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四集 慶父之亂-《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令支城王宮之內,管夷吾表情神秘,侃侃而談,齊桓公兩眼放光,不住點頭。

    管夷吾說罷,齊桓公立即準奏,長笑而起,將管仲恭敬送出宮外。

    管仲還至中軍大帳,立即下令,命于降戎中挑選出精壯千人,以補虎兒斑損折之數,并使其集中強化訓練三日,然后發兵,往討孤竹。

    鏡頭閃回。孤竹國,誕生于商朝初期,是冀東遼西最早封國,距今三千六百余年。

    成湯建商,封同宗血親墨姓于此,命在北邊建城屯兵,抵御戎狄,是謂孤竹君。孤竹國領地范圍廣袤,涵蓋如今河北、京津,直到遼西等地。

    孤竹國之謎,存世千載。近年來,唐山市灤南縣新發現大量玉璧、玉圭、玉鉞、玉冠等物,帶有文字,皆是有關孤竹國重要物證。故此論證,唐山灤南即是孤竹國中心。孤竹亦作“觚竹”,觚是指青銅酒器,竹是用以記事竹簡,最早見于殷墟甲骨文。

    商代中葉,孤竹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北方及東北地區物資轉運貿易,多在其國中進行,孤竹國文化經濟發達,聲揚四海。

    西周初,召公奭在孤竹國西部建立燕國,孤竹國疆域大大縮小,漸被壓縮于燕南地區。隨后燕國崛起,孤竹國屬地再次縮小,故此深恨燕國,便與山戎結盟。

    孤竹國君為墨胎氏,故又說姓墨。孤竹國君及其王子,在殷商歷任要職。及至商末,孤竹國君名初,字子朝,所生二子,乃是兩位圣賢,便是公子伯夷、叔齊。二人忠于商朝,恥為周臣,叩馬哭諫武王伐紂,不食周栗,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千古傳頌不衰。

    密盧逃至孤竹,見其國主答里呵,哭倒在地,備言齊兵恃強相侵,折兵失國之恨。

    答里呵:俺這里正欲起兵相助,不料你已經吃了大虧。此處卑耳之溪深不可渡,我只將竹筏盡行拘回,齊兵插翅難越。俟他退兵,我與你領兵殺去,復你疆土,豈不穩便?

    密盧聞此,轉憂為喜。答里呵于是盛排筵宴,與他君臣壓驚,密盧連連稱謝。酒席宴間,有孤竹國大將黃花進言,建議陳兵溪口,以阻齊兵渡河,答里呵不聽。

    便在此時,齊桓公大軍已經起行,在山谷間秘密穿行。虎兒斑引領本部軍在前開路,管夷吾率大軍隨后而行,因見前面頑山連路,怪石嵯峨,草木蒙茸,竹箐塞路,心中慨嘆。

    不一時前面虎兒斑派人來報:稟仲父,前面荊棘遍布,山嶺壁立,無法通行。

    管仲:還報虎兒斑將軍,教他引火燒林,火熄之后鑿山開道,越嶺而進。

    來使領命,回奔傳令而去。時隔不久,只見沖天火起,半晌方熄。

    管仲知道前面道路已通,催軍前進。雖然人馬勉強可通,但見車行艱難。管夷吾不由連連慨嘆,一面命令束馬吊車而進,一面徒步登上山頂,乃作《上山歌》曰:

    山嵬嵬兮路盤盤,木濯濯兮頑石如欄。云薄薄兮日生寒,我驅車兮上山元。風伯為馭兮俞兒操竿,如飛鳥兮生羽翰,跋彼山巔兮不為難!

    終將車馬吊拖至頂,見下山更險,又作《下山歌》道:上山難兮下山易,輪如環兮蹄如墜。聲轔轔兮人吐氣,歷幾盤兮頃刻而平地。搗彼戎廬兮消烽燧,勒勛孤竹兮億萬世!

    軍士人夫聞此歌謠,唱和以進,精神倍增,終于走出深山,遂登平谷,輪轉如飛。

    齊桓公率后軍趕至,登上卑耳之巔,觀其上下之勢,聞說管仲作歌行軍,不由贊嘆。

    齊桓公:寡人今日方知,人力可以詩歌中取得也!

    管仲催趲車徒,往前進發。只見兩邊石壁如削,中間小徑止容單車可過,驚險萬狀。

    齊桓公面有懼色,謂管仲道:山戎及孤竹國若在此處伏兵數百,吾等片甲難回矣!

    管仲答道:山戎智淺,孤竹短視,焉慮及此!

    正說之間,忽見山凹里走出一物,似人非人,似獸非獸,長一尺有余,朱衣玄冠,赤著兩腳,向桓公面前再三拱揖,后以右手摳衣,竟向石壁中間疾馳而去,瞬息不見。

    管仲見而大喜,轉頭對齊桓公道:此正是為臣所制歌詞中所謂“俞兒”是也。是謂北方登山之神,世間若有霸王之主,方才出現。

    齊桓公:其向我拱揖,然后摳衣而去,是何意也?

    管夷吾:拱揖相迓者,歡迎主公往伐孤竹也;右手摳衣者,示前方右手有深水也。今幸有石壁可守,我且屯軍山上,使人探明水勢,然后進兵!

    說罷止住眾軍,命人前去,試探水之深淺。

    桓公見管仲敘說俞兒之事,嘆其博學不止。

    良久之后,探水者回報:前面不過五里,即是卑耳溪,原有竹筏以渡,今被戎主全部拘收過岸。右去水深,絕不可渡;若從左而行,水面雖闊而淺,涉之沒不及膝!

    齊桓公聞報,撫掌嘆道:俞兒之兆,我今信之矣!

    虎兒斑驚道:末將世居于此,從來不聞卑耳溪有淺處可涉,此必是神助君侯也!

    于是便請率本部兵馬,先涉卑耳溪,以為大軍向導。管仲壯之,乃令人砍竹做筏,并用戰車載筏出山。虎兒斑得令,率軍驅車而去。

    管仲復又下令:眾將官,分兵三路而行。王子成父同高黑從右首乘筏而渡,以為正兵;賓須無同虎兒斑從左涉水而渡,以為奇兵。本帥陪同主公統領中軍,于后接應。三路兵馬俱于渡溪之后,在團子山下會合!

    大軍奉命行動,兼程而進。早有孤竹國探事小番伏于林中,見滿溪俱是竹筏,慌忙報至無棣城中。孤竹君答里呵大驚,即令大將黃花率兵五千,前往拒敵。

    密盧:賢君既是為我而戰,某請為前部先鋒。

    黃花:主公不可。密盧乃是屢敗之將,恐出征不利!

    答里呵:你二人不必爭執。便請戎主帶領本部人馬,往守西北團子山。此處乃是齊軍東來要路,亦是重任。

    密盧應諾而去,卻怪黃花小覷自己,心中頗為不悅。

    黃花元帥兵到溪口,早遇齊國大將高黑前隊,兩下接住廝殺。高黑苦戰黃花不過,王子成父趕到,雙戰黃花,不分勝負。后面齊侯大軍俱到,公子開方及豎貂齊上,黃花心慌,棄軍而走。五千人馬被齊兵掩殺大半,余者盡降。

    黃花單騎奔至團子山,只見兵馬如林,卻是賓須無等涉水而渡,先占據此山。黃花叫一聲苦,只得棄了馬匹,從小路爬山得脫,迎面正見密盧到來。于是滿含羞愧,上前相見。

    密盧:將軍何以這般模樣?

    黃花:團子山已被齊兵所占,去不得矣。

    密盧聞言,只得止住眾軍,下令在馬鞭山下屯扎。黃花索討酒食,密盧只與炒麥一升;又索良馬,又與之漏蹄老馬,以報前者羞辱之憤。

    黃花只得騎著漏蹄老馬,忿恨恨地還歸無棣城,來見國君答里呵,請兵報仇。

    答里呵漸愧道:恨不聽元帥陳兵溪口之策,以至如此。

    黃花進言:齊侯征伐令支,本與我國無涉。只因大王容納密盧,招致齊侯來攻。為今之計,惟有斬下密盧君臣之首,獻于齊君,與之講和,齊、燕及無終聯軍,可不戰而退。

    答里呵不悅:密盧乃我鄰邦之主,今計窮而來歸我,何忍賣之?此事絕不可為。

    旁有宰相兀律古進言:臣有空城之計,可滅齊燕聯軍。

    答里呵:計將安出?速速說來。

    兀律古:我孤竹國之北,有地名曰旱海,又謂迷谷,乃砂磧之地,更無水草,國人死者大都棄尸于此,白骨相望,人馬俱不能存立。若誤入迷谷,路曲難認,急不能出。主公可令城中百姓俱都撤出,往山谷避之,然后使降人諜者往告齊侯,只說主公已逃往砂磧。齊燕聯軍必來追趕,只要進入迷谷,便墮吾計中。到時不須廝殺,只過七八日,管取死亡盡絕。

    答里呵嘆道:果然妙計,只是忒甚毒辣。倒也罷了,就便照計施行。

    計議已定,遂再與黃花元帥騎兵千人,命去誘敵入谷。

    黃花元帥領計而行,在路上想道:不如趁此斬密盧之首,出我胸中悶氣,并以此取信齊侯。若使成功,主公亦必不加罪。

    遂不去交戰誘敵,先來至馬鞭山下,來見密盧,命親兵報入寨中,只說國君復添兵前來助戰。密盧正與齊兵相持,未決勝負,忽聞救兵來到,于是大喜,欣然出營相迎。

    黃花見密盧親迎出寨,將大砍刀倒拖于背后,縱馬上前。

    密盧見是黃花帶兵前來,略感訝異,暗道:“在人矮檐下,只得暫低頭。”正欲強顏歡笑,開口寒暄,卻見黃花催動戰馬,早至面前,一道閃光,背后刀向前揮出。密盧出其不意,即便有通天本事,又怎躲此暗算?啊呀半聲,首級已離卻脖頸,灑血落地。

    速買在后面看得清楚,見主公被殺,不由大怒,綽刀上馬來斗黃花。兩家軍兵各助其主,上前邀斗,混戰一場,兩敗懼傷。戰夠半日,速買料難能勝,尋思無終畢竟乃是同族,遂單刀獨馬,徑投虎兒斑營中。

    虎兒斑正在營前立馬觀戰,見速買沖陣而至,因不知其來意,迎面只一箭,速買額頭早中,雙腳騰空,摔于馬下而死。

    黃花見虎兒斑射死速買,暗道:僥幸!此番詐降誘敵,就此弄假成真,天衣無縫!

    于是催馬直奔虎兒斑,先將密盧首級高舉過頂,高聲叫道:密盧騙我國主與齊侯為敵,已被某殺之矣!將軍請引我往見齊侯,自有話說。

    虎兒斑親眼見他斬殺密盧,自然不疑,于是命黃花下馬棄兵,同進大帳來見齊侯、管仲。

    黃花入帳便即跪倒:我主被令支國密盧謊言欺騙,不聽末將諫勸,誤犯天威,以致損兵折將。今走投無路,已傾國逃去砂磧,孤竹國都只余空城。臣今已斬密盧之首,投于帳下,情愿率本部兵馬為向導,追趕國主,以效微勞。

    齊桓公見有密盧首級,信之不疑,即命黃花為前部,引領大軍直抵無棣,果是空城,益信其言。為斬草除根,遂留燕莊公引本國軍馬守城;自己與管夷吾盡發齊國大軍,使高黑為先鋒,黃花為向導,連夜追襲。

    大軍北行百余里,進入砂磧,天已昏黑。又風沙撲面,十步以外難以視物。

    桓公只管催軍速進,前面高黑使人來報,忽然失去黃花及其部眾蹤跡,四處并不見孤竹國兵馬。此時夜幕低垂,陰風慘慘,聲若鬼哭,軍馬多有中惡而倒地不起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巢湖市| 安义县| 长沙市| 新邵县| 瓮安县| 神木县| 永平县| 元阳县| 钟山县| 南平市| 井冈山市| 松原市| 宜阳县| 昌平区| 青神县| 泗阳县| 嘉义市| 师宗县| 德兴市| 银川市| 双峰县| 和平区| 喀喇沁旗| 黄梅县| 门头沟区| 垣曲县| 阳山县| 疏勒县| 乌拉特中旗| 贡嘎县| 平罗县| 太保市| 五大连池市| 翁牛特旗| 乌拉特后旗| 许昌县| 安仁县| 隆昌县| 马尔康县|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