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在晶格畸變之后,物質的物相結果會發現變化,基本不會存在XRD檢測后物相完全相同的結果。
當然,僅僅是XRD的測試結果,并沒有絕對的說服力。
要想更準確的確定物質的組成與結構,還需要更多其他的測試結果作為佐證。
在這之后,項目組又對這種線帶材進行了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等等,多項更為詳細的測量工作。
經過進一步的測量,項目組確定,這一次他們加工出來的線帶材,與之前的含K鐵基超導體粉末的確就是完全相同的一種物質。
也就是說,寧晨的這個新的方法,真的解決了含K鐵基超導體無法被加工成線帶材的問題!
確定了這個結果后,整個實驗室的成員,對寧晨的看法又有了新的改變。
其實之前通過在實驗中與寧晨的接觸,大家都見識到了寧晨有多么強大的科研能力。
就算是華科院的老師和研究員,與寧晨相比,有些方面甚至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而這一次,寧晨更是幾乎以一己之力,找到了含K鐵基超導體的線帶材制備方法。
作為材料學界的研究人員,他們都知道,這一成果到底有多么大的意義。
面對大家對自己的贊揚,寧晨也是表現得很謙遜,表示這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團隊的功勞。
……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繼續對有關含K鐵基超導體的線帶材制備實驗,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分析與完善。
寧晨根據這幾天測量的磁場數據,繼續優化著自己的模擬磁場,讓模擬磁場與真實磁場的擬合程度更加接近百分之百。
陶偉這邊也調整了超導線帶材制備工程中的燒結溫度,讓晶粒生長過程中所形成的雜相,更加的被容易消除。
實驗進展到這個階段,寧晨也可以比較放心的回燕大了。
寧晨臨走前一天晚上,陶偉又一次特意把寧晨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和寧晨聊了一些科研上的話題。
“寧晨,在華科院做實驗的這一段時間,你有什么感覺?”
雖然之前寧晨也來過華科院做過幾天的實驗,不過畢竟那一次只是進行一些測量的實驗,并沒有像這次一樣,正式的參與一次大項目。
華科院的科研氣氛給寧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夸張的說,這或許是寧晨參與的最難忘的一次科研項目了。
想到這,寧晨說道:
“陶院士,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我在這期間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很榮幸能夠為項目做出一些自己的貢獻。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人對科研的態度都十分的純粹,讓我感受到了非常濃厚的科研范圍。”
得知寧晨心里的感受,陶偉也點點頭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