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來如此。” 劉吉終于不刨根問底了,又問起另一件事情:“萬通那邊,你待如何?” 方應(yīng)物不傻,他當然懂得,在向一個人求助時,絕對不表露堊出還寄希望于另外一個人的意思。 更何況經(jīng)過今晚之前的會面,他已經(jīng)不太想和萬通打交道了。萬通此人接堊觸起來遠不如劉棉花舒服,很是感到別扭。與自己從作風到身份完全不是同道中人,就是閑談也談不到一起去。 所以方應(yīng)物很果斷的答道:“非我族類,晚生只能盡量避開他!.1 劉吉不置可否,“先虛以委蛇罷,不過別因為萬通壞了名聲,這很不值得。你名聲要壞了,那怎么幫襯老夫。” 看起來要談完話時,劉大學士忽然拍了拍額頭,“還有一件事情險些忘記,老夫說過,請你事后寫一些詩詞感謝老夫,可曾有稿了?可否現(xiàn)在與老夫鑒賞鑒賞?” 方應(yīng)物無語凝噎,喜歡被吹捧的人多了,但哪有主動提前催稿的?這臉皮要多厚?雖然說,答應(yīng)過要以自己的名譽和詩詞為他吹捧,并幫他挽回些許名聲作為交換…… 不過方應(yīng)物隨即醒悟過來,此人號稱劉棉花,臉皮厚是標恚xing的特征。當下無奈,他隨口念了一首絕句道:“來ri長街嘆父難,生全須拜相國寬。三冬世態(tài)人堊心冷,chun到文淵怯風寒。” 劉大學士嘴里曬摸一二,便點評道:“首先,絕句格式太隨意,怎么也要出一首律詩,這才莊重正大,歌行體就不強求了。 其次,空虛沒內(nèi)涵,沒有什么立意,純屬應(yīng)付之作。你在詩文里,要著重體現(xiàn)出老夫這種苦心孤詣、忍辱負重的心態(tài),以及救出令尊這種忠良后的喜悅。 第三,用詞太平泛,你該從古代賢人找出例子,作為典故出現(xiàn)。趙氏孤兒故事你聽過罷?里面有程嬰、公孫杵臼,一個獻身了,一個忍住了。你可以拿程嬰作比喻出現(xiàn)在詩文里的。” 劉老大人的意思,總而言之就是你吹捧的不到位,從格式到文筆再到立意,全都不行,打回去重新吹捧。 方應(yīng)物愕然,天下還有嫌棄別人寫詩吹捧的不夠好,要求別人重新修改諛辭的人么?這點評的不是普通詩文,而是吹捧自己的詩文,他也能若無其事? 他小心翼翼的問道:“老大人你是在說笑,還是在教導晚生?” 劉吉正se道:“你以為老夫這是在說笑嗎?這是提前與你研討一下細節(jié),這關(guān)系到老夫借此事收取士心的結(jié)果。 若你真這樣胡亂應(yīng)付,那最后效果就差了許多。到時無可挽回,追悔也莫及了!所以必須提前將詩稿敲定了,你們年輕人做事就是隨意xing大,不懂提前運籌!” 方應(yīng)物明白了,原來他老人家純屬是以技術(shù)討論的心態(tài)評論。只能由衷佩服道:“今ri才知,老大人為何能以五十出頭年歲,便為宰相閣臣了。” 劉大學士點頭道:“共勉。” 由于太晚了,劉吉便留了方應(yīng)物在客房住宿。大門與二門之間的庭院中,有一道側(cè)門通往偏院,安排方應(yīng)物住下的客房就在這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