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同樣的循環次數之下,以三維納米纖維材料作為電極負極材料的鋰電池,電池壽命很可能幾乎不會有任何的衰減。 經過詳細的測試,這種材料的確與寧晨之前設想的材料非常的相似。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種材料加工成模板,然后準備批量的對硅-碳復合材料進行加工。” 徐洲拿出紙和筆,在紙上畫起了一些圖案。 既然整個項目中出現了新的轉機,徐洲和寧晨都希望重新計劃一下之后的實驗。 “嗯,這個一開始確實很難精準的確定下來。那徐老師,我們研究一下具體的思路和方案?” 看清楚徐洲紙上畫的圖案,寧晨點點頭說道: “是的,就在這樣的結構。徐老師,這種結構的材料我們真的可以制備出來嗎?” 接下來的時間里,實驗組將精力都放在了各種介孔分子篩材料的合成上面。 “徐老師,我們又要改實驗計劃了嘛?” 這個時候,隋楓走了過來,問道: “徐老師,下午的實驗現在開始嗎?” 這種加工速度提升的程度,就像用印刷術來替代手寫一樣,讓硅-碳復合纖維材料的批量加工成為了可能。 聽著徐洲的解釋,隋楓也大概明白了徐洲的意思。 通過浸漬、刻蝕、熱處理等步驟,實驗組成功制備出具有規則介孔通道的硅-碳復合纖維,加工的效率相比之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隋楓倒也不是特別關心徐洲的想法,因為隋楓對自己的定位,只是幫老師干活的苦逼研究生,老師讓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好了。 寧晨和徐洲都加快了吃飯的速度,狼吞虎咽的把飯吃完之后,便返回了實驗室。 “寧晨,伱這個想法真的可以一試啊!你說的這種材料,我們真的有可能制備出來!” 兩人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很快對后續的實驗方案達成了一致。 三維納米纖維材料具有更強勁的物理性質,可以更好的抑制材料的體積變化和粉化作用。 徐洲對于寧晨和隋楓的態度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個橫向課題之中,徐洲只希望寧晨能夠解決一些關鍵的問題便可以,不需要將時間放在太多基礎的工作上面。 “至少從結構上,還是完全可以制備出來的。只是你說的那個空間群尺寸,我不知道能否準確的達到。” “那接下來,我們先把手頭的實驗停一停,先嘗試著去合成這種介孔分子篩材料吧。” 徐洲找出了幾種自認為最符合寧晨理想中的介孔分子篩材料,寧晨聽完也覺得,這些材料的確有可能滿足自己的要求。 要是項目做完,能給自己多發一點兒獎金,隋楓就謝天謝地了。 正式開始新的研究課題之前,寧晨先是確定了自己的首先要進行的工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