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陶敏就道:“說說這通判和推官吧。” “是。按國制,殿州知府是從四品,殿州通判和推官也都低了半級。推官林謙是從七品,他是李知府的外甥。殿州通判劉希是從五品。他進(jìn)士出身,原是頌縣縣令。六年前因父亡回家丁憂。恰逢倭寇上岸,將原來的殿州通判梟了首,朝廷匆忙間,奪情就地起復(fù),他便做了殿州通判!如今幾年過去了,倒也沒有御史參他。” 一家人飯桌上猛然聽說“梟首”二字,都嚇得臉色蒼白。 陶榮忍不住問道:“怎么堂堂一府通判竟然會被倭寇梟首?這殿州豈不是危險得緊?” 陶蟈兒惴惴不安地道:“這個老奴還沒查清楚。想必只是一場意外。” 馬喜兒有些作嘔,道:“快別說了。一大早,還吃著飯呢。” 陶敏嘆口氣,繼續(xù)道:“還有呢?” 陶蟈兒苦著臉,道:“這殿州府衙真是小,委屈了老爺夫人和公子小姐們。老奴想,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他賣個關(guān)子,停下話頭。 馬喜兒斥道:“你難道就沒有法子么?我這個當(dāng)家主母竟然連個大花園都沒有!” 陶蟈兒皺著臉,活像是在憋大便:“老奴想,也不是沒法子。那知府府衙后面的竹笠山若是能夠買下來,和府宅連成一起……” 陶敏和馬喜兒都是眼睛一亮。公子、小姐們也立馬歡呼起來。一時間,要書房的,要院子的,要花園的,不絕于耳。 陶敏點(diǎn)點(diǎn)頭,道:“我知道了。你去查查,竹笠山有沒有主兒。” 陶蟈兒道:“老奴查過了,有些難辦……” 馬喜兒打斷道:“一個山包而已,如何難辦?” 陶蟈兒吭哧著道:“那是官地……” 陶敏、馬喜兒夫妻和幾個子女都是一愣。 馬喜兒尖刻地道:“我不管,我定要個大花園子!是暗要還是明搶,都得給我們娘兒們弄來!” 陶敏皺眉,片刻道:“官地其實(shí)更簡單。這事我來想辦法。還有何事?” 陶蟈兒道:“老爺吩咐的殿州中吉書院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了,單等三公子年后入學(xué)。” 陶敏點(diǎn)點(diǎn)頭道:“雖說明年秋季榮兒要進(jìn)京去國子監(jiān)讀書,可是這大半年也不好荒廢的!” 陶蟈兒壓低嗓門,道:“這第三件,就是奉老爺夫人之命,老奴已將殿州城逛了個遍,知道了一些生意頗好的店鋪。”他往南邊一指道:“這跪月湖南岸,和咱殿州府衙遙相對應(yīng)的,有個殿州城絕無僅有的三層高樓,便是殿州最有名的酒樓回鳳樓,老板叫鳳恒。回鳳樓三樓還有曲水流觴,每月逢八、十八、二十八會文,那是高朋滿座,日進(jìn)斗金啦!” “高朋滿座,日進(jìn)斗金!”陶敏和夫人都很激動。 陶榮也是眼睛一亮:“回鳳樓曲水流觴,逢八會文?今日不正是臘八會文么?” “正是!公子今日不妨屈就,闖一個名頭?”陶蟈兒真是騷到癢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