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言伯,緣何不與王兄道明三陽劍經(jīng)乃是老師入道法門之事?而且還拒絕了王兄同行建議?” “我還想著找個機(jī)會,與他一論劍道呢。” 天光熹微,晨霧未散。 嚴(yán)劍休同鄭永言站在神廟外,看著王恒一行將賊匪收集掛馬,漸入官道去,轉(zhuǎn)頭疑問。 “我觀此子,并非循規(guī)蹈矩之人,又有這般天賦,去了陰山府后,必不能平靜,還不知會鬧出什么事情來。他若以法門關(guān)系攀附,于你而言你并非善事。” 鄭永言搖頭道:“你是東翁門下,本就不受豪族世家待見,到了陰山,已要面對不少麻煩。不過這本就是歷練目的所在,倒無妨礙。倘使再與此子同行,情況就要不同了。” “他是渠陰道正,赴任之后,必要遵朝廷安排,調(diào)查那邪禍相關(guān)。此事牽扯本地諸族隱秘,一旦入手,事情不會簡單。一旦他因為本地政務(wù),同陰山大族之間沖突鬧大,屆時不止影響到你,不定還要勞煩東翁出手。” “東翁要事不少,天倉路諸務(wù)繁忙,豈好將太多心思放在陰山?” 嚴(yán)劍休微嘆。 他本就對王恒天賦頗為欣賞。 一夜談話,言行脾性,更是合他心意。 尤其王恒所學(xué)三陽劍經(jīng),亦與師門有些關(guān)系,也能算得幾分香火。 本意是交做好友的。 如今未免有些失望。 可他也明白,自己并非孤身一人,不好因為自家喜好,給老師招惹太多麻煩。 鄭永言提醒道:“我知你對他欣賞,可還是莫要與他太過親近為好。” “非我小人之心,實在今夕不比往夕,百十年前東翁從隅縣之地起勢,謀得如今尊位,尚且遭遇不知多少險阻。王恒若有心謀事,個中風(fēng)險不好應(yīng)對,麻煩實多,不成還罷,就怕招惹過多,情急之下,惑你入局。” 嚴(yán)劍休搖了搖頭:“我明白了。” “以他聰明,昨夜談話,足以明白我之心思,當(dāng)不會無端來尋了。” 鄭永言拍了拍他肩膀:“你也莫要多想,觀他并非狹隘計較之人,如今提點,也算結(jié)個善緣。他若安心任事,不尋麻煩,日后同在一府為當(dāng)差,自然也有再打交道的時候。” …… ‘鄭永言所述,同孫金鵬介紹種種,倒是一般無二。看來這二人雖是赴任陰山,對于陰山政務(wù),卻并不上心,而且不欲沾染太多。不然憑他們背景,不至于只說出這點。’ 官道上,一行人馬徐行。 王恒策馬走在前頭,看了眼左右同伴馬上掛著的賊寇首級,思緒不少。 昨日了解到嚴(yán)劍休二人身份后,他本想著二人地位如此,又是同往陰山任事,對當(dāng)?shù)匦畔⒄莆眨瑧?yīng)該比孫金鵬要多。 有意多些請教。 可惜事與愿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