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瑤卻道,“可是敗已經敗了。你要是打算當縮頭烏龜,我可以陪著你回去隴西老家。可你若是真心感到對不起大王,就該忍辱負重,殺回楚國,洗刷戰敗的恥辱。”
李瑤說著,不斷地拍著李信的肩膀。
“父親沒打過仗,不能像武成侯王翦、將軍蒙武那樣教導你;又不懂軍事兵法,不能做到國尉那樣的神通,給你指點一二。”
“父親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永遠站在你身后。如果你連戰敗的恥辱都感動無法承受,又怎么能在未來成為大王眼中最驍勇的戰將呢。”
李信從小就很崇拜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秦王政。
在當時版圖還沒有今天這樣大的秦國,居住在隴西的李信從小就是聽秦王政的‘傳說’長大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厲害的人。他們威名如雷貫耳,可是他們的年紀都很大。
可是秦王政不一樣,他沒有扶蘇身上那么多光環。秦國人更敬佩秦王的原因在于,嬴政其實是個和天底下大多數人一樣的人。
嬴政曾經面臨侮辱、傷害、脅迫,他遭受過各種各樣的苦難。而面對這些逆境,嬴政一一挺過來了。
正是這樣的經歷,激發了秦國民眾對這位經歷坎坷,但是面對無情的命運亦然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王的認同,也激發著他們自己帶著同樣的精神去面對生活。
比起扶蘇這樣的出身,嬴政反而更能給秦國的子民依賴感。尤其是老一輩的秦國庶民們都相信,秦王政是能夠帶他們進入一個新時代的。
李信卻攤開雙手,望著自己掌心的老繭,喃喃自語問道,“可再來一次,我能行嗎?”
“信,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祖父李崇安撫著,“如果以前是告訴要出去打仗了,你根本不會去考慮是勝還是敗。”
“可是祖父看到現在的你已經陷入了勝負的結果之中,如果你不能從中解脫出來。我看你還是應該進宮去見太子。你該告訴太子,太子看錯人了。”
這些話,雖然初衷是好的,可是落在李信耳朵里,瞬時都像是刀子一樣,狠狠地剜著他的心。
李信只覺得,周圍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重復著他打了個前所未有的敗仗這一事實。
李信回到自己的房中,不吃不喝不見人。
接連好幾天。
等到春節快要結束,李信推開了房門。他只換了身干凈的衣服,就入宮去面見秦王了。
李瑤望著李信空洞的雙目,胡子拉碴的下巴,心里也有了答案。
等到李信一走,李瑤就跑到祠堂里對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大哭。
“我李氏一族就要沒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