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國的將軍殺了齊國使臣,齊國使臣呶呶不休就要秦國給他們交代。自從聽說秦國人在忙著給他們的太子找馬,自然紛紛指責秦無禮于齊。
天下四國作為戰敗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黑料。齊國的使臣更是想要利用這回事大做文章,給他們的國家爭取一點利益。
雖然齊國內部自身早就腐朽不堪,再加上秦間中間之計,但是這國土,既然是能少丟就少丟。
【間中間:秦國打造間諜網,滲透入齊國。齊國國士勘破這一現象,立刻收買了秦國間諜,反向滲透進入秦國,讓間諜為齊國提供秦國的情報。等到間諜到了秦國,秦國立刻又重金唆使間諜為秦國販賣情報,為秦國效命。】
齊王雖然昏庸,但也比大街上隨便撿起來的乞討者稍微強一丟丟。
齊王建得知秦國伐楚失敗,那是高興地夜夜笙歌。他看準機會,決定違背和秦國的盟約,先留住自己的土地。
反正盟友這種關系,就是需要時建立,不需要時舍棄。
都是戰國末期了,諸侯王們運用這個法則幾乎都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齊王建自然差使他的臣子想方設法破壞這齊國獻地于秦的大事。
但是齊國的臣子,他們的成份相當復雜。渾水摸魚之輩,四國潛逃之輩,秦國潛伏間諜,齊國累世勛貴,秉承孔子之學的儒士,稷下學宮遺留的才士。
說得好聽點,百家爭鳴;說得不好聽點,雞飛狗跳。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也未必不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現在的齊國,小人當道,君子退守,大多都去做教書的活。朝中剩下的,只有幾個忠誠耿直之士,剩下大多都是為自己的私利。
眼下,秦國的巨鹿驛館里,齊國使臣們聚在一塊,為了完成差事,回去向齊王邀功請商,他們也自然發揮了全部的本事。
讀書人,什么典故都拿出來用的。
他們和秦國的使臣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屋子里大有沸反盈天之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