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扶蘇在前往齊國的路上,那是看到毀壞的橋就去指揮士兵修橋,看到壞了的城墻,就忍不住感慨作詩。
這么一通下來,許多不了解扶蘇的秦國人都覺得恒陽君這個儲君和他們秦國臣吏所期待的主君格格不入。
因為他根本不像個武夫,而且又實在是心思細膩。他最大的才華,似乎都在文教詩賦上。
這就讓扶蘇在一向以追求實用和崇尚武力的秦國人心目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只是扶蘇的功績擺放在那里,他做這些行為雖然在眾人看著有些不順眼,又有秦王政的寵信在身,眾人對扶蘇還是只有巴結,不敢非議。
于是偏長于詩詞歌賦這些特性,在秦人眼中只是恒陽君的小小缺陷而已。
畢竟他們的大王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但是隨行路上的百姓在聽到恒陽君過來時,他們卻都手舞足蹈的。這也讓秦國的士兵看在眼里。
首先這些沿路上的百姓,當他們聽到扶蘇的封號時就感覺太子是個長得不錯的小伙子;其次附屬作為秦國太子,從小就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上朝議政、精簡文字、給庶民子弟入市學吏的機會。
他的功勞誰人也無法抹除,反而增益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地位。
不論未來,現在的扶蘇已經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太子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當扶蘇打著出差的幌子一路上收攬人心,擴大自己在庶民心目的聲望時;秦國對戰楚國的戰事,卻開始從扶蘇締造了一個軍事傳奇之后,很快就掉入了急轉直下的危機狀況。
攻打楚國終究是出大事了。
伏牛山――
冬月廿四,北風鵝毛大雪飄,伏牛山間凍雨綿綿,濕氣陰冷鉆入躲在山谷低處的士兵們的身體。
許多士兵都已經生了凍瘡。他們艱難地撿起柴想要生火,但是濕氣太重,這就讓他們生火變得更加困難。
這和他們以為的境況根本不一樣。
本以為這次就是跟著李將軍去對面拿人頭,戰獲軍功,獲取爵位。
結果他們卻發現四面八方都有小股敵人。
他們也不和秦軍纏斗,只是擾亂了秦軍軍心。士兵們現在都很恐懼,他們這些天每過幾個山頭,都會看見楚國人。
仿佛整個伏牛山遍地都是楚人,而他們則一步步走入深山。
當一件好事發生的時候,往往還伴隨其他好事;可是當一件壞事發生時,周圍已經發生了無數壞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