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盤古開天-《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本作品以鏡頭描述的方式,寫實的手法,敘述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的重要事件。披露人們熟知的故事和人物本來面目,還原歷史真相,揭密華夏文明密碼。
故事發生時間背景:自上古神話傳說盤古開天,人類起源開始,至清朝覆滅,中華民國締造成功。分為上古、秦漢、三國、兩晉、隋唐、兩宋、元明、滿清八個篇章。
地域背景:上古篇敘述黃河流域,華夏文明源頭。三皇分治,五帝相替,大禹治水,劃定九州;夏、商、周更迭,始有中原文明。秦漢篇集中于天下紛爭、列國風云、黃河上下、以至長江流域。自三國至滿清,則隨中國疆域變化進行鋪敘。西域漠北東洋南海,可見千姿百態,萬種風情。
故事情節發展:主要是以白描手法,敘述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后羿射日、共工撞山、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上古傳說,一一說明傳說起始來源,揭密背后創作真相。三皇五帝更迭,夏商周三代興替,內中所發生雖為人知,但不知其所以然之內幕。
春秋列國相爭,秦朝經過十數代先驅列祖不斷努力,最終由秦始皇一統六合、平定天下的真實原因,以及必然歷史規律。其間周天子由天下共主,淪為可有可無,最終歸于消亡的歷史悲哀。
大秦一統,始皇帝彪炳千秋,統一文字,中華姓氏漸漸成型。趙高亂秦,其實是一場自殘復國陰謀;蒙恬自殺,導致異族入侵。楚漢相爭,項羽所犯連環失誤,以致痛失萬里江山。白登山圍解,以致西北游牧民族成為華夏族千年噩夢。此后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締造中華輝煌文明的同時,也深深埋下落后挨打的基因。多少風流人物,驚世駭俗事件,便如一件件塵封珍寶,就此出土亮相。
八個篇章,近六百集,六百萬字,就此拉開實說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這一巨幅畫卷。
東漢之末,三國之初。公元221年,魏曹丕黃初二年、蜀漢劉備章武元年。吳主孫權自公安遷都鄂州,改鄂州為武昌,遣使求為魏國藩屬。十一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同年,劉備興兵問罪,孫權果斷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于次年彝陵之戰中大破蜀軍,劉備逃回白帝城。由此三國鼎立之局形成,孫權改其年號為黃武元年,將曹魏黃初、蜀漢章武各取一字,皆納入其中。
武昌城中。此日秋高氣爽,太常卿徐整乘坐牛車,行駛在上朝途中的馳道之上。
忽然一陣風起,刮起漫天灰塵。灰塵之中,一個游方道士手揮拂塵,對面行來。那道士身材高大,仙風道骨,行于塵沙之中便如駕云凌風,更增雅致。只聽其口中朗朗誦道:
盤古揮斧開天地,鴻蒙初分日月現。刑天爭位喪性命,共工怒觸不周山。東皇太一御萬妖,女媧煉石補穹天。夸父逐日不可及,精衛填海何時完。神農救世嘗百草,燧人取火暖人間。軒轅神劍斬蚩尤,定海神針鎮海天。倉頡靈心巧造字,嫘祖養蠶抽絲繭。伏羲八卦稱神數,后裔神弓千秋贊。吳剛伐桂廣寒宮,嫦娥奔月為仙丹。三教共尊封神榜,西岐朝歌刀兵見。楚王女神巫山會,王母宴帝昆侖山。地水風火憑造化,六道輪回豈無邊。無限神通非自夸,神魔仙佛實笑談。炎黃皆非尋常人,中華豈只五千年!
徐整正在車中瞑目而坐,聽得此詩言辭蹊蹺,卻又字字清楚,不由吃了一驚。于是急呼御者:“停車!吟詩者何人?”
御者:是個道士。
徐整:道士何在?
御者:剛才還看得清楚。此時灰塵撲面,一下子就不見了。
徐整:煞是奇怪。且不管他,上朝時辰到了,催牛疾行。
御者:喏。
車輪轔轔,駛入王城。
吳王孫權升殿高坐,文東武西,列于兩班。文官以張昭為首,武將是陸遜領班。
眾文武共同行禮,齊聲唱賀:吳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孫權:眾卿平身。張愛卿,今歲是何紀歷?
張昭:曹魏黃初三年,蜀漢章武二年,我大吳黃初元年。
孫權:那曹丕因何能夠稱帝,劉備又有何資格稱尊?
張昭:自秦失其鹿,天佑炎漢,劉氏即為華夏正統共主。今漢祚已終,獻帝自愿將江山社稷讓與曹家,因有堯、舜禪讓先例,故能稱帝。至若大耳兒劉備,因自稱漢室宗親,又曾經獻帝當眾驗證家譜,故此以為獻帝報仇為名稱尊,貌似合法,實為篡逆。
孫權:帝位正統之說,有何根據?
陸遜:有甚根據!無非是成者王,敗者賊耳。
徐盛:不錯,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
張昭:不然,不然。世間之事,皆當推本溯源,以正其名。圣人云,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陸遜:我暈!今已至暮秋,怎地這大殿之上還有蚊蠅飛鳴?
張昭:豎子!焉敢對我三朝老臣如此無禮!
徐整正冠上前,舉笏上奏。
徐整:由拳侯休怒,大都督莫惱。當今道德規范與社會準則,皆都決定于腐儒之筆,方士之口,天下人信以為然,歷千年之久。若要更改,須從源頭發端方可。臣忝為太常卿,職責所在,當改三皇五帝起源之說,黃河正統之論,復使天下以為華夏文明,并非只出于河洛關中,未知可否?
孫權:善哉,此論也。便請賢卿一展大才,將宇宙本源重新梳理,華夷大防撥亂反正。事成之后,孤自有重賞。
徐整:喏。臣遵王命!
太常卿府中。鼓打三更,書房內兀自燈火輝煌,徐整正在燈下以手托腮腺,窮經皓首。
書童端著茶盤入內,不敢驚動家主,悄悄轉至身后。
徐整忽然雙手上舉,伸個懶腰。
書童一時不曾防備,躲閃不及,被徐整右手碰到茶盤,茶盞翻倒,水漬衫袖。
徐整:狗才,怎么這么不小心?
書童:哎喲,是小的有眼無珠,主人恕罪。茶水灑了,我再去沏來。
徐整:且慢。熬了半夜,我也累了,你將茶盤放在一邊,咱們主仆聊聊天如何?
書童:聊……什么天?
徐整:你這個狗才,就是不學無術。聊者,從耳,卯聲,耳鳴之意也。何物能使人耳發鳴聲?天上雷轟,樹頭蟬噪,對面說話,皆可震耳發鳴。故曰聊天者,就是對面閑談也。
書童:原來如此,主人真有學問,我看就連三朝元老由拳侯張子布老爺,也自愧不如。
徐整:且休吹牛拍馬。我且問你,你可知人類來源于何時、何地、何人?
書童:哎喲主人,你這可是問道于盲,緣木求漁哉。
徐整:哼,我就知道,問了也是白問。
書童:誰說的?主人若問史傳周易,或許白問;惟有此問,還真是打嗑睡咬到卵蛋上——碰巧了也!
徐整:如此說來,你真個知道?
書童:知道,知道!前日主人上朝議政,小人打掃書房,恰好見到一本奇書,名字喚作《創世紀》。因覺書名有趣,便翻看一遍,倒恰能回答主人適才所問。
徐整:嗷?我怎不知家中竟有此書?
書童:家主是貴人多忘事。您不記得三年前,有西域胡商自洛陽來我舊都秣陵,將此書投獻家主,要求一個官做。家主當時將其人推薦給吳主,孫仲謀將軍還倒真的給他一個閑職,且頗受寵信。此后主人以為《創世紀》乃是胡人著述,必多離經叛道之論,故而將其擲于故簡堆中,不再理會。
徐整:休得廢話。你且只說,那書中是怎樣回答我適才所問來?
書童:據那書中首卷所云,說在人類未生之前,世間全是一片混沌,稱為宇宙。宇宙間有個元靈,非神非仙,非人非怪,不知何物。這元靈經過數千世修行,終于功德圓滿,道法得成。這阿物也是個剛愎自用的家伙,因見宇宙間除自己之外更無生靈,便自以為是萬物始祖,號稱“創始元靈”。又過十數萬年,因收了形象各異、靈竅初開的四個徒弟,使其各修一門神通。
徐整:咄!你這個混賬東西。此分明是孔子所云“怪力亂神”濫調,豈能混淆圣人經典之論?若令其播散世間,定遭中原士大夫貴族唾罵,遺笑大方。
書童:既是聊天,又非朝堂論政,主人卻又何必當真?若是如此,我還是沏茶去吧。
徐整:且慢!我倒差些忘了,此是在私宅家中。你接著說罷,倒也有些意思。
書童:卻說這四個徒弟,老大喚作鴻鈞老祖,專修玄清真氣;老二名叫混鯤祖師,專修玄靈真氣;老三是謂女媧娘娘,專修玄空真氣;老四陸壓道君,專修玄明真氣。四祖合之,則為“清靈空明”,各自就此開宗立派。
書童口氣輕柔,在室中回蕩,如夢似幻。案前燈光漸暗,結成一個大大的燭花。徐整似是進入空靈之境,雙眼迷離,瞳孔變幻成一對碩大鏡頭,有層層影像自鏡頭中涌現出來。
混沌山中,昆侖峰頂。創始元靈長門大弟子鴻鈞老祖瞑目獨坐,三個門人環侍而立,首徒名叫元始天尊,次徒喚作靈寶天尊,三徒謂曰道德天尊。
時空變幻,花開花落。鴻鈞大弟子元始天尊,居于大羅天玄都玉京,更在鴻鈞老祖所傳“玄清真氣”之中,修出“玉玄清氣”境界,一手創立闡教。因生于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所收門人弟子無數,光大本教之門。諸弟子之中,尤以十二門人修行最為圓通,各取法號,分別名為: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懼留孫,玉鼎真人,靈寶法師。十二徒各自修煉,個個法力高強,出神入化;合稱玉虛十二門人,又名闡教十二金仙。
鴻鈞老祖二弟子靈寶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因在鴻鈞三門徒中神通最廣,故又稱為通天教主。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于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靈寶天尊在玄清真氣中,復又修出“上玄清氣”境界,融匯圓通。也獨自創立出一個教派,名喚截教,手下弟子能人無數。
鴻鈞老祖三弟子道德天尊,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從玄清真氣中修煉出“太玄清氣”境界,精通修煉丹道,后世皆稱其為太上老君。謂其乃人類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歷化無窮,先億劫而生,后億劫而長,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太上老君在不同時代各有不同化身,上三皇時為元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闕帝君,伏羲時為玉華子,神農時為九靈老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帝嚳時為祿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為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文王時為文邑先生,一云為守藏史。或云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
以上乃為創始元靈長門弟子鴻鈞老祖,及其門下支派體系。
又有創始元靈二弟子,乃是混鯤祖師,專修玄靈真氣,多收披毛帶甲禽獸為徒,門下弟子無數,各種生靈來者不拒。最得意者乃是兩大弟子,長者名喚接引道人,次者名喚準提道人,異于諸師弟門徒,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因見師父收徒不擇其類,由是聯手復創一門,名喚西方佛教,二人分任大、小教主。接引道人即為阿彌陀佛,又稱寶幢光王佛,因被尊為釋迦摩尼接引導師,故稱“接引”。住在西方極樂之鄉,長年累月,不離清凈之所。其后釋迦牟尼如來掌管小乘佛教,接引道人便掌管大乘佛教。
準提道人乃是西方妙法祖師菩提準提佛母,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發生如何變故,自此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其蹤跡。數千年后,東勝神洲有一天產石猴橫空出世,得菩提祖師傳授驚人道法,法名孫悟空。菩提祖師嚴禁孫悟空對外提其名諱來歷,便因己為準提道人化身。準提道人開明爽朗,曾多次來到東土渡化有緣之人,故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其本身又是西方教二教主,對佛法更是了如指掌,故此名列天道圣人之一。
又有創始元靈三弟子,乃是女媧娘娘,后世被尊為創造人類先祖。女媧專修玄空真氣,一日按七十二候,七十二次變化模樣,不以本來面目示世。生性孤僻,不多說話,但胸懷廣大,素有悲天憫世抱負。每嫌宇宙洪荒,空靈寂寞,便施大法創造人類,使為萬靈之長。
又有創始元靈第四徒弟,亦即最小弟子,乃是陸壓道君。女媧造人時所依體態模范,皆都源于陸壓道君。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皆都道法功深,施展開天辟地之能;偏這小師弟陸壓不肯自稱祖師,只喚作“陸壓道人”,生性胡鬧打混,亦無功德名聲留下。但其師侄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等,卻深知此位小師叔來歷,皆都尊崇倍至。陸壓道人乃是離火之精,飛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轄,實乃自在散仙之首。
諸圣定位,群仙列班。自此初祖創始元靈歸隱,不復現身于宇宙之間。
風云變幻,花開花落,世間不知幾多春秋。
忽這一日,鴻鈞老祖修煉功課已畢,睜開慧眼,遍覽宇宙。見三妹女媧在云端不斷變幻諸形,自行玩耍,然后神情郁郁不樂。鴻鈞心血來潮,乃以千里傳音之術溫言相問。
鴻鈞老祖:我妹身為世祖,并無塵世拘束,因何悶悶不樂?
女媧娘娘:在此茫茫宇宙之間,數十萬年,只你我幾個幽幽獨處,彼此相對,并無別樣生靈,有甚意趣?小妹只得自己一日七十二變,形單影只,故此不樂。
鴻鈞老祖:賢妹意思,莫非是要創造生靈,以使其充塞寰宇,增加生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吉林省|
平谷区|
长垣县|
万载县|
汉中市|
英山县|
镇赉县|
长阳|
甘德县|
佛山市|
敦化市|
四川省|
鄂伦春自治旗|
长汀县|
托里县|
濮阳市|
牟定县|
吕梁市|
深水埗区|
安新县|
陇川县|
天水市|
泉州市|
牟定县|
武定县|
武定县|
百色市|
天台县|
临沭县|
万源市|
洪洞县|
额敏县|
故城县|
广德县|
盐城市|
海林市|
肇东市|
五大连池市|
嫩江县|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