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集 堯舜禪位-《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吳剛見樹身能夠自動愈合,便即改變策略,先從樹枝伐起,一斧一枝,紛紛落地。

    吳剛見此計有效,不由大喜,于是伐樹愈加賣力。然而每當快要砍光桂樹枝葉,烏鴉就會如期飛至,停在樹上大叫,聒噪不停。吳剛只要放下斧頭,轟趕烏鴉飛走,待其返回,就發現地下枝葉飛回樹冠,重新生長。從此之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止無休。

    但在每年八月十六日,便會有一片樹葉脫離樹身,并從月宮飄落人間。桂葉無論飄到誰家院中,其家便有無窮財富。

    月宮神話真相:古人肉眼所見有限,抬頭望月之時,自然不知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至生暗影。只因望去有明有暗,似人似樹,似蟾似兔,故而展開想象,杜撰出吳剛伐桂故事。天帝若要懲罰一人,使其做永遠不能結束之事,想想便即恐怖。但也惟有如此,方能解釋萬年明月,為何那棵桂樹永遠都不倒下;玉兔搗藥,因何永不止歇。

    在古代浙江、福建一帶,有桂樹每月開花一次,跟月亮圓缺周期呼應,故稱月桂,又稱逐月花。故此吳剛伐桂,應是南方傳說。因其花期跟月亮圓缺吻合,又兼《本草綱目》解釋桂樹乃是“百藥之長”,月桂樹就此成為仙樹,被人們搬上月宮,與月面陰影契合。

    按下月宮傳說,復說世間之事。帝嚳博愛人民,以誠信仁德治理天下,稱為盛世。

    這一日,帝嚳王妃姜嫄行于森林之中,忽然看到一個巨人腳印,就上前踩了一下。

    姜嫄回到家中不久,便即懷孕;十月期滿,生下一子。姜嫄知道兒子來路不明,就抱出宮去,拋入隘巷。隘巷中過往牛馬見到襁褓,皆都自覺避開,絕不踩到嬰兒身上。姜嫄復將孩子抱起,遠走城外,放在平林之中。伐木者見到,為孩子鋪褥蓋被,喂以鹿乳;復又認出襁褓圖案,將嬰兒送回宮中。姜源又將嬰兒拋到河冰之上,只見飛來一只大鳥,用羽翼將嬰兒蓋住,防其凍僵。姜嫄見此,以為神示天命,便將嬰兒抱回撫養。故起名為“棄”,改稱后稷,善種谷物稼穡,教民耕種。是為周人始祖。

    帝嚳次妃簡狄,乃有娀氏之女,又稱娀簡,婚后兩年余不孕。第三年路過玄丘,與妹妹建疵到玄池泡澡。忽然一對燕子飛來,在池中石上產一彩卵而去。簡狄取而吞入腹中,于是就此有孕,其后生子名契,乃是商人始祖。因燕子是謂玄鳥,故稱契為玄王。

    帝嚳第三妃慶都,乃伊耆侯陳鋒氏之女。成婚之后一直住在娘家,處境尷尬。因在堂中閑坐,忽見有赤龍從天而降,慶都感其風信成孕。十四個月后,慶都生下一子,取名放勛,即是后來帝堯。放勛眉毛長得五顏六色,人稱“堯眉八彩”。

    又有次妃常儀,與帝嚳交合受孕,生子取名為摯。其后共生一女八子,摯為長子。

    此時東夷、南蠻、三苗、九黎,都尊奉帝嚳為中原共主,愿以龍鳳為圖騰。

    但在北方荒野中有座高山,巍峨雄偉,名成都載天。山林深處,有巨人部落,首領名叫夸父;族人皆都身強力壯,高大魁梧,兀自尊奉太陽圖騰,追隨擁護東夷三足烏文化。

    當共工與祝融戰敗,怒觸不周山之后,天河倒瀉,洪水大發,大地荒涼,毒蛇猛獸橫行,人類生活凄苦。夸父為使本部族人存活,每天都率族人與洪水猛獸搏斗。乃將捉到兇惡黃蛇,掛在自己兩耳以作裝飾,復抓在手上揮舞,以為兵器,實在彪悍。

    洪水退去,十日并行天空,直射大地,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干枯。人類難以忍受,夸父族人紛紛死去。夸父極為難過,仰頭望著太陽,面對族人。

    夸父:這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捉住,命其聽我指揮。

    族人:首領千萬別去,太陽距我十萬八千里,你會累死。

    族巫:路遠倒也不怕,只恐太陽熾熱,首領會被烤死。

    夸父:都不要說了。為子孫幸福生活計,我去也!

    夸父告別族人,向南至海,再往西方,邁開大步,開始逐日征程。

    此時天上十日已被大羿射落九個,只余其一,便是東皇太一幼子。那十太子早就被大羿嚇怕了膽子,見又有巨人來追,不明緣由,遂在空中飛快往西,一路奔逃。

    夸父便在地上,疾如狂風追趕。穿過座座大山,跨過條條河流,大地被其腳步震得轟轟作響,來回搖擺。夸父跑累,就微微停歇,或摘野果充饑,或煮飯以自食。

    因用三塊石頭架鍋,就化成三座鼎足而立高山,各有千丈之高。

    夸父逐日而行,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信心越來越強。但越接近太陽,就越干渴,遂將渭河及黃河之水全都喝干。經過九天九夜,在太陽落山之地,夸父終于追上。

    頭上萬道金光,烈日火焰沐浴其身。夸父無比歡欣,張開雙臂,欲將太陽抱住,但因熾熱異常,便覺又渴又累。因黃河、渭河水全都喝光,夸父又向北跑去,奔向千里大澤,以求解渴。但夸父還沒跑到大澤,就在半路渴死,轟然倒地。

    夸父臨死前充滿遺憾,牽掛族人。于是將手中木杖扔出,化作大片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過客遮蔭,并結出鮮桃為后人解渴,稱作鄧林。夸父死后,身軀變成一座大山,稱為夸父山,在今靈寶市陽平鎮東南,靈湖峪和池峪之間。

    以上所停是乃神話,但亦反映一段上古歷史。

    歷史真相:夸父族生于極北海外大荒之地,忽遇極夜現象,失去太陽蹤跡。極夜導致糧食無法生長,部落生存受到極大威脅。于是夸父帶領部族南遷,追尋太陽蹤跡。但在途中又遇干旱,黃河、渭水干涸,于是夸父復帶部眾前往大澤尋找水源。結果在尋水途中誤入沙漠,全族皆因干渴而死。此極夜與干旱天災記載,是謂夸父滅族真相。

    帝嚳不知在位幾許年而崩,庶長子摯繼立,稱為帝摯。

    帝摯:先父諸妃之中,我母班位第四,其職不尊。然于諸兄弟中,我年最長,故受群臣擁戴,得登帝位。摯其不敏,愿讓位于賢者。

    眾臣:若無嫡子,庶立其長,禮也。陛下嗣位,理所應當。

    帝摯:既然如此,我權代之,賢至則讓。

    摯在位九年,其政微弱。異母弟唐侯放勛德盛,諸侯歸之。帝摯亦服放勛之義,乃率群臣造訪唐邑,致禪于弟。唐侯自知有天命在身,乃受兄長禪讓,是為帝堯。

    帝堯登位天子,乃封兄摯于帝嚳故都高辛。群臣擁戴帝堯,皆稱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因放勛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后,又自號為陶唐氏。

    傳令官畫外音:帝摯在位九年,禪位于弟放勛,稱帝堯。奉帝堯天子詔旨,命建都唐國故城平陽,臨汾之城是也。始建政制,設官分職。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居東、南、西、北四方,觀察天象制定歷法,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授民時,名為四岳。定以三百六十六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使每年農時正確,不出差誤。

    堯雖為帝,依然住茅屋,喝野菜湯,穿葛麻粗布衣。

    帝堯:傳我命令,各司守公堂,皆在門前設立諫鼓,司吏聽到鼓聲,立刻接見進諫者。

    諸臣:喏!

    帝堯:又在交通要道設立謗木,柱旁有人看守;民眾若有意見,許其向守者陳述。

    諸臣:喏!

    帝堯:如有重大冤情,非要親自上陳寡人者,看守人必要給予指引。

    諸臣:喏!

    春光燦爛,萬物復蘇。帝堯率功臣九人,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間求賢問道。于是便到汾水北岸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名士: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因見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帝堯遂執弟子之禮求教。又聞披衣居于蒲谷山,親往拜之為師。

    帝堯升殿,因問許由。

    帝堯:我自覺德薄,欲推位讓賢。嚙缺可為天子乎?我欲使王倪請之。

    許由:若果如此,則天下危矣。

    帝堯:敢問其由?

    許由:嚙缺聰智敏捷,但明于止過,卻不知過失之因。若使為天子,必崇智而棄天然,以己意分別事物,處處干涉,應接四方,改變自然,萬物不寧。雖世人效法其行,但為諸侯則可,而不可做天子。若使治理天下,必生動亂,是臣子之災,君主之害也。

    帝堯:信哉此言,此事再議。我欲奉行仁義于天下,使萬民得利,可乎?

    許由:陛下若果如此,恐必將被天下恥笑也。

    帝堯:因何所故,而作如此危言?

    許由:天下庶民,不難籠絡。愛之則近,利之則徠;褒之則勤,惡之則散。若使民得利是謂仁義,則舉世假借仁義取利者必多。如此仁義非但不行,且為虛偽工具。欲憑一人決斷以使天下獲利,統一號令則可。陛下只知賢人可利天下,而不知賢人更可害天下也。

    帝堯:日出東方,火把不熄,如此微光,豈非多余?大雨剛過,又去澆園,豈非徒勞?不才如我,難為天子,尸位素餐,慚愧無地。請許將萬民以托先生,必致天下太平。

    許由:陛下治理天下,升平日久,萬民歡悅。既天下已平,我豈為名首?名從屬于實,我不為虛。君其歸乎!天子于我無用。所謂皰廚不供,祭祀亦難替代烹調也。

    許由辭帝出宮,逃到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田而食。時有陽城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筑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因慕許由賢名,遷來箕山之下,與其同耦。

    時隔未久,帝堯又命人尋來,聘請許由為九州之長。

    許由:此言不堪以聞!

    許由說罷,便拋下天使,跑到河畔去洗耳。巢父牽牛去河邊飲水,便問原因。

    巢父:子就水洗耳為何?

    許由:匹夫結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游閑,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帝堯不勝嘵嘵,前以帝位讓之,是我不從;今又使人請我為九州長,辱我雙耳。故此就水而洗之。

    巢父:子若處高岸深谷,誰能見之?子故浮游,欲聞求名聲于世,帝堯故慕虛名,以讓子也。子故作清高,臟此河水,污吾犢口!

    巢父說罷,冷笑不已,遂牽其牛,去上流飲之。

    許由死后,葬于箕山,此后亦名許由山。

    許由既死,帝堯復聞巢父大賢,又欲以帝位讓之。巢父聞而隱居兗州聊城,在此放牧了其終生。聊城古有巢陵,是為巢父葬身之處,在今東昌府區許營村西北二里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甘南县| 鹤峰县| 天气| 隆德县| 大冶市| 宁陵县| 新和县| 望谟县| 田阳县| 枞阳县| 游戏| 广东省| 尚志市| 福贡县| 侯马市| 龙里县| 沙洋县| 平安县| 嘉善县| 万州区| 当雄县| 荥经县| 隆化县| 无棣县| 南溪县| 玛多县| 黄骅市| 柏乡县| 安义县| 莱阳市| 榕江县| 珠海市| 柳江县| 吉首市| 思茅市| 吴堡县| 宁强县| 翼城县| 阿克陶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