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叔孫通慢慢坐下來。 在看到劉季和灌夫后,本來就覺得今日怕是要有怪事發生,等到劉季開口,這下更是確信,今天太子怕是要拿儒家開刀。 秦墨家第一輪被眾人以票否決,使得秦國自身也受到侮辱。 那么儒家,必然是被打擊的對象。 因為秦國要給墨家找回平衡。 否則秦國這場諸子百家集會,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叔孫通是坐下來,可是孔鮒卻受不了這樣的奇恥大辱。 他站出來,不僅重復了叔孫通的問題,更是質問張蒼和蒙毅。 “若以此四人籍籍無名之輩,來質問我諸子百家,試問天下人如何心服?日后諸子百家后人門生,又當何說?日后秦廷官員又如何看待此事?” 這時候,張蒼和蒙毅兩個人低語一番,并沒有什么好的結果。 二人本想搪塞,可是孔鮒抓著不放。 張蒼甚至暗示孔鮒,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失去面見扶蘇的機會,只要表現好,日后為官不是難事。 現在全天下的士人,他們最缺的不就是表現的平臺,缺乏表現的對象嗎? 孔鮒并沒有輕易落座。 直到劉季一把甩開一直拉著他的曹參,他大吼一聲。 “太子讓我們幾個來,就是為了給全天下人的交代。倘若你們連我們幾個籍籍無名之輩都說服不了,又能說服誰呢!?” “難道你們覺得,連我們這些讀書少的人都不能說服,就能去說服我們秦國的太子或者身在咸陽的大王嗎?” “又或者是連我們這些讀書少的人都尚且不能被說服的道理,打算留到后世,讓子孫后代笑話我們嗎?” 孔鮒頓時被劉季這番話說的啞口無言,甚至臉色微微發紅。 正在叔孫通羞恥憤怒不已,打算拔劍殺了劉季這個惡賊的時候。“師傅,他們欺人太甚。” 孔鮒卻攔下了叔孫通,“非也。” 當著眾人的面,孔鮒對著劉季作揖,“先生說的是極對。如若我們今日說服不了四位,反而是我們無能。太子的做法,正是為了考驗我們諸子百家。” 原本緊張兮兮,打算讓儒家展翅抗住一切驟風暴雨的諸子百家聞言,紛紛緊張起來。 孔鮒的意思是,太子和秦國這么安排,不是去羞辱他們,是為了真正考驗他們的實力。 劉季聽到,剛剛‘跑’了兩步的他自然開始‘大喘氣’。 “這才對啊。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連我們都不能說服,你們所信奉的法則和道理,又怎么可能讓庶民執行呢。” 孔鮒因為劉季的這些話,感覺對方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 張蒼心里積攢了許多不滿,這個劉季搶了他的風頭不說,還整了這么多幺蛾子,他大罵儒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和太子的老師,都是儒家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張蒼繼續了主持,在冗長的說明后,做了個簡單的介紹。 “這四位分別是衛尉劉季、衛率池武、執戟郎馮敬、中庶子曹參。” “四人將一起質辯,輪流對諸子百家發問。” “第一輪,正是儒家。” 剛剛才緩和的氣氛,一度又開始劍拔弩張起來。 孔鮒帶著叔孫通,孟氏弟子,荀卿后人,十個人一同上前。 他們坐在團席上。 而馮敬四個人則坐在長案前。 四個問十個,看起來還是儒家占優勢。 馮敬極聰明的人,他感覺這個劉季有點東西,太子安排他上場,不可能因為腦子昏了。 也許,他所說的那些話,真的是太子的真實想法。 所以馮敬沒有做第一個問話的人。 灌夫,他是一個名門將臣之后,這些天韓非之說背的滾瓜爛熟,可是一看到將屋子坐滿四分之一的儒家門生,灌夫頓時感到腦后一陣空白。 “怎么辦,我感覺我大腦里的有什么東西正在流出去。”灌夫十分緊張地問馮敬。 嚇得馮敬滿頭大汗,但是仔細看灌夫后,只是告訴他,“你只是腦后流汗了!” 曹參坐著,他不想破壞剛剛才齊心協力制造出來的和諧氣氛。 只是這么一個猶豫,就被劉季搶了先。 “既然大家都不說,那就我來問。” 劉季說著,又將雙手筒在袖子里,反正是不會坐得端正。 “儒家最著名的,不就是克己復禮嗎?” “克己,你們說是修身養性。也就是吃飽了撐的。”劉季毫不客氣就對儒家開始攻擊。 儒家眾弟子,方才就恨不得削了劉季腦袋,現在劉季這么說,自然是火上澆油。 只是儒家弟子也都沒有上當,這個時候,誰怒了,就是在告訴劉季,他們的‘修己’根本沒有一點功夫。 儒家弟子聞言,一個個始終正襟危坐,個個堅如磐石,沒有一點怒意。 反倒是劉季在這種場面下,冒失、無禮、滑稽的行為給諸子百家都留下了極壞的印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