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六 誠友書店陶知命-《神詭異仙》
第(1/3)頁
源炁入體后,與自身靈性相合,即為法力。
而養氣期,顧名思義,就是在體內不斷蘊養壯大法力的過程。
不過,在養氣期最大的關隘,不在于如何養氣,而是在于紅塵煉心。
此世修行,養氣本身,并沒有什么難的。
難卻難在心性修持。
修士受七魔十災制約。其中十災,也就是戒律禁忌,只要是自身修得的術法,總是心中有數,知道自身有著哪些戒律禁忌。
但心魔邪念,卻極難自覺。若心性修持不過關,被心魔勾動邪念,誤入歧途而不自知,便極易自赴死路。
修士須得經常自省,嚴守清規戒律,謹慎修行,才能盡可能地避免行差踏錯。而為長久計,更是得紅塵煉心,養出一顆堅定道心,不叫心魔邪念迷心障目才行。
只是在南奕看來,所謂紅塵煉心,本質上就是增長見識,在見多識廣的情況下,依舊能不忘初心,堅定前行,渾不動搖。
或者說,所謂道心,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認知力與執行力。
因此,避世清修,如一張白紙,是養不出道心的。
而南奕兩世為人,見識過不少光怪陸離,看慣了諸多俗世誘惑,不敢說道心圓滿無缺,卻也自信不弱于人,意志堅定,絕不會輕易動搖、優柔寡斷。
且有著「洞真」自省自查,南奕也不怕修行出岔,誤入歧途,身心異化而不自知。
是以,修行路上,他確實敢勇猛精進,不會過于瞻前顧后。
由此觀之,說南奕是天生道子,倒也差相仿佛。
不過,養氣期的修行,可就不像藏精期能直接跳過了。
必須得老實修行,積攢靈性與源炁,慢慢蘊養法力才行。
然后,法力的衡量標準,可稱為道行。
在養氣期,須有二十年至五十年的道行,才能得享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年的壽元。
南奕之前破了南若村靈境,得到反饋的靈性獎勵,轉化法力后,于此時約莫有著三年道行。
他雖因身懷天賦神通,可以直接跳過藏精期修行,但在養氣期這一階段,仍處于尚未入門的狀態。
須等到攢夠二十年道行,并自行掌握一門術法,方才稱得上是養氣入門。
只不過,靈性正常該怎么積攢,《無相寶冊》和《小無相訣》里,卻都沒說。
南奕估計,得去尋了仙門安排的引路人,口口相傳后,才能知悉攻略靈境、制伏詭靈以外的,積攢靈性之秘傳手段。
一月十六日,南奕再次去了無相書院,尋李太華,求問引路人事宜。
而李太華,在這三日間,已提前為南奕安排好了引路人——誠友書店的店主,陶知命。
見南奕到來,李太華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眼,贊道:“看來,我得稱呼你為師弟了。”
南奕正兒八經地長揖道:“南奕見過李師兄。”
李太華笑著取出一封信丟給南奕:“書院為你安排的引路人,在城南三街九號鋪,是誠友書店的店家,名陶知命。你持此信過去,便可在陶師兄店里做個學徒,平時幫忙做工,然后修行上有何疑問,都可向陶師兄請教。”
南奕點了點頭。
雖然普通學問上,書院已經是開班授課的形式,但在修行之事上,仍舊是一對一指點的秘傳形式。
所謂引路人,儼然相當于半個師父。
而且,幫忙做工還有工錢,也方便家境貧寒的學子,入道修行。
南奕正準備向李太華告辭,李太華又開口道:
“去找陶師兄前,待會出了書院,師弟可先去白玉京,報我名字,取一壇仙人醉,屆時與推薦信一并交給陶師兄。”
南奕怔然。這酒,該不會是李太華替他出的束脩吧?
李太華看出了南奕的疑慮,笑道:“你莫多想,這酒與你無關,只是我答應贈給陶師兄的。書院安排引路人,自是不會還要你出什么束脩。”
南奕半信半疑。
但李太華都當面如此說了,他亦不好多言,只得頷首應下此事。
不過,等南奕辭別李太華,來到白玉京取酒時,他問道:“店家,我來替無相書院的先生李太華取酒,取一壇仙人醉。然后,冒昧問下,這樣一壇酒,如果是我想出資購下,須多少錢才行呢?”
白玉京,是一家有著三百年歷史的酒樓,乃當年一位名白玉京的釀酒師所開。
傳至今日,現任店家,名喚白蘭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余庆县|
怀化市|
漳平市|
长宁区|
车致|
桃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岱山县|
湛江市|
杭锦后旗|
仁怀市|
新昌县|
江孜县|
韶山市|
疏勒县|
临海市|
景德镇市|
会理县|
北宁市|
禹城市|
遂宁市|
屏边|
旌德县|
贵州省|
龙山县|
遂川县|
奉贤区|
三江|
尚志市|
临安市|
客服|
离岛区|
济南市|
涿鹿县|
屏东市|
三穗县|
雷山县|
武夷山市|
申扎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