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子的意思是,這些都是自然規律。因為眼下亂的不行,君子就會自己茁壯,慢慢地壯大。這是必然的?!?br>
“就是這樣。所以根本用不著悲觀。這天地運行,自有他的法則,國家的興衰,也自有它的規律。不要試圖去抓住某個東西,因為根本抓不住的,要學會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我觀天下七百年的歷史,知道世道人心已經回不去,復禮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眼下我們要做的,一是建立一個嶄新的制度;二恐怕就是教育的問題?!?br>
“你說普及文教,會給國家帶來治理禍患。我看未必。如果文教普及的方法正確,內容貼合實際,絕對是有利于治理天下,也有利于使得民風淳樸的?!?br>
“如果文教普及的方法有問題,內容也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私欲,這樣的教育才會適得其反?!?br>
“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傻子。每個人都有一雙眼,能夠辨別是非;每人都有一顆心,飲水冷暖自知?!?br>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欺騙別人,只有自己欺騙自己?!?br>
從扶蘇的經歷來看,普及文字未必就是對國家有威脅,而愚民也未必就是對國家好。
貿然說給底層庶民普及文字基礎知識是錯的,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以秦國的情況來說,從商鞅變法開始,向秦國民眾普及法律,這可是老祖宗干過的事情。
當然商鞅當時目的就是改變‘刑不上大夫’。
但是從結果來看,這樣做結果并不壞。
因為建立了這樣的制度,制定了嚴謹的法律監督貴族和臣吏,一旦出現像秦王嬴政這樣的君王,凡事決于法,真正做到刑上大夫,立刻提升了國家在庶民心中的威望。
這也是秦國這二十年來強大的原因所在。
所以如果真正能夠推行好的教育,未必不能出現‘再使風俗淳’的效果。
馮敬望了望自己的腳尖,說實話,他就是一個俗人罷了。沒有扶蘇這么高遠的理想,再說了扶蘇是太子,未來秦國是他的。
保護秦國,延續秦國就是他的使命。
對太子來說,這只是一種方式罷了。
幫助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好欺負罷了。這是人之本性。
他能怎么樣呢。
還是由他勉為其難來保護這個熱心腸的年輕人吧。畢竟他是那么的笨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干點什么不好,卻要去做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馮敬便對扶蘇道,“那太子,您恐怕要招攬不少正人君子并且提拔賢能才能成功。而要做這些事情,阻力太大了。除非,您能讓大王支持您?!?br>
在秦國,扶蘇固然有威望,可是他缺兩樣至關重要的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