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論文投遞到一家期刊開始,論文先經過該期刊的主編,如果稿件沒有指定編輯的話,主編會將稿件分給某個編輯。 編輯收到稿件之后,會選擇是否接受該稿件。只有編輯選擇接收稿件,才會邀請審稿人進行審稿。 審稿人接受審稿,會給出編輯自己的審稿意見,編輯結合幾位審稿人的意見,最終決定該稿件的處理方式。 最好的結果自然是直接選擇接受該稿件,當然這樣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即便是非常優秀的論文,通常也是需要進行一些修改的。 論文需要進行小修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即便編輯覺得論文需要大修,很多論文作者也不得不按照編輯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而最壞的結果,就是編輯覺得這篇論文無法在期刊上發表,直接給出拒絕的意見,這代表這些天的等待全部白費了。 “好的,何老師,我會做好準備的。感謝您和楊老師這些天的幫助,要不然的話,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寫一篇論文。” “客氣什么,這些都是我們非常樂意做的。如果你的這篇論文能夠成功發表,那對我們整個盛州大學來說,都是一件喜事。” 從何晟的實驗室里出來,寧晨忍不住打開了系統界面,查看起自己的任務進度。 雖然寧晨知道,就算這篇論文的投遞非常的順利,等到論文正式發布,至少也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但寧晨心里還是留有一絲希望,萬一系統對于任務完成的判定,是從論文投遞開始算起,而不是從論文正式發表算起呢? 帶著這一絲希望,寧晨在腦海默念著帶打開系統,看起了任務的進度。 【任務:在任意學術期刊發布一篇論文(任務進度:論文投遞中)】 看到系統界面的進度顯示,寧晨還是輕輕嘆了一口氣。 “算了,反正論文已經完成了投遞,一切就順其自然好了。” 寧晨知道,現在自己再怎么關注這篇論文的進度,都不會對最后的結果造成任何的影響,不如就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地方上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