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夏姬亂陳-《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便在此時,宮衛入報:鄭國大夫孔寧、儀行父二人逃亡至此,求見大王。
楚莊王:來得好。令其二人入見。
孔寧、儀行父入帳,參拜莊王,伏地痛哭。
楚莊王:二卿不在陳都,來此何為?又所哭何事?
孔寧:夏徵舒造反弒君,并篡位滅陳。誠請大王主持公道,除賊復國。
楚莊王冷笑:則你君臣三人,共淫人母,便不許其子報復耶!
二人聞罷,臉上變色,伏地稱罪,再不敢言。
楚莊王遂命擂鼓聚將,并集群臣商議,要征陳國,討伐夏徵舒弒君之罪。
楚公族大夫屈巫字子靈,乃屈蕩之子,聞夏姬美貌絕倫,淫心大起,力勸莊王興師伐陳,并自請為先鋒。楚莊王不答,又問令尹孫叔敖意見。
孫叔敖言道:無論其起因如何,弒君篡位,陳罪宜討!
莊王意決,遂親引三軍,命屈巫為先鋒,直奔陳都而來。夏徵舒聞報,自知不敵楚王大軍,且國中人心皆不助己,于是棄城而逃,潛奔封邑株林。
陳大夫轅頗見夏子南已逃,乃與諸臣商議:楚王以討弒君之罪為名來伐,實為我陳國庫藏田土也。
眾臣:此話不錯,絕不可使楚師進城,禍害我國人。
轅頗:若要拒楚師于城外,只可擒執夏徵舒,遣使送至楚營求和,以保全社稷。
眾臣:大夫所言甚是,此為上策。
商議已定,轅頗乃命兒子僑如,統兵前往株林,擒拿徵舒。
然而軍未及發,楚兵已至城下。百姓恐被攻打,開門迎入。
楚莊王整隊入城,下令不準擾民。轅頗至此無計奈何,只好率領陳國百官,迎至城門,齊來參見。楚莊王深加撫慰,即留公子嬰齊引本部軍屯扎城中;復命轅頗父子為前導,自引大軍在后,出城往株林進發,來擒夏徵舒。
因楚軍行動迅速,夏徵叔不及逃走,手到擒來,并其母夏姬,亦被俘捉。
夏姬至楚莊王車前,施展狐媚手段,再拜言道:賤妾命懸大王,倘賜矜宥,愿充婢役。
莊王見夏姬顏色妍麗,心志迷惑,便謂諸將:我欲納之為妃,如何?
諸將面面相覷,皆不答言。屈巫諫道:不可!大王用兵于陳,是明討夏子南弒君之罪,若納夏姬,是貪其色也。討其子而納其母,恐天下不服。且此婦夭子蠻,殺御叔,弒陳侯,戮夏南,出孔、儀,喪陳國,不祥為甚。大王何必因此淫物,斷送楚國霸業?
莊王沉思片刻:子靈之言是也。只是尤物難得,棄之可惜。我聞連尹襄老近日喪偶,家室無主,便將夏姬賜為繼室可也。
于是召襄老至前,以夏姬賜之。襄老意外之喜,連連叩謝。
屈巫本欲留為自用,見賜與襄老,暗暗叫苦:可惜一塊天鵝肉,落在老狗口里!
楚莊王還師陳國,令將夏徵舒押出栗門,處以車裂之刑,以儆天下為臣而弒君者。
車裂夏徵舒已畢,便滅陳國,改設為楚國屬縣,封公子嬰齊為陳公,使守其地。
楚莊王就此班師,并將陳國大夫轅頗等一班臣僚帶回郢都。
時當齊惠公薨,公子無野即位,是為頃公。楚大夫申叔時出使齊國,往行吊舊賀新之禮,還國后行于街衢,便聞楚王滅陳置縣之事。于是上殿面君,先奏聘齊之事,然后上奏。
申叔時:臣自齊國返郢,聞楚郊有人牽牛,取徑于他人之田者;因踐田中禾稼,被田主怒奪其牛,二人訟之于官。縣官問臣此獄怎斷,臣不能答,故請問大王,當如何決斷?
楚莊王:牽牛踐田,固曰有過在先,但所傷未多。田主復奪其牛,太過甚矣!寡人若斷此獄,當薄責牽牛者,使償損禾之價,而使田主還其牛。
申叔時:此乃明斷!大王則何明于斷獄,而昧于斷陳?
楚莊王:此話怎講?
申叔時:夏徵舒有罪,止于弒君,未至亡其國也。王討其弒君之罪足矣,又取其國,此與因傷禾稼而牽人之牛,有何異哉?
楚莊王:卿言善哉,寡人敬諾!
立召陳大夫轅頗上殿,因而問道:陳君太子,現今何在?
轅頗答道:向聞逃往晉國,今不知何在。
楚莊王:陳國內亂,寡人代周天子予以薄懲而已,豈可滅其社稷!今放卿等還陳,可迎太子復國,立之為君。此后宜世世附楚,勿依違南北,有負寡人之德。
轅頗驚喜意外,頓首再拜:大王于陳,猶如生死人而肉白骨,陳國累世不忘大恩!
楚莊王大喜,于是命將轅頗、孔寧、儀行父,及諸陳大夫皆都釋放。又遣使隨同前往,調公子嬰齊還楚。轅頗率諸大夫還陳,嬰齊自回郢都。
陳國諸卿復又至晉,迎太子媯午歸陳,立為國君,是為陳成公。
公元前599年,周定王八年。
定王姬瑜將劉邑封給胞弟姬季子,稱劉康公。
至此姬姓劉國正式建立,康公乃為姬姓劉氏肇姓始祖。
陳成公復國,重整旗鼓,另立朝班。及次年國內復寧,乃正式將陳靈公下葬。此時其尸已臭,面目亦朽不可辨,可謂是君淫臣妻之報。
安葬靈公已畢,百官還于京城,各歸己府。
孔寧白日撞鬼,見夏徵舒挾弓持箭,公然自前門入府,前來索命。直被駭得精神散亂,因得狂疾,自赴池中而死。
其后未久,儀行父夢見陳靈公、孔寧與夏徵舒三人同至己府,來拘自己到陰司對獄。自此亦得暴疾,不期年吐血而卒,臨死前痛苦萬狀,丑態盡出。
公子嬰齊既返楚國,入見莊王,自言因失陳封,別請申、呂之田。
屈巫諫奏道:北方之賦,國家所恃以御晉寇者,不可以充私賞。
莊王以為言之成理,于是乃止。其后申叔時告老,屈巫卻自請為申公。
嬰齊因此大怒,由是便與屈巫有隙。
莊王十六年夏,楚國以武力懾服鄭國,并與鄭、陳在陳邑辰陵盟會。但盟后不久,鄭國又主動向晉國求和。楚莊王為徹底征服鄭國,便于十七年春再度親征,率領大軍攻鄭。
連尹襄老為楚軍前部,率先而進。
帳前健將唐狡,自請率部下百人為三軍開路,襄老壯而許之。
唐狡引部先發,所至之處皆拼死力戰,鄭軍當者輒敗。由此兵不留行,每夕掃除營地,以待大軍。襄老因此勢如破竹,扎營新鄭城外,以待王師大軍。
直到第五日上,楚莊王方率諸將抵達鄭郊,下令安營扎寨,休兵三日。
楚莊王:遣使入城,傳我檄命。若鄭君不降,則一鼓破城,并滅其國。
諸將領諾,使者討書在手,馳馬而去。
便在此時,襄老率引部將來見國君,入帳參拜。莊王見而大喜,獎慰有加。
楚莊王忽然驚奇問道:孤王此番一路北來,未曾有一兵之阻,大軍亦無半日之稽。卿為前部,日進百里,沿途卻敵,如掃煙塵,老當益壯,可喜可賀!
襄老拜謝,回頭召喚唐狡上前,奏于莊王:此番連戰連捷,非臣之力,乃副將唐狡拼力死戰,兵不留行所致也!
莊王審視唐狡一番,贊道:真壯士也!孤當重賞,以勵三軍將士。
唐狡急跪在地,連連叩首道:臣受君王之賜已厚,今日聊以報效,不敢復叨重賞。
楚莊王:寡人今日初會將軍之面,何時曾賞賜于你?
唐狡:當年絕纓之會,醉后失德,牽扯許姬美人之袂者,即下臣也。蒙君王不殺之恩,今番故此舍命相報,不敢求賞。
莊王聞言吃驚,繼而息道:未料許美人早死經年,當年絕纓勇士仍在。倘寡人當時明燭治罪,安得賢卿今日之效死力戰?
乃命軍正,紀其首功,俟平鄭之后再行重賞。
唐狡再拜而出,留書于主將襄老:末將今日死戰,以贖當年國君隱而不誅之罪。今鄭都立待可破,臣不敢邀君王后日之賞!
于是趁夜遁去,從此不知所往。
第四日上,莊王不見鄭伯遣使出城求成,傳令四面修筑長圍攻之,十余日晝夜不息。
鄭襄公盡驅百姓修筑城垣,使國人男女皆都上城巡守,只待晉兵來援。然而晉軍三月不至,鄭國軍民堅守百日,城中矢盡糧絕,力不能支。
百日過后,楚將樂伯自皇門先登,劈開城門,放楚軍入城,鄭都遂破。
莊王下令不許擄掠,三軍肅然凜遵,鄭民免于驚擾。鄭襄公肉袒牽羊出城,來迎楚師,求成請降。楚莊王欲待允其所請,公子嬰齊忽然出班,上前進言。
公子嬰齊:鄭國死守百日,致我損兵折將;今力窮而降,非出于真心實意。與其赦而復叛,不如就此滅之!
楚莊王:卿言甚是。但孤不欲復聞申公,蹊田奪牛之喻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新化县|
博兴县|
大化|
辽宁省|
桃江县|
万载县|
东至县|
左权县|
宝鸡市|
恩施市|
本溪市|
通海县|
临沭县|
和林格尔县|
冷水江市|
梁平县|
庆安县|
温宿县|
淄博市|
庄河市|
巩义市|
柳江县|
石家庄市|
大竹县|
城市|
三明市|
松潘县|
灵石县|
吕梁市|
土默特左旗|
翼城县|
全南县|
揭西县|
新和县|
德江县|
尖扎县|
葵青区|
武邑县|
乐都县|
平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