖親眼看見,其間必有緣故。將其喚來,我替你問之。

    于是子貢跑到殘垣之后,將顏回喚出,齊至孔子面前。

    孔子并不過問偷食之事,只對顏回從容說道:我適才盹睡,夢見先人,概是將要啟發(fā)佑助我等脫困之法。你將米飯盛來,我將祭奠先人。

    顏回再拜道:剛才有灰塵掉進飯里,弟子恐棄而可惜,故將灰塵食之。已蒙塵垢之飯,不可再用來祭奠先人矣。

    子貢聞此,不由大慚,低頭無語。

    孔子道:既如此,便將飯端來,我等食之。

    顏回奉命而出。孔子環(huán)顧眾弟子道:我相信顏回之仁,非從今日始也。

    魯哀公十一年,顏回三十八歲,孔子六十八歲。

    魯季康子派使臣公華、公賓、公林,赍禮至衛(wèi),迎接孔子一行歸國。顏回跟隨孔子周游列國長達十四年,重歸魯國故居陋巷,開始設壇講學。

    畫外音:顏回作為孔門弟子之冠,當時欲求其為師者極多,常有頗具名望及地位者向其請教。顏回講學所用教材,不外六經(jīng),但對《易》經(jīng)最為精研,見解獨到,講解深透。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將周游列國時所獲不同古籍互作參證,去偽存真。特別是在整理《易》經(jīng)之時,顏回嘔心瀝血,終致勞累而死。孔子復以顏回整理為基,又經(jīng)韋編三絕,才給后世留下一部完整《易經(jīng)》。因此大功,顏子故被后世稱為“復圣”。

    公元前487年,周敬王三十三年,魯哀公八年。

    是年三月,吳伐魯。孔門弟子有若參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終致吳師敗績,退還姑蘇。

    同年,宋景公擒俘曹侯伯陽及公孫彊,并殺之,曹國滅亡,存國五百六十年。

    畫外音:周武王克商,封文王六子振鐸于曹,與魯國共守王朝東土,建都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定陶)。更與晉、魯、衛(wèi)、蔡等國,同列十二諸侯。曹國之域襟帶河濟,扼控魯宋,居于中原要沖,時稱天下之中,是諸侯各國往來必經(jīng)之地。城濮之戰(zhàn)后,曹國親附于晉,與宋國交惡。曹伯陽繼位,常侵宋境,便致宋景公怒,因而滅曹。其后裔便多以故國為姓,稱為曹氏。曹叔振鐸即為曹姓始祖,其后有漢相曹參,即其后裔。

    與此同年,吳王夫差再次伐齊。

    伐齊之前,先筑邗城(今江蘇揚州)于江北,又開邗溝聯(lián)結江淮,用以通糧運兵。然后與魯國聯(lián)手大舉伐齊,于艾陵(今山東泰安)大敗齊兵,殲滅齊軍十萬。

    齊悼公遣使求和,吳王從之。魯國因而大懼,遂向齊國請和,并將邾隱公釋放歸國,使其繼續(xù)為君。邾隱公回國復位,但是惡習不改,仍舊昏庸無道。

    吳王伐齊獲勝,便于齊境扎營,大宴隨征諸將,犒賞三軍。當時越王勾踐為討好夫差,率軍協(xié)助作戰(zhàn)。并時常隨侍吳王左右,更于宴席之間竭力大獻殷勤,歌功頌德。

    伍子胥看出有詐,私對吳王進諫道:大王攻魯伐齊,稱霸中原,臣非但不阻,反而全力支持。但千里伐國,必除后患,不殺勾踐,臣恐即便勝齊敗魯,我大軍亦無所歸矣。

    吳王聞而不悅。是日晚,繁星隕落如雨,大地震動。

    齊悼公四年,田乞去世,謚號釐子,其子田常襲爵代職,執(zhí)掌齊國之政,是為田成子。田常見齊悼公難以控制,欲為作亂,乃謀于大夫鮑息。

    田常:今吳軍壓境,國君昏暴,無計可施,齊國危矣!子盍不趁此機會圖謀大事,外解吳怨,內(nèi)報家門之仇?子若肯應,某當代子行之。

    鮑息想起父親鮑牧慘死,雖然明知田氏是敵非友,為報悼公,當即允諾。田常于是便趁閱師之際,進鴆酒毒殺悼公,并遣使報與吳王。

    吳王覽其私書道:寡君得罪上國,遂遘暴疾,上天行誅。大王幸賜矜恤,勿隕社稷,齊人愿世世服事上國。

    夫差覽書大喜,乃班師而退,魯師亦歸。田常遂立悼公之子姜壬為君,是為齊簡公。

    吳王夫差勝齊還吳,得意非常,因以姑蘇臺為家,四時隨意出游,與西施弦管相逐,流連忘返。滿朝卿臣,惟太宰伯嚭及大夫王孫雄常侍左右,伍子胥若要求見,往往辭之。

    早有細作報回越國,文種大喜,立刻入見越王。

    文種:大王,翦吳時機至矣!今歲我越國年谷歉收,粟米將貴,君可請貸于吳,以救民饑,此空吳實越之計也。天若棄吳,必許我貸。

    勾踐從之,即命文種以重幣賄賂伯嚭,使其引見吳王。

    文種參見吳王于姑蘇臺,再拜請道:越國地處洿下,水旱不調,今年又逢年谷不登,以至人民饑困。愿乞上國太倉之谷萬石,以救目前之餒;明年谷熟,即當加倍奉償。

    夫差:越王臣服于吳,越民即是吳民也。孤何愛積谷,不肯救之?

    遂命撥谷萬石,使文種裝車押回。

    伍子胥養(yǎng)病在府,聞越使至,遂闖宮上臺,極力諫道:越國無饑,今遣使乞糴,實將空吳之粟。與之并不加親,不與亦未成仇,王不如辭之。

    吳王多日不見伍子胥,忽然相見,想起其對吳國大功,不由溫情脈脈。

    因聞此諫,遂又不以為然:勾踐囚于吾國四載,毫無怨恨之情。代齊時愿為先鋒,常時又貢獻不絕,豈復有背叛之虞?

    伍子胥:臣聞越王早朝晏罷,恤民養(yǎng)士,志在報吳。若說君臣之義,則商湯伐桀,武王伐紂,乃皆非以臣伐其君乎?

    話猶未了,伯嚭從旁冷笑:若依相國之言,則勾踐是為湯武,吾王當比于桀紂耶?越今有貸,明歲加倍償還,無損于吳,而有德于越,何憚而不為也?

    伍員怒道:似你這般奸佞,伍員恥于同事!

    文種借貸吳粟萬石以歸,勾踐即命頒賜國中貧民,百姓無不頌德。

    時光飛逝,轉眼次年秋初。

    越國大熟,文種復來獻計:今既豐收,當先還吳貸。王宜擇精粟,蒸熟而與之;吳人喜愛吾粟飽滿,必用以布種,則其來年顆粒無收,則至饑餒矣。

    越王喜而從之,遂以熟谷還吳,比借貸之數(shù)加倍。

    吳王嘆道:勾踐真信人也。

    又見越谷粗大異常,果然便命國人皆以越谷為種。

    及至來年秋至,舉國絕產(chǎn),顆粒無收。伍子胥見舉國絕產(chǎn),遂再次入見吳王。

    伍員:越人還谷,我以為種,則絕其收,是乃文種毒計,勾踐詭謀,由此可知。可趁此機興兵伐罪,一舉亡越!

    伯嚭接言道:越地肥沃,與我吳國水土有異。又或植法不同,乃致絕收。其還谷之時,豈知我國人皆以為谷種耶?以此問罪,誠恐越王不服,天下諸侯見笑!

    夫差以為有理,再次不聽伍員進諫。

    畫外音:兩國交爭,與黎民何干?文種以蒸熟粟種以害吳人,其計亦謂狠毒之甚。其后自己身死于越王勾踐之手,除勾踐薄情寡義之外,亦非損陰喪德,害人害己?

    越王聞說吳國絕收,軍民陷于饑困,便欲興兵伐吳。

    文種諫道:時未至也。其忠臣伍員尚在,須設計除之,而后舉兵伐國,無往不勝。

    越王然之,遂喚范蠡入內(nèi),責以軍旅,命越盈加強訓練軍士擊刺之術。

    范蠡領諾,又以重金聘請楚人陳音,薦于越王。

    越王:陳音何人?其有何能?

    范蠡:陳音善造弩弓,又射術天下無對。因在楚中殺人避仇,逃亡越地。

    越王當即召見,聘為射師。當廷問道:弓弩之技,何所而始?

    陳音:弩生于弓,弓生于彈。古有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因神乎其技,時人便為之歌曰:斷木續(xù)竹,飛土逐肉。神農(nóng)皇帝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以立威于四方,便生弓箭。有弧父生于楚之荊山,自幼習用弓矢,所射無脫。以其道傳于羿,羿傳于逄蒙,蒙傳于琴氏。琴氏橫弓著臂,施機設樞,加之以力,其名曰弩。琴氏以此傳于楚三侯,楚人由是世以桃弓棘矢,備御鄰國。臣之射技,乃再傳于楚之上將養(yǎng)繇基。

    越王大喜,乃使其授連弩之法于三軍。陳音經(jīng)過千挑萬選,終得善射之士三千,教以三矢連發(fā)絕技,人不能防。比及三月,三千射手盡其巧能。

    陳音授藝之后,便即病死。越王詔命厚葬,其陵名曰陳音山。

    鏡頭轉換,按下越王厲兵秣馬,圖謀報仇,復說齊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介休市| 巩留县| 金华市| 通化县| 康平县| 镇赉县| 昔阳县| 兴和县| 怀来县| 都兰县| 崇阳县| 新沂市| 平安县| 广东省| 二手房| 平利县| 来宾市| 乌审旗| 威远县| 新闻| 宜阳县| 靖边县| 建瓯市| 肥乡县| 安义县| 内江市| 南宁市| 扎囊县| 昌江| 怀化市| 江孜县| 慈利县| 余庆县| 大理市| 青海省| 界首市| 长乐市| 咸宁市| 梅河口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