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相書院在各郡郡治之所,是為分院;而離京城中的無相書院,可稱總院,亦可視作無相仙門外門總部。
各郡分院的教書先生,尚有可能轉成文部官身,借助為官治政輔助修行。
但總院的夫子與先生,基本都是專注于著書作文積累名望,深耕文壇,不與官場有染。
南奕特來拜個碼頭。
不管怎么說,他畢竟是無相仙門之弟子。哪怕無相書院南天分院連遭變故,使得南奕已然脫離無相學子身份,他也依舊是無相弟子。
既來離京城,自該拜會無相仙門外門總部。
更別說,南奕要想打破大離九部對他的默契壓制,破局之策,亦得落在無相書院上。
當下,九部百官中的文部官員,也就是南奕的諸多外門師兄,雖然不愿南奕來京攪局,攜真氣武道與他們爭奪未來百年人心氣運之大勢。
但再怎么說,大家都同出一門,同為無相弟子,有著一份香火情在。
即便單憑這份香火情,不會讓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就此消弭道爭。因為事關自身修行,唯有爭出先后、分出勝負,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技不如人之現狀,甘居人后。
可至少明面上,雙方都會一臉和氣。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南奕態度謙遜,沒有對這些外門師兄出言不遜,對方也不至于直接就跟南奕鬧得特別不愉快、特別難堪。
畢竟,現下道爭,爭的只是人心氣運大勢之歸屬,即凡人百姓散逸靈性所組成的最大一份蛋糕。
道爭得勝者,氣運加身,固然能在修為境界上勇猛精進。
但道爭落敗者,也只是分不到羹,無有氣運加身助力修行,難以勇猛精進,只能慢慢積攢道行而已。
說白了,敗者只是會丟了錦上添花的額外好處,不算特別特別重要,也就不至于一上來就傷了和氣,鬧紅眼。
倘是換成根本大道兩相沖突之道爭,那才是狹路相逢往死里爭,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