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三元的確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趕緊喝口小酒壓壓驚,預感告訴自己接下來有大瓜可吃啊。
從之前的觀察來看,那個男人確實不對勁,正常人的三魂七魄哪有打包往外飄的?能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將死之人。
問題是他靈火還算可以,并無短命之相,更沒有印堂發黑,魂很淡的現象。
當然,他魂魄飄離的程度非常細微,剛剛往外飄一點點便又落了回去。
簡單說就是反復拉扯,奇怪得很。
“魂魄離體代表著陽壽已盡,需要陰差來勾索亡魂前往地府,對吧白老爺?”
“差不多吧....”
趙三元愣了愣。
啥叫差不多啊?
“因為這塵世間太復雜了,老弟你懂的。”
“我不懂。”
“貴人多忘事了啊老弟,你之前怎么走的陰難道忘了?騙過了城隍左右游神,正兒八經走正規程序入的地府啊,你說你自己當時算不算魂魄離體?”
“這.....”
“不光是走陰的,還有些道士也真不是個東西,沒事老出什么陽神啊?一出陽神,地府就會有反應,認為這個人要死了,可等陰差趕到地方的時候,哎~他玩完后魂魄歸體了,陰差完完全全白跑一趟,你說氣不氣?要知道陰差每年是有指標的啊,辦事效率低是會被責罰的。”
雖然沒有明著擠兌玄門中人,但話里話外還是有不少怨氣的。
想想也是。
往返陰陽兩地肯定不會像你從炕頭到炕梢那么簡單,陰差接到活兒趕去勾魂的時候,卻發現人家玩呢,的確有點鬧心。
換位思考一下,趙三元覺得換做是自己的話碰到類似情況,出陽神的不死也得給他整死,媽的老子跑一趟容易啊?
可話說回來,這個邏輯有點不太嚴謹,很輕松就能從中找到漏洞。
“不對啊,難道不能提前確認下生死簿?等確定人陽壽真真耗盡了后再勾不就行了?”
白老爺嘆了口氣,“老弟,你又不是沒見過生死簿,它是一直在變的,舉個例子一個人剛剛還有十年陽壽吧,這一刻突然干了件喪盡天良的事被扣掉十年,那么下一刻他就得死,反之也一樣,說這人眼瞅著要噶了,臨死前突然干了件大善事給增壽了,所以單純蹲在生死簿前沒啥用,這還不算有些大手子能借運幫人增壽,彎彎繞繞太多了,我當陰帥的我都嫌煩。”
趙三元上次走陰不光親眼見過生死簿,而且還在楚江王的陪同下查閱了好幾個人的陽壽。
甭管過程怎么樣吧,生死簿確實一直在變。
不過看到的并非生死簿本體,它在酆都城內最安全的地方,由酆都大帝親自掌管,為了陰曹十殿方便查閱信息,酆都大帝將生死簿分出十縷靈韻,藏在陰曹內十個房間當中,知曉具體位置的非常少。
而說到借運幫人增壽,趙三元有些了解,但此法有著許許多多硬性前置條件,能做到的高人鳳毛麟角,能請這樣的高人來做這樣事的人更少之又少。
用白老爺的話說,這人世間的彎彎繞繞確實多。
“陰差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不讓陰陽錯亂失衡,人死,魂魄便不能在陽間逗留,要么被城隍聚在一起待走黃泉,要么被陰差勾走入冥土,這即是規矩,即是天道綱常,但橫死的自殺的不算啊,老弟你懂的。”
踏踏實實坐在一起嘮嗑后,彼此間的關系拉近不少。
從身份角度出發,自然是人鬼殊途,但能讓黑白兩位老爺另眼相看,是趙三元有這個實力。
法脈足夠硬,再加上酆都大帝還點過名,客氣點沒毛病,況且吃人嘴軟的以后說不定還得打交道,退一萬步講,這小子以后要撞見這小子走陰,不會被揍那么狠。
只是嘮來嘮去,白老爺的口頭禪讓趙三元略感無奈。
我要是都懂,還用你解釋個啥啊。
誠然,生死輪回就是一種重新來過的機會,但這事不是機械式的循環往復,里面牽扯著大量規矩。
用通俗點的方式來解釋,輪回是一個有相對規律、有目的的進程,是件非常嚴肅的事,嚴肅的事就必須要被鄭重對待。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珍愛自己,枉廢生命,甚至是自殺了去,那么靈魂便不配被地府接引。
做回人容易?
是多大的造化?
多少個在后邊排隊?
你倒好,自己噶自己。
行,噶自己是你的自由,畢竟人生當中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
可既然已經噶了,那就別投了。
再說到橫死的。
像是跳井懸繩、車禍他殺、突發惡性疾病等等都算橫死。
而橫死的說道要比自殺的多很多,牽扯了強烈的怨念、執念、惡念、因果,它們死后的靈魂會出現‘定格’狀態,要么需要被高人幫忙超度走個特殊程序往下送,要么需要找個替死鬼。
一般橫死的,有很大概率家里犯重喪,輕則克妻兒老小諸事不順,重則連街坊鄰居都能給克死,然而不少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嚴重性,就算稍微了解一些的,也大概率碰到流水線干活的陰陽先生,導致悲劇上演。
總而言之,輪回和陽壽都是非常嚴肅的事情,無論對死人還是生人,都牽扯極廣。
“兩個多月前他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剛開始來勾魂的陰差以為是他陽壽未盡,便按照程序留后登記,后來又連連續續來了好多個陰差,但都沒法勾魂,老弟你也看到了,他的魂魄又出來又回去的反復橫跳,小輩的陰差真沒法擅自做主,畢竟這涉及一個人的生死,可總這樣也不行啊,陰差來來回回的也耗不起,沒辦法,我和黑子親自跑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個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