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九集 孟姜哭夫-《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叔向未敢當場答應,回家稟于母親。叔姬因曾見過夏姬,便對兒子說道:此紅顏禍水也,必敗我家,子其辭之。

    叔向因四弟叔熊之事,深知母親奇能,幡然醒悟,入宮婉辭。未料晉平公堅執不允其請,強迫娶之。叔向歸報母親,叔姬嘆道:天意如此,人不可違。此番又是劫數難逃!

    于是只好答應,叔向便娶夏姬過門。

    晉平公十年,晉、齊再次約盟,羊舌肸受命為使,遍告諸侯。

    次年春,秦國遣使到晉國講和,羊舌肸指定行人子員接待。子朱屢次向叔向自薦,欲代子員接待秦國使節,叔向皆不肯應。

    子朱以為受辱,大怒道:我與子員班爵相同,何以獨黜朱于朝?

    竟拔劍上前,要與叔向比拼。叔向冷笑道:秦晉不和久矣!今日之事,若幸而成盟,晉國賴之。談判不成,則三軍暴骨于野。子員道二國之言時胸懷無私,子好輕諾寡信,視以為常。如此兩國會盟重事,焉可托付無信者?奸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

    因而拂衣拔劍,便欲應戰。眾臣急忙上前相勸,將二人從中拉開。晉平公聽說此事,對師曠道:晉其庶乎將大治耶!諸臣所爭非私,皆為國之大事。

    師曠卻道:非也,臣則恐公室將衰矣。

    卿臣不斗智謀,而拔劍相向,僅憑蠻力以爭;不務德而爭善名,私欲已侈。為卿大夫者,如此任性而為,則公室能無衰卑乎?

    平公聞言,無語以對。

    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

    魯大夫孔氏叔梁紇續娶顏徵在為妻,誕生一子,名孔丘,字仲尼。

    畫外音:孔丘出生,對于華夏文明而言,乃是劃時代里程碑式重大事件。此人其后成為中國史上接受眾生叩拜次數最多者,被稱為千秋圣人,萬代師表。在此前后一百年間,乃是人類文明巨變時期,亦是地球人類意識由感性發展到理性年代。此際大量世界級哲學家、思想家及精神領袖集中出現,并以各自智慧,思索各項人類文明命題。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古印度之釋迦牟尼,古中國之老、孔、墨、莊,古希臘之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鏡頭轉換,齊都臨淄。

    崔杼、慶封以援立齊莊公之功,皆都位列上卿,同執國政。

    齊莊公常造訪二人府第,飲酒作樂,或舞劍射棚,無復君臣、尊卑、上下之別。便如當年陳靈公與寵臣孔寧、儀行父君臣關系,一般無二。

    崔杼妻生二子,長曰崔成,次曰崔疆,而妻子早死。

    齊大夫東郭偃之妹姜姬,貌美無雙。初嫁棠公,生子取名棠無咎。棠公暴亡,崔杼吊喪,見寡婦棠姜姿容甚美,便央求東郭偃從中說合,娶為繼室。

    姜姬改嫁崔府,復生一子,取名崔明。崔杼極其寵愛此子,便許諾姜姬,來日必立崔明為世子,并囑托舅子東郭偃,對此外甥特別照顧。

    齊莊公常入崔府,見姜姬美色悅之,乃厚賂東郭偃牽頭入馬,由此君淫臣妻。

    崔杼漸漸知覺其中蹊蹺,仔細盤問姜姬,得其實情,自此便有謀弒莊公之意。

    周靈王二十二年,晉國發生欒氏之亂,欒盈遣使至齊,請齊國以為外援。齊莊公以為機不可失,爭霸之心復生,便大選車徒,起兵西征。

    乃以王孫揮為將,申鮮虞副之,州綽、邢蒯為先鋒,晏氂為合后,賈舉邴師等隨身扈駕,直往帝丘而來。因先侵衛國,兵圍朝歌,三日取之。

    齊莊公大犒三軍,遂分兵兩路伐晉:命王孫揮率諸將為左軍,取路孟門隘;自率龍虎二爵為右軍,取路共山,約于太行山取齊。邢蒯為先鋒,引軍先發。

    邢蒯領軍進發,疾行一日,是夜露營于共山之下。未料夜半毒蛇入帳,將邢蒯螫咬而死。可嘆一員稀世猛將,竟死于毒蛇之口。

    不一日,左右兩軍俱至太行,復合兵一處。莊公聞說邢蒯橫死,不由嘆息良久。于是下令輿尸回國安葬,當夜設宴款待諸將,兼議襲取絳城,以應欒盈。

    正在此時,忽探馬來報:欒盈敗走曲沃,已被范宣子滅族,晉國之亂平定!

    齊莊公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蒼天不欲齊國復興霸業,吾志不得遂矣!

    遂觀兵于少水,引軍而還。兵過邯鄲,晉大夫趙勝聞之,盡起本邑之兵在后追擊。莊公只道是晉國大舉三軍來追,不敢返身應戰,倉皇奔走,只留國相晏嬰之子晏氂斷后。趙勝率師追及,一戰而敗魯軍,并擒晏氂斬之。

    殘兵敗回,報與莊公,說晏氂戰死。

    齊莊公下淚:伐晉未竟其功,晏氂又死,寡人以何面目,回見晏卿?

    垂頭喪氣還至齊境,猶不肯還入國都,忽然想起一事,轉身對王孫揮道:平陰之役時,莒人欲自后襲我,此仇不可不報!

    乃大搜車乘,就命于城外扎營,激勵眾將,敘表州綽、賈舉等將往日戰功,各賜堅車五乘,名為“五乘之賓”,命為先鋒,領兵伐莒。

    賈舉又向莊公舉薦:臨淄城內有勇士華周、杞梁,殺法驍勇,武藝精熟,可令為將。

    莊公準其所薦,急遣使還至臨淄城內,將二人召來,當夜便令就地宿營。

    次日一早,華周、杞梁隨同使者到營,入帳拜見國君。莊公見二人貌不驚人,頗感失望,便賜以一乘車馬,囑道:二卿可同車以乘,隨軍立功以后,寡人更有重賞。

    華周聞言大怒,忍氣出帳,對杞梁說道:賈舉己為五乘之賓,卻使我二人共乘一車,其辱太甚。不如就此還家,辭而不就,若何?

    杞梁:賢兄休怒。則我二人可以還家收拾軍械為由,回城再做商議。

    華周怒氣不息,勉強應之。于是二人向賈舉告假,說回城內收拾軍械,辭別家人。賈舉不疑他故,欣然從之:二兄速去速回,休誤行期!

    杞梁回城,以其事歸告其母,并說不愿受人輕看,欲拒絕從征之事。

    杞母聞言大怒,厲聲責道:汝生而無義,死而無名,今奉君命,豈可逃乎!

    杞梁喏喏而退,來至華宅,將母親之言述于華周。

    華周聞而自慚:子母乃鄉村之婦,猶曰不忘君命,我為齊之勇士,豈敢忘乎?

    遂不再計較一時榮辱,與杞梁辭別家人,持械出城,共車奉命。

    休兵數日之后,齊莊公留王孫揮統軍屯扎邊境,單用“五乘之賓”為將,命于軍中揀選精銳三千,皆銜枚臥鼓,往襲莒國。

    大軍將發,華周、杞梁出列施禮:我二人初入軍伍,為報主公不棄,自請單車在前。

    齊莊公:許卿所請,且須在意。

    二人奉命登車,剛欲啟行,軍伍中忽有末卒挺身而出,口中叫道:壯哉勇士!某乃無名之卒,臨淄人隰侯重也。愿隨二位將軍為車右,不知尚肯提挈否?

    華周道:既敢恃勇,有何不可?

    隰侯重大喜,向莊公先行軍禮,而后將身一躍,跳上戰車。華周、杞梁、隰侯重三人遂同一乘,上建旗鼓先發,遙遙在前,風馳以進。

    齊師發動,早有細作報入莒國。

    莒侯黎比公聞報齊師將到,遂命眾將緊急布防,并親率甲士三百人,巡警至郊。

    華周驅車而至,見莒軍在前,瞋目大呼道:齊軍到此,誰敢與我決斗?

    叫聲猶如雷鳴,莒兵皆吃一驚。黎比公見其單車無繼,差些失笑,便使甲士圍之。

    黎比公喝道:有能生擒此三將者,孤必重賞!

    華周與杞梁對視,顧謂隰侯重道:子不必出戰,只可擊鼓助威,我二人不死勿休!

    言罷二人下車,各挺長戟,沖入敵軍陣中。兩條大戟掄開,猶如一雙烏龍,遇者輒死,挨上帶傷。未過一頓飯時,莒國三百甲士被殺近百,余者只在遠處吶喊,不敢上前。

    黎比公叫道:二將軍雖勇,豈能敵我數百之眾?棄械投降,分茅裂土,封為大夫!

    華周答道:去國歸敵非忠,受命背之非信。莒國之利,非臣所知!

    杞梁亦答:齊國之士,只可戰死,豈肯降敵!

    二人言畢,奮戟復戰。黎比公見其二人勇不能當,引軍還走,回入莒都,拒城以守。

    華周、杞梁獲勝,復登戰車,與隰侯重正欲追擊,齊莊公大隊已到。

    莊公見滿地皆是莒國將士死尸,知道三將獨戰得勝,大喜道:將軍之勇,真天下罕有。寡人愿分茅裂土,封二位將軍皆為大夫。

    華周答道:主公即立五乘之賓,無我二人之分,是嫌我等不勇;今又以利許之,是污我二人品行。深入多殺,乃為將之本等之事。若齊國之利,非臣所知!

    昂然說罷,乃與杞梁棄車步行,直逼莒都,立至且于門外。

    黎比公站立城頭,見二人獨身來戰,便下令道:眾軍于狹道掘溝炙炭,舉火阻敵!

    一聲令下,城外深溝中炭火高舉,騰騰焰發。華周與杞梁見其溝寬,不能徒步跨越,由是止步。正在為難之際,忽聽背后馬蹄聲響,回頭看時,卻見隰侯重駕車飛馳而至。

    隰侯重停下戰車:我聞古士捐生揚名,今日是也。吾雖不勇,能使二子逾溝。

    乃仗楯下車,縱身入溝,連楯牌伏身于炭火之上,喝道:疾踏我背,越過溝壑!

    華周、杞梁依言踩楯逾溝,回顧隰侯重時,已被燒焦成炭。

    黎比公見二將跨越火溝,心膽俱裂,急召善射弓手百人,伏于城門左右,一齊攢射。

    剎時之間,百矢齊發,二將進退失據,如何躲避?身上皆中數十箭矢,仆倒在地。

    黎比公下令開城,派兵外出查看。只見杞梁咽喉中箭,早已死去;華周雖然渾身是箭,血透征衣,氣猶未絕。莒人遂棄杞梁不理,擒執華周,載歸城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松滋市| 蒙自县| 保德县| 海南省| 陇川县| 黄石市| 舒城县| 叙永县| 榆林市| 昔阳县| 邵阳县| 孟津县| 武义县| 噶尔县| 巍山| 辉南县| 林西县| 汶川县| 河间市| 桐柏县| 兴仁县| 峨眉山市| 洛隆县| 凯里市| 福泉市| 三亚市| 涟水县| 沁源县| 杭州市| 彭泽县| 四子王旗| 汤阴县| 南皮县| 井冈山市| 天台县| 天镇县| 长乐市| 高邑县| 建始县|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