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娘她們正坐在舅舅家門口的水井旁,家長理短的不知道在說些什么。
等靠近才知道。
是關于二大爺女朋友的事情。
那位姑娘,哦不,是那位大媽今年六十二歲,鄰村人。
和二大爺認識的時候,二大爺還是個中年大叔。
因為一次下鄉的意外,二人相識。
但由于當時的雙方都有了另一半,所以并沒有摩擦出特殊的火。
可在這幾十年后的今天。
不知道哪來的緣分,讓二人再次相遇。
簡單的問候幾句,互相也都知道了對方目前的狀態。
同為喪偶。
讓雙方的話題有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再接下來就是感情的飛速升溫。
一段年紀相差十三歲的黃昏戀,就這樣開始了。
這些都是姜寧坐在這一刻鐘里,吃掉一個橘子,半包瓜子后,所聽到的消息。
至于其他關于老娘怎么吐槽這個女人的話語,則都被她忽視了。
因為姜寧并不覺得這大媽的對二大爺有什么企圖。
人家二大爺無兒無女,無錢無權的,要說真有資產。
也就房齡三十年的廂房一戶,芳齡十二歲的老驢一只。
以及一輛年歲比姜寧還老的二八大杠一輛。
這點東西。
人家大媽圖什么?
倒騎毛驢快樂?
還是坐在二八大杠后的愛情?
所以姜寧最后總結的結果就是…
嗯,也許就是真愛吧。
下午。
臨行前,姜寧把表姐拉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
然后從自己衣服的貼身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那個粉色諾基亞。
費力的打開后殼,拿掉電池,取出手機卡。
在田婷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姜寧把重新裝好的手機塞進了表姐的手里。
“自己去辦張卡,弄個充電器,接下來需要聯系的地方很多的?!?
“有個手機會好很多?!?
田婷知道自己表妹這話的意思。
她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沉思片刻便干脆的把手機收進了口袋里,并道了一聲謝。
隨后。
簡單提了幾句關于后續發展的意見,姜寧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去路上。
姜寧靠在副駕駛的座椅上,耳邊聽著老娘和姨媽的聊天,感受著路面崎嶇的震蕩,腦海里卻在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第三家分店的位置還沒定。
目前兩個地方可以選。
一個是市中心的時代廣場,還有一個是南區的住宅區。
前者位于市中心,客流量極大,甚至能和車站做比較。
但客流屬性還和車站不一樣。
車站客流都是屬于趕時間,應付一下,客單價不會太高,追求的是性價比。
可市中心不一樣。
多是逛街,買東西,或是周邊工作居住的人群。
他們對于餐飲的定位,更多是口感體驗以及經濟上的實惠。
這是市中心的正向特點。
反向就是租金高,開店成本大,且周邊同類店鋪較多。
光是肯德雞,金拱門,在市中心那方圓兩公里的范圍內就各有兩家。
這還不算其他的餐飲類店鋪。
所以競爭非常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