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部 殿州驚濤 2、戒石是個什么東西?-《大成風華之絕響》


    第(2/3)頁

    的確是戒石。這些都是歷屆府臺安置的,是官員的自我鼓勵和誡勉的銘文石碑,也是官員的座右銘。每塊戒石上還勒有名諱。

    陶敏上前仔細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清”、“正”、“廉”、“明”四塊石碑。旁邊還有一塊巨大的戒石,橫額為“公生明”,額聯為“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蒼難欺”。

    有石上勒字道:“事事告青天,凡外而法堂,內而暗室,總期質諸鬼神,指河際以盟心,不敢為污吏、為貪吏、為昏庸吏;林林皆赤子,非養以衣食,教以詩書,惡在為民父母,撫莘邦而復冀,但愿無窮民、無冤民、無奸宄民。”

    也有:“不要百姓半文錢,原非異事;但問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也有:“兩袖入清風,靜憶此生宦況;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

    也有:“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還有:“要一分非分錢,幽有鬼神,明有國法;做半點昧心事,近報自己,遠報兒孫。”

    還有:“百里才疏勤補拙;一官俸薄儉能廉。”

    還有:“上有青天,一片冰心盟上帝;民皆赤子,滿腔熱血注民瘼。”

    尤其一塊碩大的戒石,上書“愛民若子;執法如山”銘文。青石如玉,字若驚鴻,甚是打眼。

    陶敏仔細打量,見上面的名諱,竟然就是前任知府李世。

    前任知府李世在殿州任職十年。其妻桂氏乃京城名門世家嫡女,長子李達去年中了進士,還娶了工部尚書董方大人的嫡幼女董氏為妻;次子李錦已經考中秀才,正在國子監讀書,明年準備考舉人。這桂氏、董氏于前年就離開了殿州,到京城上下活動,終于,給李世謀得戶部郎中一職。雖然也是從四品,但好歹是個京官,比這窮鄉僻壤的殿州知府不知道強多少倍!李世迫不及待地要回京,把姨娘、庶子、庶女和家人都提前送回京城,自己則帶著幾個長隨、老家人過活。如今更是帶著推官、外甥林謙跑到城外天云寺去躲清閑。

    陶敏面上不顯,心內卻是不以為然,滿腹譏諷。暗道,只怕是,愛民若子,是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是錢山、靠山,其為山乎。不然,夫人、兒媳為他跑官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又是從何而來?只怕也是個屬貔貅的,只進不出!

    三人繼續往前走。只見廊道的轉角處,有個小小的稍稍獨立的戒石園區,廊柱上還掛了一塊牌子,上書“五言碑”。

    陶敏打眼一看,這里果然有五塊高低不同、形狀各異的石碑,上面分別銘刻著:“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官者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毋謗、舉事審當、喜為善行、恭敬多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小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字體比較單一,是楷書和草書的結合。看得出來,是一人手筆。再仔細一看,落款是前前任殿州知府翁滸的手筆。

    陶敏心里不由嘲諷,前人箴言,他也敢剽用?

    忽然心念一動,陶敏對兩個師爺道:“好好好,這戒石正是對我輩的誡勉和鼓勵!”

    他對兩個師爺鄭重地說道:“明日也著人尋來兩塊上好石頭,咱們也立上兩塊戒石,魏碑、草書各一塊,都用上好朱砂勾勒,刻上日期以茲紀念。就寫——”

    他沉吟片刻道:“就寫,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他摸摸胡須道:“再來一塊,吃百姓的飯,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休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黔南| 黄石市| 上蔡县| 运城市| 荆门市| 沙坪坝区| 马山县| 潞城市| 连城县| 旺苍县| 阳泉市| 时尚| 衡阳市| 南京市| 长葛市| 汾阳市| 苗栗县| 兴国县| 基隆市| 古浪县| 商洛市| 开远市| 华阴市| 嘉峪关市| 东丽区| 丹凤县| 湘潭县| 徐州市| 麟游县| 江西省| 维西| 化隆| 清新县| 万荣县| 海阳市| 铜陵市| 库尔勒市| 镇远县| 浙江省|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