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知道我在干嘛?!” 聞言,方老板眼里的驚訝之色愈加濃郁。 不會罷? 他自認玩了半輩子的玉了,還不懂倪意濱大師看玉的神奇之處。 秦淮年紀輕輕,是不是聽了倪意濱大師的傳說,然后跑過來嚇唬人的? 可是秦淮握緊玉的一瞬間,真的渾身都在發光,那是一種特有的氣質,溫軟細膩如玉,又有翰林文苑的博雅。 若非如此,方老板也不會聯想到倪意濱。 “禮玉,泡一杯茶來,我愿意聽一聽這位先生看到了什么。” 方老板客氣的說,把秦淮當成了一位值得深交的顧客。 方禮玉? 不錯的名字。 取名的人一定是這位老板了。聞弦歌而知雅意的秦淮明白了方老板的品格。 “我看到了來自皚皚雪山的冰雪融水沁入地面,形成了冰孔,將它周圍的巖石全部溶蝕,三千年前,它被雪水卷出,開始顛簸流離。 三千年后,它的旅行結束了,停在HT縣玉龍喀什HB岸,埋于地下,與周圍泥沙粘結在一起。找到它不容易,撿玉人一定廢了數根鐵鏟。” “這一批玉,確實是在北岸收的!而且多是從河灘深部挖掘,當時有些玉粘結得十分厲害,必須用力鏟,清洗干凈也耗費了數天。” 方老板信然,秦淮竟然真的厲害!連當時的場景都再現了。 “遺憾的是,它的旅途不太通順,在一千四百年前埋進地面一次,三年前也埋了一次,沁皮不均勻,只有幾條淺紅色的線,美感不足。” 秦淮繼續補充道,眼中流露出憐惜的神情。未能繼續吸取自然精華,就被人類挖了出來,它應該很悲傷。 方老板看到秦淮的神色,就知道秦淮是愛玉、懂玉之人。 所謂玉惜有緣人,人憐有心玉。 秦淮已有玉德。在年輕人身上看到玉德,真是殊為不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