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平和的像是……二世喝的茶一樣。 別人喝的茶都是濃的,大補的,盛放滿了各種料的,但是二世的不一樣,他的茶里就讓人心平氣和的。 一個時代的風氣,要從秦二世身上開始轉變。他身上所攜帶的現代人思維乃至看法,對大秦帝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除了秦二世穩定的情緒讓大家都感到安心,臣子和臣子之間互動的模式,也讓他們感到驚訝。 原來,這幫從生下來就在宮廷里長大的人,他們從小看到的都是趨炎附勢、權勢傾軋。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權臣和權臣之間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樣互動,不一定非要互相使用狠毒的心計,打壓對方,陷害對方,甚至于不惜用言語讓其被刑杖。 嬴政和趙高這對君臣組合,不管他們之間有著多么好的合作默契,但是他們給這座一萬人共同生活的宮廷制造了長達十多年的心理陰影。 至于這陰影的面積,恐怕并不比嬴政打下的疆土小。 對于這種人與人之間溫性、良性互動場景,最接近皇帝的內侍近臣他們甚至都不敢相信。 他們無法想象,臣子之間的相處竟然能夠做到像是小孩一樣,君臣上下之間,并不是非要用壓迫和懷疑的方式。 宦侍和宮女們反正是看著開了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東西在每個人心頭漸漸彌漫開來。 仿佛有什么東西紓解開了,又像是什么東西漸漸地融化了,舒展了,柔順了。 慢慢地,宮女們的臉上有了表情,不再那么麻木,像個石刻木雕。 而宦侍們也漸漸地把頭抬起來了,那一刻,他們自然而然感覺自己的身份也不是那么卑微。 要想做一個好皇帝,就得自己先身正、心正,這樣才能垂范天下,真正的做到讓臣子、民眾都心服。 但是在成為那樣一個皇帝之前,扶蘇曾經經歷了十幾年的隱忍以及不斷地琢磨自身,強大自我的過程。 照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雖然眼下扶蘇身邊的臣屬們,他們的變化只是微小的,扶蘇并未察覺的,但是這種氛圍,一旦開始傳導流布,其效果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這軍政大事的制定,不可兒戲。你先草擬幾個建議,讓朕明日與丞相、國尉三人談論起來有余地。” “三人?”陳平望著扶蘇,他就像是扶蘇肚子里的蛔蟲一樣,他知道皇帝不可能在這件事上原諒馮去疾。 但是二世又的的確確這么安排了,明顯是在給馮氏主動示好。 “陛下還是以大局為重。” 邵平覺得,這是皇帝應該做的事情。他本來就不能耍脾氣,只要他耍了脾氣,使了小性子,那基本上就和秦始皇一樣的下場了。 因為壞蛋們會去涂抹史書,把那些平時根本算不得什么大問題的小細節變成大問題,或者扭曲妖魔化。 除非,你平時從來沒做過這些事。 這就是為什么,司馬毋懌認為自己的職責重點在于規勸皇帝,而不是把自己的文采修飾的有多好的原因所在。 因為他自己都不相信,他寫的東西,以后能夠傳下來給后人看到。 因為他現在看到的史書,基本都是被人篡改的了。 史書的修撰,一般包括三種,一種是對過去被人謬改的史書進行修正,以期還原真實的歷史; 第二種是對過去剛剛發生不久被直錄的史書進行刪改,好讓當朝的皇帝給當朝的子民和大臣看。 第三種就是司馬毋懌這種了,他的職責是忠實記錄皇帝的每一句言行。 但他也清清楚楚,這些史錄被送到了尚書臺之后,都是要被刪改加工的。 既然反正差事都是做表面功夫的,這些也就不用在乎了。 【今天只有肆仟字一更。 理由:吾弟,身高八尺,隴西人士,親赴成都。朕為其接風洗塵去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