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季等人也跟著大肆議論。不過劉季確實很不一般,他認為嬴政做的是對的。
在這個時候和眾人唱反調,惹得眾人對劉季惱火,大家總覺得他是為了拍始皇帝的馬屁所以這么說。
只是這些爭吵進也波及到了諸子百家,以及當時的稷下文人集團。
諸子百家,稷下文人集團對此展開了瘋狂的辯論,大多數人都認為說,“還是丞相綰說的對。當以郡縣和封國并存啊,咸陽距離齊郡這么遠,政令無法通達啊。”
“分土封國那是周天子時制定的法度,為的是尊王攘夷。皇帝陛下承接周朝天命,建立秦朝,本來也就該沿襲周朝的制度啊。怎么能夠全盤建立郡縣制呢。”
眾人都對這個全新的陌生的體制感到厭惡。
只因為他們太過聰明。如果這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意味著只有兩個丞相。而如果世界上有十幾國家,就意味著世界上有三十多個丞相。
一千人去競爭兩個名額,只會打的頭破血流;可如果是一千人去競爭三十多個名額呢。
這些士人敏銳的觀察到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區別,一時間早把什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宗旨給忘在腦后。
更不要說什么天下一統的大趨勢,乃至為民眾的生機為出發點做思考。
稷下學宮吵吵嚷嚷,士人們各執一詞。
蒙毅聽到這些事,自然氣得咒罵,“看來還是讓這些家伙吃得太飽了啊。”
好在,半個月后,嬴政下達了新的命令。
嬴政要扶蘇帶著稷下學宮士人乃至整頓后的諸子百家回到咸陽。
扶蘇總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太妥當。這些士人都是仰慕自己而來的,如今帶回咸陽,若是都安置在太學里,他日這幫人鬧出些事情來,會給邊地那些將軍們可乘之機啊。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當你有了一個宏偉的目標要去實現,那你可就要小心了。因為有人已經把粉碎你當做了他的目標。
但是詔令已經下達,扶蘇只能先行帶著人馬還有相里車和新打造好的墨家思想著述返回秦國。
士人們一聽說太子要帶著他們回到秦國咸陽城,入駐太學,頓時有一大半人不樂意。
他們舍不得丟棄在齊魯之地的田地、家宅、莊園、仆人。
而且有些年輕的士人擔心自己這一走,家里的妻子來年給他們頭頂發冠上點顏色。
這浩浩湯湯的隊伍還沒開拔,里面的人就開始大聲嚷嚷著說要死守稷下學宮,還有的說自己不能離開祖師爺,否則來年無人在墳頭前上香。
各種各樣奇怪的理由從稷下學宮呈遞上來。
他們有的坐在席上以絕食抗議;有的發表文章議論稷下學宮存留于世,需要人駐守的意義;有的敲鑼打鼓,進行演說。
稷下學宮一時間恢復了過往的活力,而且篩選裁減了一些‘歪瓜裂棗’后,風清氣正,稷下學宮的學風盎然。
但是這些好的變化也給扶蘇的管理造成了麻煩。比如,像孔鮒這樣的才士,陳余這樣赫赫有名的人物,張耳這樣昔日信陵君看好的門客。
去管理一些小嘍,蒙毅、張蒼尚且好開口;可是面對這等人物,誰敢去教訓啊。
當然這些士人之中,也是很有一部分人非常樂意跟著扶蘇前去咸陽大干一番事業的。他們中很多人非常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為李斯、姚賈、茅焦、尉繚那樣的傳奇人物。
雅舍里,蒙毅來求見扶蘇,“太子,現在咱們怎么辦啊?”
“傳我的話過去,此次我先行一步返回咸陽。諸子百家,全體都要搬遷前往咸陽。至于稷下學宮剩下的士人凡是有愿意前來的,秦國全部接納。”
結果扶蘇這一招,出奇的有效果。
聽說扶蘇要返回咸陽,為了追隨偶像,某些人連夜就開始收拾行李,整理背囊。
當大家都熟練地收拾東西準備搬遷回咸陽時,季布卻犯了難。他擔心家中的老母還有弟弟。
可是仔細一想想,自己到現在都沒有出人頭地。就算接來了母親和弟弟,又拿什么安置他們的生活呢。
季布咬緊牙關,想要等到自己熬得出人頭地再說這些事。
只是在快要出發前,蒙毅卻對著行軍路線圖皺起了眉頭。
“太子為何要繞道途徑博浪沙啊?”
博浪沙不是目的,去陽武縣才是根本。
“我聽五大夫張蒼說,天下出名的城池,明事理的人比較多,前去駐守管理的官吏也都是比較有能力的人。”
“而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卻因為地廣人稀,得不到官府的重視,所以內部總是發生許多冤假錯案而無法使得真相大白天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