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完成了初步的測試之后,程忠和田世浩一起找到寧晨,與寧晨交流著檢測得到的情況。
“從現在測試出來的結果來看,我們加工合成出來的鋼鐵材料還算是比較合格。很多之前我們覺得不容易解決的工藝問題,現在很多還是取得了突破的。”
寧晨對于程忠的話也沒有否認,說心里話,這些具體的工藝流程的確非常的棘手,如果不是有這些經驗豐富的鋼鐵材料專家在場,寧晨根本就沒法將實驗進行下去。
“寧晨,對于現在的測試結果,你有什么看法?”
聽到程忠的問題,寧晨短暫的思考了一下后,認真的回答道:
“程院士,就像您剛才說的這樣,我們在前一個階段的研究過程中,解決了很多非常棘手的問題。這些解決方案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了解到了很多鋼鐵冶煉和加工過程中的細節……”
頓了頓,寧晨繼續說道:
“當然,如果僅僅從測量的結果進行評判,我們加工出來的物質結構,跟設計出來的物質結構肯定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不過畢竟這只是第一個階段的實驗,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在寧晨這兩年做實驗的過程中,也經歷過非常多次的失敗,這些情況在科研項目的研究過程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了。
“寧晨,你覺得這些物質結構的偏差,會對材料的性能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程忠問道。
寧晨不僅有著極強的專業能力,而且性格也非常的謙遜,并不會有任何恃才傲物的情緒。
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有寧晨這樣的一個團隊成員在,對于項目的進展無疑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意識到自己的說法有些絕對,寧晨連忙補充道:
從與寧晨接觸的這些天來看,他們就能夠感受到,寧晨是一個對科研和學習,態度多么認真刻苦的人。
“程院士,各位專家,這些方案都有非常完善的理論依據,我也覺得有很高的可行性。不過針對一些問題,我也有一些其他可以嘗試的方法。”
聽完了寧晨的這些想法之后,程忠忍不住說道:
但程忠卻發現,寧晨并沒有提出任何自己的想法。
<div class="contentadv"> 程忠知道,寧晨不可能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便主動說道:
“寧晨,你覺得這些方案都怎么樣?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也讓我們一起參考參考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