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場有預謀有計劃的開團早已陷入白熱化,小輩兒們大顯身手,各方戰局逐漸明朗。
倒是老輩兒這邊顯得太過平淡,莫聞山并不擔憂幾個臭小子。
安危?
危險一定存在。
可人生的成長必然伴隨著痛苦。
當他們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堅韌,風暴來臨時便不會一瞬間被絞殺殆盡。
做師父的能護一時,又怎能護一世?
如果某天仇家找上門來,像是老琵琶精那種級別的存在,幾個臭小子不成長的話該如何面對?總不能洗干凈脖子等死吧?
所以莫聞山即便有能力將石門分壇里的妖人一網打盡,他也不會去這么做,而是‘精心’篩出既能給幾個弟子造成困難,又不會強出太多的對手去當沙包。
一來是老爺子相信徒弟,哥倆是他此生最大的驕傲。
二來哪怕真的遇到了生命之危,老爺子也有辦法護住小哥幾個。
而當下,莫聞山的對手并未放棄。
無數細小觸須開始向外擴散,越來越長越來越密,無法用語言形容它的具體模樣,或許人類根本無法理解。
罔地太歲!
放屁的功夫,廣陽子的臉也跟著瘦脫相,再沒有仙風道骨的氣質。
下一刻,他本就干癟的身體愈發凄慘,仿佛那黑色肉蘑菇在快速吸食著身體養分。
“要玩命了?”莫聞山樂呵呵往老煙槍里塞煙葉子,一如既往的風輕云淡,沒把廣陽子當回事。
要怪只能怪他來到了石門分壇,撞槍口上了。
可在他的腹部丹田處,皮膚明顯發黑,就像是某種詭異的黑色肉蘑菇,看一眼就讓人san值狂掉。
此處無聲勝有聲。
如果說趙三元的三皇傳承是以民間信仰力為基礎,那這東西就是另一種極端。
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
莫聞山微微側頭,從此方天地的大風水變換中感受到了異樣,到了他這個級別,很多東西無需用五感。
有關太歲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歲星紀年法,在那個神秘時期,咱們某個老祖宗夜觀天象,具體說是觀察木星,也不知道那個年代娛樂太匱乏還是怎么樣,經過多年堅持和嘗試發現如果把二十八星宿的天盤給定好,就會算出木星每361天會走30度,從而定下了一年361天。
然而發現遠不止于此,老祖宗還發現如果太歲與命主生年的年支有刑戰破害的話,那這人肯定流年不利,進而演化出六十位歲神,幫助人們如何按規律化解流年不利,最初的犯太歲就是這么來的。
莫聞山嗅了嗅,饒是他老人家都難免驚訝,畢竟這玩意兒可有些年頭沒碰見過了。
與此同時,廣陽子的頭頂二尺七寸處出現了一抹黑影,很小黑小,顏色卻非常濃郁。
簡而言之生活好了那是我勤奮能干,生活不好了那就是外部干涉,左眼皮跳就是好兆頭,右眼皮跳就是科學痙攣。
雖然跟后來的太陽年365天存在偏差,但誤差在個位數已經相當恐怖了。
有關它的傳說實在不少,哪怕是三歲小孩都聽過太歲的大名。
廣陽子祭出的就是這鬼東西。
吃飯噎了,可能是犯太歲.
腳踝崴了,可能是犯太歲.
一胎八個,可能是犯太歲
正是因為這種針對某個事物的負面情緒太大,久而久之催生了另外一種存在。
因為太歲大名幾千年來太過深入人心,導致不少人運勢慘淡后會把一切歸結于太歲身上,而不是找自身原因。
再往大點,甚至能憑借此法試圖摸索羽化飛升的門檻。
第一時間,他也沒有猜出廣陽子在做什么,但可以確定的是絕對沒憋好屁。
或許是蜜汁自信,亦或許是私欲貪婪,反正廣陽子決定搏一把,即便是六七十歲了,可只要是圈里人就沒幾個不垂涎神霄法的。
就廣陽子這種水平的,年輕時殺的沒有十個也有七八個。
甭管哪條路線,前景都非常美好,而這個機會近在咫尺,廣陽子豈能放棄?
拼不過,大不了逃走。
雖然到現在為止他依舊摸不清對面瞎子老頭的底,不過廣陽子相信接下來這招一定會有奇效。
需要嚴肅么?
太歲!
沒有掐訣,沒有持咒,廣陽子只是扯掉身上的道袍,露出有不少老年斑的皮包骨。
廣陽子的小算盤打得噼啪亂響,然而他并不認為自己是迷之自信,他還有一招無往不利從未失敗的殺手锏。
老百姓不理解這個東西,卻對這個東西的大名如雷貫耳。
凡事有利就有弊。
“以自身為宿體,滋養左道旁門,按理說你早該翹辮子才對,我要是沒猜錯的話,你殺過不少人續了不少命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