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童野道:“我們以前也沒有做過港口貿易,這里面有什么講究嗎?” 王燁道:“要說這石寨港,確實是滿地金銀。”他笑道,“港口貿易有本大本小的做法,有心大心小的做法!” 鳳恒和顧瑯異口同聲地問道:“這個怎么講?” 王燁道:“本小的,開個小貨棧,進點大路貨,進來出去,賺點差價,生意雖然小,但是平穩,沒有風險,養活一家人是沒有問題的!本大的,貨棧開得大,進貨出貨,都是跟西洋、東洋人打交道。動輒數萬、十幾萬,甚至是上百萬的生意,把一條船甚至幾條船的貨全部包圓吞下,那才是真正的港口貿易!還有本大的,干脆自己就有船,小船或者大船;一條或者兩條,甚至有十幾條、幾十條的大船隊。還都是大船。” 蘇瀾聽了,倒吸了一口氣。她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成,已經有了載重量高達三百多噸的大船。三百多噸是個什么概念,那可是近千匹駝隊的載重量啊。 蘇瀾的心就像干辣椒潑了開油,火辣辣的。如果自己擁有一支這樣的船隊,那該多好啊! 顯然,王燁的話在大家心里都引起了波瀾。 好一會,就聽顧瑯問道:“王大人,您剛才說,有心大心小的做法,這是怎么回事?” 就聽王燁道:“這心大心小,說起來就是膽大膽小。但是,我認為前者的格局還要大一些。” 童野奇怪地問道:“喔,還有格局的大小?” “當然!”王燁道,“如果是單純的膽大,那是碰運氣的傻大膽!可是心大,那就不一樣,心里有一桿稱,一盤棋。當然也不能說這些人心懷天下,左不過還是商人!但是即便如此,也是了不得!令人感佩!” “王大人不妨舉幾個例子給我們聽一聽,開開眼界?”童野關心地道。 “好,就說我們石寨港有一家叫褚望的,祖上幾輩都是做港口到內江的貿易。”王燁道,“到了褚望父親這一輩,因為兄弟幾個都有賭博陋習,只得將家里跑內江的船只賣了個精光。從此家道中落。到了褚望,只能到處流浪、乞討。后來,不知道怎么發了財,回來買了兩條跑內江的船只,重操起舊業。本來,這生意就這么做著,也不會出問題。可是褚望利欲熏心,膽大包天,再加上有人挑唆,他腦子一熱,非要轉行做海外貿易,可是家里的船不適合跑海外,他就賣了,換了一艘二手海船,結果出海遇到風浪,船翻人亡,再次破產。” 童野道:“這不是倒霉嗎?” 盧平道:“其實他家做內河貿易挺好的,轉而去做自己不熟悉的海外貿易,這就叫本末倒置!而且,既然走海上,應該請有航海經驗的船老大,結果他圖便宜,請的還是以前的內河船老大,不熟悉海事,翻船是遲早的!還有,那二手船就是那個挑唆的人做中間人賣給他的,也不知道有什么毛病沒有?反正船傾覆了,也不知道詳細情況!” 顧瑯道:“看來,海外貿易風險很大啊,船順利回來了,那就是大賺特賺,如果遇到風浪,那就船翻人死貨沒了。” 蒯合道:“其實做海外生意都是有風險的,那些人個個膽大包天,有冒險精神的!” 童野問道:“現在港口貿易有幾種方式啊?” 王燁道:“第一種,就是剛才講的最簡單的方式,開個貨棧,到東洋和西洋的船上進一些貨,香料、珠寶、象牙、花椒,還有我們大成自己內江運來的茶葉、瓷器、絲綢什么的,賣給南來北往的客商,賺些差價。第二種,一邊開著貨棧,一邊幾個人或者一個人買一條船,租給需要跑貨的人;或者養著船員,把船和船員一起租給別人。再大一些,不僅自己有茶園、瓷窯和絲綢工場,還有大型船隊和幾十、數百、上千人的船員。反正,只要跟船掛上鉤,成本就翻番,賺得就翻番,當然風險也翻番!” 就聽蘇瑞尚道:“童世子剛才說,想開貨棧,王大人能給一些建議嗎?” 王燁道:“將軍此話持重!好!”他繼續道,“開始做港口貨棧,心態一定要平穩鎮重,切忌急躁!不要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也不要想著一鋤頭挖一個金娃娃!這是其一;其二,人才最重要!比如,懂瓷器、懂茶葉、懂絲綢、懂香料、懂玉石的人!還有懂番語的,懂記賬算賬的!還有,跟市舶司、經紀行、碼頭上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的人才!特別是懂天文、懂洋流、懂信風、懂船舶的人!有了這些人,你們就是如虎添翼,百步走了九十步,剩下的就是運氣!” 蘇瀾聽了深以為然,無論什么時候,人都是決定一切的因素,人定勝天啊! 眾人聽了都紛紛說是。 就聽劉希問道:“那這些人才怎么搜羅?” 盧平道:“你們可以到經紀行掛牌招聘;也可以由朋友推薦;還有,自己培養人才更重要!” 蘇瀾聽了,覺得今天真是收獲不少。 王燁道:“人才真是很重要!而且商業海貿人才跟科舉又不一樣。”他贊嘆道,“卻說我們石寨港就有這樣一個風云人物。他小時候雖然開過蒙,但也是僅僅認識幾個字而已。可是后來,他一聞茶葉,就知道是什么茶,什么年份,什么土壤,是背陽坡還是向陽坡!瓷器拿上來,他就知道是哪個產地,什么類型的窯燒的!還有絲綢,什么提花段、妝花緞、重縐紗、繭綢、云錦、蜀錦、松江布、細棉布,他都能說出一二,幾乎沒有走過眼!還有,他不僅會說本地土話,還會說官話,倭語,高麗語,還會說波斯語,阿拉伯語。” 劉希道:“這還真是風流人物!” 王燁繼續道:“他出身貧寒,還是孤兒!就說我們從石寨港出發,沿著云江往上二十里,有個叫吉家鋪的地方,吉迪,也就是人喚吉老大的,就出生在這里。他十來歲父母雙亡,家族欺他年幼,霸占了田產,將他除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