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壽國叔派了幾個人扶著壽全嬸回家,“哎,埋吧。”壽國叔說完,所有人開始行動,人手一把鐵锨,開始往墳里埋土。 王滿銀也來不及多想,開始賣力的往壽全叔的墳里填土,直到累的鏟不動圖,他的鐵锨被別人接了過去接著填土。 半個小時后,墳被埋成了一個小山包,壽全叔的喪事正式結束,只留下壽全叔的幾個孩子和壽國叔在墳前燒紙,看著跪在墳前的幾個孩子,王滿銀心情很沉重,其他人和他一樣,回家的路上基本沒人說話,各自沉默著回了家。 如果壽全叔是壽終正寢,像他的名字一樣真能壽全的話,王滿銀心里不會沉重,可是,壽全叔是餓死的,這就讓人無法釋懷,心里總是不痛快。 晚上,吃過晚飯,等到天黑后,王滿銀和蘭花說要出去一下,出了門,他直奔壽全叔家,到了壽全叔家門口,他從系統空間里取出了一麻袋棒子面,估計能有一百來斤,悄悄的放在門口離開了。 他無法表明身份幫助壽全嬸一家,只能采取這樣的方式了,雖然無法幫助壽全嬸家擺脫困境,但也能讓他們家吃一段時間了。 經歷了壽全叔這件事,讓王滿銀想了很多,他感覺他的生活過的有些過于躺平了,自己家是不愁吃穿,可是,想到那些來自家拜年的娃娃,他們手上的裂口,想到餓死的壽全叔,想到壽全嬸還有他家那四個無助的孩子,想到村上那些樸實又善良的村民們,他心里就好像憋了一團火,想要為他們做點什么。 靜下心來思考了一會,王滿銀漸漸有了頭緒,這所有一切的源頭就是因為窮,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帶領農村致富。 帶領農村致富,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比較難了,現在這個年代,農村想要致富,就只能在土地上想辦法了。 對于致富的點子,王滿銀心里已經有了,但是怎么樣實行開來,他心里還是有些難以決定。 他打算在罐子村搞塑料大棚種植蔬菜,在后世,用塑料大棚致富的村莊很多,恰好王滿銀就會搭大棚,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致富辦法。 塑料大棚薄膜是我國1955年引進的,首先在首都搭建小棚種植蔬菜,獲得了早熟增產的效果,1957年開始向北方地區擴散,到1970年已經在北方實行開來。 公社和縣里現在還沒有塑料薄膜的存在,王滿銀估計,地區可能會有,省里肯定是有的,現在最主要的是怎么搞。 想要讓壽國叔支持自己搞大棚可不容易,一來,王滿銀沒有種地的經驗,二來這事有風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