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知命自己,自然是不大可能花心思在《六脈真吾經》的推演完善上。
但接過南奕一道真氣法脈,陶知命也不會就此擱置廢棄。
他準備花幾個月時間,游走各郡,尋找一些未得入道修行之機緣、卻身懷一定氣運的少年郎,傳授《六脈真吾經》。
《六脈真吾經》,特性上偏向加持己身、壓制他人,與修者自身信念息息相關。
因人之信念追求不同,此法最易生出諸多變化。
陶知命將其傳授給身懷氣運的少年郎,對這門功法會在諸位小有氣運的少年郎手中如何衍變,同樣有幾分好奇。
而當陶知命說完,輪到右列蒲團第一位,即南奕分身程龍。
程龍說:“我名龍血,執掌七脈,正在瀛州島修行。不日將于南海傳武。不過所傳龍血真氣,專為龍屬海妖而設,不與其它真氣法脈相同。”
右列暫只程龍與孫九執,且兩人中間還空著八脈之位。
孫九執說:“我為心猿,九脈之主,暫居瀛州島修行。預計月底隨船回大離傳武。”
在八位源武者簡單介紹,相互間對彼此有個大概了解后,南奕總述道:
“瀛州島事宜,業已安排過半,只要將《七脈龍血經》暗中傳開,等到月底,即可隨船返航。”
“屆時,我將赴離京,于離京推行真氣武道,廣傳《五脈長生經》。”
“至于其余真氣法脈,主要是靠諸位私下里自行傳武。具體如何傳,乃是諸位各自修行之事,我也不多干預。”
“不過要想真氣武道登上大雅之堂,關鍵還是在推演完善真炁。唯有修出真炁,武道之路,方才能與仙道并列,改稱「修煉」為「修行」。”
所謂「修煉」,是指局限于提煉能量這一層次。不論何種修煉,基本都是以肉體凡胎為基。
而「修行」,則上升到道途方向,修之行之,牽引規則,衍化法度。
倘若修成真炁,因著并無源炁背后的規則之力打底,在神效上,真炁約莫只抵法力十一。
但只要真炁能夠參與進修行功法的修行流程、法力循環,便等同于跟道途完善掛鉤。
隨著道途完善修行有成,能自衍神通自生規則,真炁也將越來越具備神異之效,漸至法力五一乃至二一。
簡單說,一旦修成真炁,真炁與法力在階秩上,其實沒有太大差距,都對應黃階。
不像內力與真氣,即便有些許神效,也只能算在凡階層次。
所以,真氣武道再往上走,必須要修出真炁,才能真正成就超凡脫俗之道。
南奕今天召集眾人聚于武靈界,除去介紹新人外,主要便是督促一番郭來與裴清雪,叫兩人對傳播真氣、推演真炁之事務必上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