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這樣,寧晨開啟了每天晚上與宋溪韻約跑的生活。
寧晨不得不承認,每天晚上有宋溪韻帶著自己跑步,自己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寧晨每次跑完三千米所用的時間,從一開始的14分鐘,逐漸提升到13分半、13分。
漸漸的,寧晨也逐漸增加了自己每次跑步的距離,終于可以和宋溪韻一起跑完5000米了。
持續和規律的鍛煉,讓寧晨的體力和精力越來越好,每天都可以以更好的狀態進行研究工作。
這讓寧晨對于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了持續的進展,每一次寧晨給秋成同介紹自己最新進展的時候,秋成同都會感到贊嘆不已。
終于,在將這個研究課題推進到某個環節之后,寧晨感覺到自己已經江郎才盡了。
“秋教授,以我目前的能力來說,我已經用盡了渾身解數,恐怕無法繼續推進下去了。整個問題確實超出了我現在的能力,之前我對自己有些過于自信了?!?br>
眼看著訓練營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寧晨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在三個月內徹底解決秋成同猜想的失望。
之前寧晨的每一篇論文,都是以學校和學院的單位進行投遞的,這也是為了能讓寧晨的論文更容易被接收一些,畢竟在寧晨成名之前,以個人為單位投遞論文是很容易被編輯所忽視的,大大降低了論文發表的成功率。
寧晨找到了秋成同,說明自己想要提前結束訓練營的想法。
另外寧晨也想早點兒回到盛州大學,先把信息學給升級到Lv1,好解鎖之前系統獎勵的人工智能。
聽秋成同這么說,寧晨也是感到有些詫異。
如果想繼續推進的話,寧晨肯定要借助到系統的力量,可這與系統任務的要求是相悖的。
“寧晨,我可以拍著胸脯說,就憑你現在的研究成果,已經足以令數學界的專家們感到震撼了。別這么妄自菲薄,趕快把這些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吧,這絕對是一個可以登上四大期刊的成果!”
回去之后,寧晨研究了一些數學四大期刊的論文,大概了解了四大期刊論文的風格與特點。
將初稿遞給秋成同過目,秋成同對于寧晨的論文也十分的滿意。
<div class="contentadv"> “不錯,真的很難相信這只是一個本科生寫出來的論文,比我帶的研究生寫的還要出色許多。這樣,寧晨,我建議你可以將這篇論文投到《AMS》上面?!?br>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