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到最后他們甚至不光打算立刻就從城里請太醫來為朱慈烺診治,更有人提出以他的身體確實不宜在山中常住。 診治自然是應下了的,但搬出宿衛營卻是萬萬不可的。 原本朱慈烺搬到城外僅是為了安撫士卒情緒,現在諸般措施都已起效,他的身體又是這般情況,搬回城中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只是................ 想了想那些死得莫名其妙的前輩,再看看今日那幫勛貴大臣的樣子,朱慈烺最終還是決定和宿衛營常駐城外。 至于理由卻也得便,反正他整日里還需往城上跑,不如就住在外城還省去了來回顛簸之苦,對恢復身體當真是大有裨益。 到了這里,朱慈烺雖還是打算住在城外,但眾人見他情緒似乎比先前好了一些便也不再強求。 隨后徐胤爵這些常駐內城的也就打算告辭離開。 “國公爺,你家中藏書可有關于夜襲的?” 聞得此言,徐胤爵先是一愣,隨后稍稍回憶一番便道到:“夜襲一類自是有的,這幾日我已整理了一些。” “來而不往非禮也,多鐸能趁夜來這么一下,我如何不能也搞他一下?!? 這一仗雖然贏了,但贏得艱難,贏的僥幸。 論及過程,明軍一直處在被動迎敵的位置,數次嘗試組陣迎敵都被韃子以迅雷之勢沖散。 若非最終向仁生帶領宿衛營斷了韃子退路,這勝負卻也尤未可知。 論及結果,守軍傷亡過半,韃子雖也丟下了幾十個,可真正死在戰陣廝殺中的卻也就二十多個。 當然,朱慈烺作為此戰親歷者如何能不知道將士已然竭盡全力,可這卻不代表他能坦然接受被人戳了腰眼子。 所以他才尋思著能不能找個機會給韃子也來上這么一下,好早日報了這一箭之仇,讓他早日念頭通達。 “殿下,夜襲對兵卒的要求頗高,這才兩日時間........?!? “無妨,不著急,你這邊先訓著,若有戰機來臨也不至錯過?!? 先前朱慈烺便打過夜襲韃子的主意,怎奈諸般條件都不成熟,這才讓多鐸搶了先。 不過他也不是急功近利之人,知道以自己麾下的情形大抵無法完成這樣的特種作戰,所以朱慈烺也只是趁著這個機會再強調一下,好讓徐胤爵等人再重視一點。 果然,領導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下屬的行動力。 朱慈烺話音剛落,先前一直如小媳婦般窩在一旁的常冠林便說話了。 “殿下,老常在太師麾下時也曾于夜間襲過流寇大營,等國公爺定好訓練方法就由我帶兵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