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月已至,楚地仍舊是一派綠意盎然之態。
各色的鮮花照樣盛開,江渚邊上的船只都消失地無影無蹤。蘆葦叢足足有兩個人高,十分密集地擁簇在一起。
在蘆葦叢間,一條條船只像是魚兒一樣,十分輕松地從中穿插游過。
每條船上,都載滿了士兵。
白色的江水上,蘆葦叢綠茫茫一團,而船只也是黑壓壓一片,從四面八方匯集過來。
凡江東子弟,這一次幾乎都出動了。
此戰的輸贏暫且看不明朗,可是這一次江東子弟,每個人臉上都是一樣的神情。
此次出動的同在一個行伍之中的士卒,那都是同鄉同族同宗之人。
過去那些恩恩怨怨,如今全然不計較了,眾人都齊心協力劃著船槳。
項燕穿著普通的盔甲,身邊另有兩個心腹,都是和他穿著一樣的甲胄,以混淆秦人的視線。
“大將軍,果如大將軍所料,這李信和蒙恬果然兵分兩路。只是大將軍怎么料到,他們二人不會一起出戰呢?”
項燕并不敢喜悅,自從上次戰敗重新回來指揮士兵作戰,他就變得比過去要更加謹慎。
即便是他預測對了對方的行動,已經搶占了先機,可是仍舊不敢大意。
“這李信,他并非不懂兵法謀略,他是個十足的將才,可是并不能為帥。因為他年紀輕輕,又是從小在鄉下長大,在人情世故上有所欠缺,一旦他做主帥,勢必處理不當與下屬之間的關系。”
“他做主帥,勢必要指揮那些比他年長,甚至過去比他建立的功勛更大的將領。”
“我研究過很多李信的戰術,發現李信確實有智謀。可是他單純地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之前兩次大勝,有著天時地利之宜,他便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他并不知道,人力始終是有限的。李信上一次又在我們楚國身上討到大便宜,更加不把我們楚人放在眼里。所以這一次他并非輕視我們,而是過分高估他的實力。”
“我就猜想,他勢必還是要用閃擊的戰術,來個速戰速決,隨后快速撤退。”
幾位副將便問,“那按照老將軍所言,我們現在該怎么做呢?”
“先和李信來個將計就計。李信想要打完就走,我們偏偏就順著他的想法走。這伏牛山,層巒疊嶂不說,更有沼澤、深潭、河流。山巒既多,必然有不少可以設伏之地,所以我們這一次,不要把兵力集中在一處,讓他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第(1/3)頁