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秦國的功臣們,也在喜滋滋地等待他們英明睿智的王給他們瓜分庶民、土地、封國的資格。
而此刻,遠在齊郡臨淄的扶蘇,他則準備進入圣賢模式――過一種與世隔絕,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平凡生活。
扶蘇叫來了墨家鉅子,哦不,是前任墨家鉅子。
帝國的未來,極需要秦墨家做出一些改變才能走上正軌。光靠權謀是救不了大秦帝國的。
現在,不僅是嬴政在設計制度,積極的著手準備迎接即將誕生的大秦帝國,扶蘇則在為帝國的未來奮斗。
他需要選取一門學說,打造一套完美的思想體系,通過文教配套嬴政正在準備搭建的皇帝制度,以期待它能夠引導民眾做出思想上的改變,接受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這絕對是世界歷史上極其偉大政治歷史遺產。
支持皇帝制度,絕對不是為了扶蘇自身乃至秦王室的利益,而是要想真正走群眾路線,就必須堅持走這條道路。
【此處缺一大段內容,我稍后附視頻形式發――】
從利益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那段屈辱的歷史,西方人給中國人的定義,以及百年來對中國非常強勢的文化掌控、文化輸出。
最終西方這么做的結果就是讓中國幾代人自家的國家在國際上地位卑下,當初的挨打都是因為自己的錯,而使得西方列強處于一種絕對的正義、超然地位。
最簡單的行為動機分析,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利益!
而事實上,中國的皇帝制度就是在中國最灰暗的時期,被人打上封建落后的口號。
其實中國在秦始皇以來,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擺脫了分土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改換名稱,偷換定義、歪曲概念解釋,把中國兩千年的偉大政治歷史文明給改成落后、貧窮,這是只有某些自身即將毀滅的文明才能干出來的事情。
言歸正傳,無論是從家國大義,還是基于對未來整個民族發展的方向考慮,扶蘇都會選擇皇帝制度。
因為皇帝制度本身就是中央制。而中國的皇帝也從來沒有獨裁的可能性,就是用腳想也知道這種鬼話根本沒有現實性。
哪怕到了后世,也只是從名義上結束了皇帝制度。
總結思考這些的原因在于,扶蘇根本犯不著擔心什么歷史進入一個輪回,幾千年來都是老樣子。
恰恰相反,是某些壞蛋們的陰謀讓人以為,過去幾千年都是個壞圈。中國人相比世界來說,任何時間段都是能夠長久的和平和富裕的生活。
舉栗子。首先漢唐就不用說了。就是宋朝初次建立,史書記載,京城遠郊的人家,老百姓家里的門簾鉤子,都是用純金打造的。
大戰剛剛結束,京城遠郊人家也意味著很可能是普通人家,,非商非官,單是農業加手工業的組合,男女搭配,就可以讓自身富裕到這個地步。
這也佐證了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超級強勢的貿易順差國。
正因為這個國家的制度如此優越,優越到僅僅是改換了名義,實際上仍舊執行,它很快就煥發了生機,再一次成為世界上所有人都眼紅的對象。
所以扶蘇一定要支持嬴政建立皇帝制度,并且未來他以及他的子孫后代,都要保護這個皇帝制度。
當然這個皇帝制度有很多問題,需要改善。但是倘若沒有這個制度,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因為我們中國一直都有很多鄰居在用自身的血淚史編排反面教材。
這些鄰居們的反面教材當然僅供閱讀,不可嘗試。
如果只有這么一座橋,能夠最大限度讓所有人的日子總體來說都過得不錯,那么就請不要再嫌棄這座唯一的橋它是否牢固,因為偶然也會斷裂,需要后人前來修補。
也請不要嫌棄它是否足夠寬敞,因為要過路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總會有人被擠下去。
更加請不要嫌棄,這座橋已經老的不能再老了,雖然它老,可是它就和中國的生姜一樣,夠勁兒!它在努力并且足夠有實力保障每個人都能夠安穩地度過一生。
但是,這就是嬴政和扶蘇現在共同面臨的挑戰。
它才剛剛誕生,就像個小嬰兒一樣,極其的脆弱,很多人看到了它的茁長注定將要妨礙自己的利益,要把它掐死在搖籃里。
六國的貴族,秦國的貴族,他們將從此失去議事的權力,他們是最大的反對者;那些士農工商之中的佼佼者,也將反對這個嬰兒長大,因為它阻斷了他們成為王侯將相的可能性。
而王侯將相的產生,往往是讓庶民付出家破人亡的代價。人們提起春秋戰國,想到的永遠都是璀璨的文明――諸子百家;層出不窮的英雄。但是沒有人注意,在那短短的二百年,爆發了多少次戰爭,被人販子買賣了多少小孩,多少婦女兒童失去了丈夫父親的保護,遭受霸凌。
那是一段明明最為罪惡的歷史。那段歷史長河中長出來的一朵朵白色的純潔的花朵,是無數人的鮮血、枯骨、貪婪、狡詐、背叛、無情所養出來的。因為有天空黑極了,所以人們才知道光的好!
所以基于秦國作為戰勝國兼并六國的現實地緣情況,在如此重大的歷史十字路口,扶蘇絕對不會偏離這個方向――維護皇帝制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