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祭-《民國詭事》
第(2/3)頁
“啊?”
“啊個屁,就用它,這要是還砸不出個人來,老子就特么翻墻進去。”
不排除這戶人家出現意外的可能性,但趙三元堅信幫助他人的大前提是先保護好自己,否則誰也幫不了還得把自己搭進去,所以先來一手投石問路,而且是半塊板磚。
極端是極端了點,也談不上道德二字,可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扔進去還沒反應,那就得硬著頭皮翻墻頭進去看看。
咣當——
老劉扔的還挺準,不光砸進了屋里,順帶著砸塌了半扇破舊木門,動靜大的傳出許遠還帶回聲,這么大動靜里邊的人只要不死,總該有點反應了吧?
屁的反應都沒有。
就像是都死了一樣。
“上臺一黃祛除不祥.”
見此情形,趙三元立刻掐三臺護身再接金光神咒,反正就是各種疊甲以防不測,等差不多后直接翻越土墻落入院子當中。
“咳咳——”
飄揚的白色粉塵嗆的趙三元連連咳嗽,涕淚橫流。
可如果沒有跳進來,絕對不會知道地面上這一層東西是什么。
面!
一地的白面!
誰家閑著沒事大半夜的在院子里鋪滿白面?
思來想去趙三元腦海中只想到了一種情況。
頭七還魂。
民間有一種習俗,說在頭七、三七、五七、七七這幾天守靈時,親朋們會在地面上灑下粉末狀的東西,比如石灰、香灰、面粉等等,用隨處可見的干土或沙子也行,然后亡者回魂時會在上面留下腳印,不光能確定亡魂是否回來看一眼,也能通過腳印的形狀來辨別亡魂來生投的什么胎。
這個方法具體發源于哪個年代已經不可考,反正影響范圍很廣,年頭也很久遠,孰真孰假爭論不休,有的人說是純粹扯淡,有的人言之鑿鑿說親眼所見。
其實吧對也不對。
即便真的親眼看到了腳印,其實也不是真實存在的腳印,而是一種紐帶幻覺和情感共鳴,是亡魂給親朋的一種深層次的心靈反饋。
那是否會出現真的有某種腳印出現?
有。
但大概率不是啥好事兒。
因為明白人都清楚用這個方法真不靠譜,你要想調亡魂有更穩妥的辦法,而這種我家大門常打開的行為,說不定引來的是啥鬼東西,要是吃個瓜看個熱鬧也就罷了,真要賴著不走,后果挺嚴重。
然而民俗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是因為衰的都已經被淘汰,如今能留下的自有其道理,畢竟老百姓沒幾個會努力專研此道,用這個辦法不過是一種思念寄托,對故人親朋的念想。
粉末上沒有腳印,大家心照不宣該吃吃該喝喝該干啥干啥,可如果真有啥稀奇古怪的印子,這邊建議別像個小沙雕一樣興奮指著腳印說真靈真靈,趕緊找個明白人處理吧,因為來的東西可能比你都興奮。
但不管怎么說,浪費糧食肯定不提倡。
要是結合當下的情況,就更能凸顯有多么違和。
面粉是啥?
主要口糧,實打實的硬通貨。
南月村在哪?
豫省中部偏西北,正處災年。
啥家庭用白面鋪滿整個院子?
老張家也沒這么禍禍糧食,當初去大青樓,少帥親口說家里一個月得有二十天吃粗糧苞米面。
南月村里普通農戶敢玩這么大?日子不特么過了?
而墻上的老劉倒吸涼氣,雖然他不清楚地上的是面粉,但在三元落地后震起的粉塵足以說明怪象。
粉塵!
連綿多日的暴雨后,地上的粉末該溶于水變成泥漿才對,怎么可能震起粉塵?何況現在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三元.三元快回來.”
老劉在墻頭上壓低聲音提醒,可趙三元充耳不聞,一步一步走向虛掩房門,四面八方最顯眼的亮光,就是他手里的煙頭。
當然,這種節骨眼上,趙三元肯定不會硬蟒,躡手躡腳的走過去扒門沿往里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巴林右旗|
玉溪市|
图们市|
贺兰县|
泗水县|
广南县|
宜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竹县|
蒲城县|
蒲江县|
开远市|
莱西市|
牡丹江市|
沈阳市|
那曲县|
全州县|
航空|
工布江达县|
石渠县|
嘉祥县|
荃湾区|
保靖县|
古交市|
清新县|
阜新市|
平南县|
方山县|
马尔康县|
平定县|
永州市|
阿克陶县|
延川县|
察哈|
灵宝市|
和田市|
巴彦淖尔市|
澄江县|
三亚市|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