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亭內亭外-《民國詭事》
第(2/3)頁
來人正是莫聞山。
他大大方方坐在老道士的對面,對這番話很是不以為然。
“資質又算得了什么?龍門向來不是以資質論高低,我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還不是因為資質太好?要是學啥都吭哧癟肚的怎會如此?我何嘗不想當個盛世閉關亂世下山的普通牛鼻子老道。”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啊你,有多少人哭著求著都得不到神宵妙法和三皇傳承,你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說說,是不是得到了我云游歸來的風聲特意來找的?”
莫聞山微微頷首,“自然,備受敬仰的玉峰子真人歸山,想不知道都難啊。”
老道士名為陳明霦,字鐘乾,號玉峰子,道門尊其為玉峰子大真人,他生于津門濱海,自幼聰敏,至孝良善。
年輕時也許是對道門感興趣,也許是這類聰明人不喜滾滾紅塵,便受戒出家,遍歷名山大川,屢遇奇人傳授妙法,后來因為他才冠龍門群賢,被推為總理都管諸執事,他不負眾望冤勞不辭。
當年在列強聯軍打入帝都時連皇帝都跑路了,誰都清楚大勢已去,跑了不知多少出家人,但陳道長堅定不移誓守廟土并接納救濟難民,最終得以轉危為安。
香火在保持觀中運轉的前提下,但凡有多余的全都拿出來創辦學校開展教育,招鄰里子弟入校讀書,可不是學道法啊,是正兒八經的知識教育,而且不收學費,功德無量,時直督北洋大臣袁大腦袋還贈以匠額——德水滂仁一日行,道有福旌其功德。
再后來被推舉為白云觀方丈,哪怕是位高權重,待人治事依舊秉承著慈善為懷,也從未忘記發光發熱盡心盡責。
炎黃首屆中央道教會便是由陳道長發起,倡導各省道廟設立分會,來整頓道教清規,處罰惡道淫寺,推廣慈善,發起并推動國人道德思想和愛國教育,有國才有家,何時何地都要愛我們自己的國。
這還是耳熟能詳的,有關陳道長的奇聞異事更是數不勝數,各類誅邪鎮魔的傳聞一籮筐。
歸根結底,在許多人眼里陳道長就是個活神仙,無論是道德人品還是道法高深,天下道門眾人難出其左右。
此等人杰,按照輩分算是莫聞山的師兄。
但名義上算是莫聞山師兄的海了去了,許多門派都有,不過能讓莫聞山甘愿稱為師兄的,除了已故的長興子,便是眼前還硬朗的玉峰子。
“你不在關外享清福,難道是特意來白云觀給師兄我戴高帽的?心意領了啊,你還是哪來回哪去,別忘了當年的鑿眼之盟,好不容易淡出了視線就好好安享晚年。”
陳道長話中的意思很明顯。
想當初全真龍門保下你,是不想看到再起血雨腥風,死的人夠多了,如果你到了萬年不遵守約定,龍門的面子往哪擱?定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一聽這話,莫聞山就來氣,恨鐵不成鋼道:“還不是我那倆不成器的傻徒弟?稀里糊涂的上了老張家的船,他張大帥是何許人也?倆小的能玩過他?不過是被利用當槍使罷了,我是實在被逼的沒招只能帶他們入關避禍,否則用不了多久全都得被小鬼子陰陽師給干掉。”
“你等會等會!”
陳道長立刻出聲打斷,并從懷里掏出一大把瓜子津津有味嗑了起來,“有點意思啊,我還不知道你收了徒弟,好事好事,法脈有傳承了是好事,你仔細說說我那倆師侄是怎么跟老張家扯到一起的?又是怎么招惹到的小鬼子陰陽師?”
見無良師兄一副這大瓜我吃定了的表情,莫聞山也很是無奈,畢竟他是真為倆傻徒弟感到丟人。
可還沒等細說,一陣陣嘈雜聲由遠及近。
首先引入眼里的是好幾個輕功高手,那真叫個飛檐走壁腳底生風,然后是祭了符箓或是對自身施法了的牛鼻子,反正全都用最快的速度趕來妙香亭,無不眼含熱淚。
“師父啊!!!”
“昨晚師伯還吃了兩大碗蔥花面,怎么就突然仙逝了!?”
“哎呦我滴掌門啊!您走的也忒急了!”
道士們哀嚎遍野,都感覺這天塌了下來,得知掌門方丈羽化仙逝的消息后全都放下手頭的一切事務趕來。
可等到了地方,全都是一腳急剎車,滿眼不可置信的看著妙香亭中。
隨后眾人的目光全部匯聚向小道士。
“不、不是!師叔祖剛才真的死了啊!”小道士急得都快哭了,哪曾想被他眼中仙風道骨的師叔祖給玩了一手?
只見一個膀大腰圓的肌肉道長拍了拍小道士的頭,無奈嘆了口氣。
其余年紀比較大的道長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表情。
得。
肯定是小輩兒的被忽悠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百色市|
杭锦后旗|
朝阳区|
长顺县|
诸暨市|
芒康县|
辽源市|
洞口县|
旬阳县|
北宁市|
广州市|
青铜峡市|
广德县|
姚安县|
唐山市|
合阳县|
富平县|
湛江市|
修武县|
洪江市|
崇义县|
长泰县|
乌海市|
侯马市|
台湾省|
博湖县|
乌苏市|
屏山县|
丹巴县|
调兵山市|
鹤峰县|
翁牛特旗|
德江县|
界首市|
银川市|
全州县|
大同市|
宁南县|
张家口市|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