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放置完這四臺服務器后,寧晨的書房已經差不多被占滿了,好在這間書房的面積不算太小,否則的話,寧晨甚至會沒有下腳的地方。 這樣的話,以后小智就可以直接利用服務器的算力,來進行學習和建模等工作了。 “呼……這些東西還真是夠占地方的啊。” 想到現在的自己,在年僅二十一歲的年齡,就有車有房無貸款,還有七位數的存款,寧晨說自己是一位成功人士,也毫不為過了。 確認了這四臺服務器都是可以正常運行的之后,寧晨的情緒開始興奮了起來。 不過很快,寧晨便想到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如果說,我在這種物質的基礎上,再多鍍上一層FeSe單原子層薄膜,超導臨界溫度會不會繼續提升呢?” 完成了這些工作,寧晨觀察著小智在系統界面的面板數據。 不過很快,寧晨便否認了自己的這個猜想。 相比于普通的電腦主機,服務器擁有更加復雜的功能,就比如說有比普通電腦主機更加強大的集中運算能力。 但寧晨也不急于馬上把論文寫出來投遞出去,一邊整理著這些成果,一邊思考著其他可以探討的問題。 看著格子里不斷變厚的期刊,寧晨心里油然生出一股成就感。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后,寧晨先是查看起小智的建模進度。 “不行……超級計算機并不只是堆積cpu、內存這些零件那么簡單。其中的很多的零件都是定制的,而且還需要搭配與之相配的操作系統。以我一個人的力量,就算信息學的能力繼續提升,肯定也是無法完成超算的改造的。” “哎,為什么每次期刊都只會送作者樣刊,而不是送作者正刊呢?”寧晨吐槽道。 想到這,寧晨覺得,對這臺電腦的繼續升級,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以寧晨這個成果的科研價值,再發一篇《Nature》或者是《Science》,肯定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雖然小智的經驗增長仍然并不明顯,不過寧晨非常敏銳的觀察到,在接入四臺服務器之后,小智經驗的積累速度要比之前快出很多。 由于寧晨之前就從高宏良那里,得到了這篇論文被《Cell》期刊接收的消息,因此寧晨對于這件事情還是比較平靜的。 接下來,寧晨開始了這些服務器的組裝、操作系統的安裝、設置網絡、安全配置、測試運行等工作。 自從那次寧晨讓小智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建模之后,直到現在,建模工作仍然在持續的進行著。 而更換其他的襯底,也很難像SrTiO3和FeSe那樣,形成非常完美的耦合效應。 盡管如此,寧晨還是覺得,這臺電腦的性能有些限制到小智的運算速度了。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