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濫五猖-《民國詭事》
第(3/3)頁
“口中咬把飛毛劍,瞬息感通五路猖。”
“收兵角先吹,發兵鼓先鳴,龍角連連四五聲,召請五方五猖兵。”
“急急如五郎律令敕!”
霎時間嬉笑、怒吼、嚎哭、尖叫、呻吟聲此起彼伏。
黑白赤綠橙五道光芒由五個方向狠狠撞向常羅觀。
它們樣貌各異,打扮各異。
有披甲士兵,有獸皮山賊,也有披頭散發的精怪。
共同點只有一個。
強大!
常羅觀的去路被阻,兩條金鞭上下翻飛卻依舊沒有將它們逼退。
想當初面對黃愛民的四鬼勞魂術時,有一個算一個都被常羅觀‘弄死’過無數次,輕松愉悅。
可這五個東西完完全全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五猖兵馬?不對,是濫五猖!”
常羅觀駐足不動,冷眼觀察著。
果真跟三元那小子說的差不多,這趟活兒就跟輕松倆字不沾邊,連南部的五猖兵都出來了,即便是濫五猖,那也是五猖兵,某種程度上講還要比前者更厲害。
在炎黃南部地區的法教當中,有一種存在對民間異人和法事的作用特別大,這種存在,就叫做五猖兵馬,哪怕是尋常老百姓也聽說過其鼎鼎大名,不亞于關東地仙。
只是關于五猖兵馬的來源眾所紛紜,有的說是涿鹿之戰后,死去的孤魂沒去處,后來被敕封為五猖兵馬。
以翻壇張五郎、郭氏三郎被視為五猖兵馬的首領,包含東南西北中五路,從方位具體來說,指東方九夷兵、南方八蠻兵、西方七戎兵、北方五狄兵、中央三秦兵,每方的猖兵部下又統領五方,故稱為五五二十五猖。
從職責來分類的話,具體可以歸納為生冷活納五猖、吃生吃熱五猖、披頭散發五猖、游山捕獵五猖、收魂立禁五猖等等,足有幾十種分類,連樹木、石頭、精怪都有可能成為五猖兵馬。
顧名思義,五猖兵馬主要體現在猖這一字上,猖狂、大膽,無拘束、兇悍、威猛,雙目圓睜,眉如烈焰,呲牙咧齒。
民間多以為它們是邪神鬼怪,所以都不敢惹,的確五猖兵馬非常不穩定,不像是頂香弟子與仙家的穩定關系,前者如雙刃劍,既可傷敵也能傷己,像是施術者作法時突然被放出去的五猖兵殺個回馬槍整死的事并不少見。
哎~就是猖狂就是玩兒~
但歸根結底,它們本身并非邪惡的化身,多年來有無數的流派和民間異人駕馭五猖兵馬,行善積德。
可相對的自然也有人拿它們做惡事,這種猖兵被稱為濫五猖兵,它們的能力更強,也更加不受控制,常羅觀面對的就是這種存在。
“本以為是作為壓軸的亮相出場,得,十花頂子的大貍貓你自求多福吧,我這邊比你那頭還難辦。”
常羅觀自嘲的笑了笑,心想著碰見這種局面,還是老青那條大黑蟒更加得心應手,甚至會很享受。
只可惜,陪三元那小子造了殺業就得受罰啊。
遠處,竇海的面色依舊如常。
非常清楚自己養的五猖兵非同小可,對陣關東地仙至少不會落入下風,令旗法陣中的貍仙更是自身難保,破不了‘皮影’它要么逃,要么死。
這場斗法他們必輸無.....疑?
竇海的思緒突然有些卡頓,因為瞧見他趙三元和劉芒泛的行為開始變得怪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